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農民發現了反重力的原理,他該怎麼辦?

用戶1297178769058


為什麼非要強調是“農民”呢?難道就只有農民不知道學術研究成果的發表流程?我看10個人裡至少有7個不知道。但這並不代表人家沒知識、沒文化。

科學成果的發表是有嚴格要求的,尤其是發表在享譽世界的學術期刊上。像“反重力原理”這樣的成果無疑是重磅的科學論文,就不要發在中國那些交兩千塊錢啥都能發的期刊上了。這樣的論文一定要發在《科學》、《自然》這類期刊上。

首先,他應該將成果寫成論文,論文是有嚴格的格式要求的。就本成果而言,最重要的是有明確的數學化的表達。至於有沒有實驗數據,可以在論文發表後由實驗物理學家來做,相信一個“農民”是沒有這樣的實驗條件的。

然後,因為他沒有相應的學術背景,最好是找一個國內相關領域的大咖幫他寫一封推薦信給期刊編輯。

發論文給編輯後,編輯會將論文發給相關領域的頂級科學家進行審稿。審稿通過後就會發表在學術期刊上了。

這樣的成果無疑是這50年最重要的。緊接著會有無數的實驗物理學家對這個論文進行驗證,在得到實驗驗證前,這個“反重力原理”還只是科學猜想。一旦得到實驗驗證,它就會上升成科學事實。第二年的諾貝爾獎肯定就是他的了。

以上就是一個簡易流程。不過,筆者認為,任何一個沒有經過嚴格科學訓練的人都不可能完成這樣的理論。最大的可能是,根本就沒有一個學者會看這篇論文……


講科學堂


如果一個農民他發現了反重力的原理,他連怎麼辦都不知道?那我將很難相信,他真的發現了反重力的原理。

一個人不管他上沒有上過學,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並且有能力做出重大發現,那麼我相信,他必然也知道怎樣將成果發表出來,並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一個人要想做出重大成就,首先就需要博學的知識。

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脫離平民化、個人化、簡單化了,許多重大的發現都需要專業團隊合作,個人單打獨鬥已經脫離時代發展了。即使是猶如愛因斯坦一樣的理論物理學家,為了科學研究,也必須瞭解當今前沿的科學知識。有能力瞭解這些知識的人,難道還不知道怎麼發表研究成果?

(科學家團隊合作)

那麼當下一個農民能夠發現反重力原理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普通人,通過努力學習也可以獲得非凡的成就。這裡並不是看不起農民,而是如果他真的擁有真才實學,又怎麼會去當農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即使沒有文憑,憑藉博學的知識,也能夠在科學界闖出一片天地,這樣不是更有利於搞科學研究嗎?難道他是為了保持低調?

目前在社會上,有一類人群我們稱之為民科。這裡的民科並不是指民間科學家,而是一類打著科學的旗號,卻具有反科學行為的特定人群,他們往往沒有並沒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並不是文憑的高低),甚至連經典物理學都沒弄懂,有的民科甚至敢對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量子論與相對論指指點點。




可以斷定,提這個問題的就是民科人士。民科門還是歇歇吧,那種錯誤百出的理論,根本上不了檯面,自娛自樂就好了,就不要想著拿出來發表了,不然只會貽笑大方。

除了理論研究以外,現代的科學研究,往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比如天文學,如果你沒有先進的大型天文望遠鏡,你能搞天文研究?搞化學,你得需要各種化學實驗材料及實驗器具;搞物理學,你也得需要各種先進的實驗研究設備;研究生命科學,你總得需要一個顯微鏡。

(哈勃望遠鏡)

(強子對撞機)


現代科學想要出成果,不是憑著紙和筆以及簡單的觀察就能搞定的。不僅需要非凡的理論,還需要精確的實驗結果,不然一切都是空談。即使是科學猜想,也必須有根有據,都需要基於現有的研究結果進行合理推測,有時還需要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沒有依據,胡思亂想出來的都是猜測。胡亂猜測容易,想出學術成果,很難!

