【科技之春應急科普】世衛組織測試四種新冠肺炎療法效果


【科技之春應急科普】世衛組織測試四種新冠肺炎療法效果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22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宣佈啟動一項名為“團結”的全球性大型試驗,驗證目前最有潛力的四種新冠肺炎療法的療效。數十個國家的數千名病患將參與這一史無前例的試驗,以快速收集可靠的科學數據。

  此前,科學家曾建議對數十種現有化合物展開測試,但WHO選擇了最有希望的四種療法:目前尚未上市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抗瘧疾藥物氯喹和羥基氯喹;抗艾藥物組合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及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加干擾素-β——一種調節體內炎症的分子。

  儘管研究人員3月18日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週刊撰文稱,小型試驗結果顯示,聯合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對患者的病情和死亡率無影響,但WHO認為有必要對更多患者開展更大規模的試驗。

  WHO表示,“團結”試驗非常簡單,任何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都可參與,醫生會將患者的數據(包括患者同時罹患可能影響新冠肺炎惡化情況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或艾滋病等的數據)輸入WHO網站。參與者必須簽署一份知情同意書,將其掃描並將電子版發送給WHO。醫生輸入患者可購買到何種藥物後,網站會將患者隨機歸類到其中一種藥物或針對新冠肺炎的當地標準護理組內。隨後,醫生會記錄患者離開醫院或死亡的日期、住院天數及患者是否需要氧氣等。

  WHO表示,全球數據安全監視委員會定期檢查試驗中期結果,將無療效藥物摒棄。此外,試驗還可添加其他幾種藥物,如抗流感藥物法匹拉韋等。日本近期一項試驗的初步結果顯示,法匹拉韋對新冠病毒有效,但該藥對孕婦有很嚴重的副作用。

  據《科學》雜誌報道,上週日,法國國家醫學研究所宣佈將在歐洲開展名為“發現”的附加試驗,將有來自至少7個國家的3200名患者(其中800名來自法國)參與,測試除氯喹外其他3種藥物的療效。

  儘管“團結”試驗並非雙盲試驗——醫學研究領域的黃金標準,但WHO表示,必須在科學嚴謹與速度之間取得平衡。WHO免疫疫苗和生物學部門官員安娜·瑪麗亞·埃納奧-雷斯特雷波說:“重要的是快速獲得答案,釐清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無效,我們認為隨機證據是做到這一點的最佳方法,我們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做到這一點。”

(科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