由此可知,一個農民不可能發現反重力的原理,除非某個科學家自稱農民,或者兼職做農民。許多科學家,即使窮盡畢生所學,也沒能做出重大成就。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幾乎不可能。除非是天才,不過天才也沒必要當農民了。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反重力?

簡單介紹一下,反重力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一種現象。重力也就是引力,通常兩個物體之間會相互吸引,反重力就是兩個物體之間相互排斥,類似磁鐵之間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在高速旋轉,我們之所以沒有被甩出去,就是因為地球的引力把我們拉扯住了。

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反重力原理,並能夠製造出反重力系統,像宇宙飛船之類的飛行器就可以自由懸浮在大氣層中,而不再需要依靠噴氣推進或者螺旋槳。類似磁懸浮列車一樣,飛行器的飛行速度更快,飛行過程中也將變得更加平穩。

經常看科幻電影的,可能知道力場盾這個概念,利用反重力原理我們也許可以製造這種力場,可以充當防護罩,保護自身以及飛行器的安全。


(電影《星際迷航》中飛船的護盾)


本內容由科學探索菌創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能力有限,若有錯誤,還請見諒。如果大家有更多精彩見解,請在評論下方留言。您的轉發與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肯定。歡迎關注!


科學探索菌


他有兩個選擇,第一,繼續睡。第二,起來踏踏實實的幹活去。

這個問題類似於一個幼兒園小孩,一天突然和你說,他自己發明了一輛汽車一樣。對於小孩這種說法,相信沒有一個正常人會真的認為小孩說的汽車真是我們日常開的汽車吧。

拿汽車做例子,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一款新型汽車的出現和製造,不是一個人甚至幾個人就能做到的,從設計到製造,是需要一個或若干個很大的團隊,才可以做成的。因此無論從知識水平到能力,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幼兒可以做到。

而一個重要科學原理的發現難度,更要大於製造一款新型汽車,且看目前各國在核聚變反應堆方面的投入,都是頂級的科學家團隊,都投入了上百億資金,但取得的成績距離最終實現還非常遙遠。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這個問題,一個普通農民所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是知識的積累,還是資金的積累?都不具備,因此,這無疑是一個天方夜譚。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喜歡技術的農民發明一個什麼機器,可以提高某個方面的工作效率,這是值得大家學習和宣傳的,因為他們腳踏實地,根據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做出了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業績,真的值得大家敬佩。

反而,那些整天幻想著發現什麼理論,推翻什麼原理的人,確實是需要去看看心理醫生了。還是踏踏實實的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不要整天沉迷於自己的幻想之中了。


寒蕭99


有重力,就可能有反重力。萬有引力大家都理解,一個蘋果掉下來,就是因為萬有引力。但是,有沒有萬有斥力呢?這個萬有斥力,是不是就是反重力呢?愛因斯坦曾經預言過這種萬有斥力。而宇宙學家提出 萬有斥力就是造成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星系之間不斷彼此遠離的神秘力量。這是一股膨脹之力,無與倫比的力量。我們如果有一臺射電天文望遠鏡,就可以看見這種力量造成的後果。從這一點說,一個農民也可能發現反重力的效應。但是,至於說發現反重力的“原理”,恐怕就不那麼樂觀了。

想要搞清楚反重力或者萬有斥力的內部原理,就得首先搞清楚萬有引力的原理。愛因斯坦試圖從幾何性上理解它。但是絕非這樣簡單。萬有引力從本質上說,很可能並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的性質,而這種性質目前只能從數學的角度來描述。想要解釋反重力,就需要有一套高超的數學工具。作為一個農民,不是不可以學習,但是學習掌握好數學,其實是很難的。數學就是研究物理學的基礎。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自己想象力如何豐富,但是他們對數學一竅不通,所以他們完全處於想象力的階段,無法精確的描述他們的想法,更別說驗證想法。

所以,如果有人宣稱他們搞清楚了反重力的原理,還是先請他們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出來。


懷疑探索者


會發生什麼?你該先找村長或者書記展示成果,他們再一層一層上報,最後會有科技部派人過來考察確認。他們幫你撰寫高水平的論文,等待國內科技部門審核認為有關國防安全,具有重大科研意義,突然之間人間蒸發,檔案全部消失,在國內已經找不到這個人。之前走漏的風聲也立馬被相關部門闢謠,證偽。接著就是身份查證,查個底朝天,防止重大科研機構混入間諜。在擁有國內最先進儀器,最多相關學科的頂尖專家,最充足的資金,最安全的環境下繼續進行研究。等待這項技術完全被我們掌握,並且在軍事應用方面研究水平很高。好了,你才可以把最初的成果公之於眾。明面上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院院士,諾貝爾獎已經在你的口袋裡了。其餘的,就是為了科學繼續研究或者選擇安度晚年,不論怎樣都將擁有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因為日日夜夜都有不計其數的國外特工或者不明組織想綁走你撬出腦袋裡所有的相關知識。如果能保證安全基本就是生活無憂,榮華富貴也不是不可能。

同時,我們的國家也會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強國,從此人類進入自由操縱引力的新·人類世,或許屆時將不再有戰爭或者戰爭變得更恐怖!



武漢理工大學WHUT


有用嗎!我發現了宇宙飛行的重要模式!波頻共振!反重力的唯一途徑!可我沒錢!連最基本的試驗都作不起!我的朋友都不相信!他們都嘲笑我是天方夜譚!


紅塵一笑201


如果農民發現反重量原理,那麼他身份是農民但他的科學知識已起越現代物理學家,他一定知道怎麼辦。





用戶840炊事班


放心吧,他發現不了

蘋果幾百年都落在地上,但是牛頓只有一個。而且牛頓也不是看到蘋果落地而推出的“萬有引力”

如果一個農民發現了反重力,那他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是名在種地的科學家。科學家才是他的身份。

術業有專攻,農民種地也很偉大,科學家研究出了原子彈,但是他一樣要吃農民種的糧食


非常人俱樂部


如果一個農民發現了反重力的原理,他該怎麼辦?

我們先來說一個比較特殊的案例,讓各位來定義下農民,一般意義上的農民都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但我們國內的戶籍制中有個分類是農村戶口,持有這些戶口的人應該被廣義的定義為農民,筆者有個朋友,上大學時堅持沒有遷走戶口,因此多次被學校警告,但後來仍然拿到了畢業證書,事實證明她是對的,因為她們村拆遷了.....

請問她還是農民嗎?如果不是,如何沒有歧義的來定義農民這個概念?

重力是個什麼概念?

重力或者引力是一個經典力學時代的概念,廣義相對論定義重力並不是用力這個方式來形容,而是空間彎曲!所謂的反重力在這兩個定義中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來簡單瞭解下:

  • 經典力學時代的重力(引力)

兩個天體之間的重力(引力)與它們的質量成正比,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如下圖

當然G這個萬有引力常數是卡文迪許用扭稱解決的,我們暫且不提,但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公式無疑是劃時代的,因為以開普勒行星定律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等的結合,預測了海王星的發現,這是萬有引力時代最輝煌的成就之一,但在這輝煌的背後,隱藏了巨大的危機,其中之一就是水星進動!

行星進動其實很正常,因為行星軌道都是一個橢圓,理論上軌道不會變,但受到其他天體引力作用時會產生進動,但水星的進動大大超出了其他行星干擾能產生的比例。萬有引力無法解釋。

  • 廣義相對論時代的時空彎曲概念

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以質量彎曲時空的的方式解釋了引力,並且以水星在太陽彎曲時空中運動的方式完美的解決了水星進動的問題,緊接著1919年愛丁頓驗證了日食時光線確實會在太陽的“引力”中彎曲!至此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以空間彎曲的方式解釋引力大獲成功!

愛因斯坦運氣比較好,水星進動驗證是根據1697年到1848年水星運行的觀測軌跡計算出來的,150年的數據!!還有是1919年的日食,太陽擋住的是比較亮的畢宿星團,如果是一顆暗星,或者麼有合適的星星,那麼愛丁頓爵士就要抓瞎了!

  • 量子力學中的引力子概念

引力子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四大基本力中,電磁力傳遞者是光子、強力的傳遞者是膠子,弱力傳遞者是WZ玻色子,那麼引力是否能用引力子的傳遞來假設呢?量子力學中引力子是一個自選為2,質量為零的玻色子!

但廣義相對論並不承認引力子的存在,空間彎曲則是引力的表現方式,甚至時空都是連續的,而量子力學則認為有普朗克長度和普朗克時間!本來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宏觀,量子力學則主導微觀,但在黑洞的奇點上,兩者無可避免的碰撞了,因為它足夠小,引力卻足夠大,那麼先打一架吧,誰輸誰贏?當然到現在仍然沒有結果。

如何反重力?

彎曲空間裡的反引力概念和引力子的反引力概念完全不同,甚至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不妨簡單做個探討!

  • 彎曲空間中的反重力引擎

反重力引擎也許大家都一頭霧水,無處著手,其實科幻片中的曲速引擎就是反重力引擎,它的概念是壓縮飛船前方的空間,擴張飛船後方的空間,形成一個空間勢能推動飛船前進,但只要將前後分佈修正為上下,空間壓縮和擴展適當修正,即可對抗重力!

這種場合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曲速引擎已經在《星際迷航》大家都有認識,而且各種超光速的科普文中都有曲速引擎的概念,壓縮空間需要大量的能量,而擴張空間則需要負能量,以現代理論來看,壓縮空間是可能的,因為質量就可以,但擴張空間似乎只有暗能量可以,但對於暗能量我們兩眼一抹黑!

  • 引力子的反重力引擎

假如從傳遞引力的引力子角度出發,理解起來就更簡單了,比如光子,我們用一個障礙物即可阻擋,當然廣義上的光子擋住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但理解肯定沒問題,那麼我們是否能找到一種隔絕引力子的物質呢?似乎有點難,不過隔絕引力只是失重,但只要朝著遠方的月亮或者太陽甚至星星打開一扇窗口,我們就能被它們拖著跑了,這樣應該算變相的實現了反引力引擎?還是無源的,環保節能從反重力引擎開始!當然有可能製造某種場來阻斷引力子的傳遞,

引力是從宇宙大爆炸發生的第一個普朗克時間內就釋放出來了,而引力子認為它們在10^-36S時才脫耦,因此我們模擬出10^-36S之前的宇宙,也就知道了如何把引力子給“封印”起來,但假如你接受廣義相對論的話,那就白瞎了,因為更小的時間間隔內,我們理論似乎尚未觸及!

農民能製造出這樣的引擎嗎?

從本文開頭所描述的農民定義來看,未來某個時間能發明反引力引擎也有可能,因為這和科學工作者並無區別,但從狹義的農民來看,連這些概念都沒有,請問他從哪裡著手去發明這個引擎?到不如從地裡挖出一個外星人飛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在偉大的藍光人面前,任何藉機譏諷民科的行為,都是可恥的。

在作者眼中的民科,和大眾認識的民科完全不同。他不是民間科學家,而是民族科學家;不是迷信和信口開河,而是未受(偽)科學汙染的、純樸的思考者,和身份、職業無關!

本文作者繪製了一種《反重力模型》,但不想被淹沒在問答的無底洞,因而將它發表在頭條文章了。欲瞭解,請關注【奔向地球d藍光人】,查看文章。

本人的文章,不接受不懂力學的人質疑。但歡迎把你的思想回復到評論區,那是你的權利!

回到正題,農民、民科研究的反重力,和官科研究的方向和實質並不相同。

民科研究的反重力,是宏觀的,可見的;而官科研究的,是微觀的、是理論的,至今,都處於瞎子摸象的階段;兩者風馬牛不相及。

作者的觀點是,反重力必須處於非重力場,通過場力抵消重力。詳情請參考本人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