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伯陵防線"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伴隨著恢弘激昂的《鋼鐵洪流進行曲》,100面功勳榮譽戰旗重新集結、整齊列陣,氣勢如虹通過天安門廣場,成為此次規模空前的大閱兵重要亮點之一。

本系列文章將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為您逐一介紹這100面戰旗背後的歷史,由於能力、時間與精力所限,內容依然可能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正,並接受我們最誠摯的道歉。

100面功勳榮譽戰旗背後的歷史(11)——渡海先鋒營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

1949年底,兩廣戰役結束,華南沿海地區已全部解放。蔣介石不甘心其在大陸的失敗,把原來駐海南島的守軍與大陸逃往海南島的殘部臨時整編為5個軍、19個師、1個海軍艦隊、1個船空大隊,號稱10萬大軍,由薛嶽統一指揮,建立起陸海空立體防線,抵抗解放軍的進攻。薛嶽字伯陵,其防守體系稱之為"伯陵防線"。國民黨軍大肆吹噓"伯陵防線"固若金湯,"連鳥都飛不進去",企圖依靠海峽天然屏障,憑險據守,重整旗鼓,把海南島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敵人真是痴心妄想。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必須進行。

1950年2月1日,15兵團司令員鄧華主持召開了有洪學智、肖向榮,12兵團副司令員兼40軍軍長韓先楚、43軍軍長李作鵬、政治委員張池明和瓊崖縱隊副司令員馬白山、參謀長符振中等參加的作戰會議,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葉劍英到會作了重要指示。確定了渡海作戰分批潛渡與主力強攻相結合的指導方針。即首先組織部隊偷渡,與瓊崖縱隊主力會合,以增強島上的作戰能力,爾後主力部隊實施大規模的強渡登陸,內外策應,共同殲滅島上的國民黨守軍。為此,兵團決定由40軍、43軍各派一個營分別先遣潛渡。由43軍128師383團1營首先執行這一光榮任務。當時其營、連兩級領導幹部為:營長孫有禮,教導員王恩榮,副營長於日仁,副教導員王佩琚;1連連長翟恩蓮,指導員馮嘉儀;2連連長李樹亭,指導員張家驤;3連連長李慶生,指導員宋佔奎;機槍連連長許風宗,指導員李克俊。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

渡海先鋒營偷渡瓊州海峽

43軍128師383團1營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軍隊,前身是八路軍清河軍區墾區獨立團1營、渤海軍區第四軍分區直屬1營、山東軍區7師20團1營、東北野戰軍6縱17師50團1營,1948年11月2日東北全部解放後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第43軍128師383團1營,是一支在抗日戰爭初期建立起來的老部隊。這支部隊在山東堅持抗日遊擊戰爭,立過不少戰功。抗戰勝利後,又從山東挺進東北的,一路所向披靡直至海南,橫掃大半個中國,英勇善戰,攻堅能力強,戰鬥作風好。

3月10日,1營全營官兵及團直屬步炮連、警衛連、偵通連各一部共1000多人,在團長徐芳春、政治處主任劉慶祥率領下,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乘上21艘戰船,整裝待發。隨團長徐芳春上船的還有團司令部參謀王懷祥、楊彩同、吳玉與偵通連指導員李清桂。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

中午12時,隨著啟航的號角響起,船隊離開了磠洲島,浩浩蕩蕩地駛向大海。為了適應當時的戰術要求,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1營選擇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沿四百餘里的漫長航線,衝向海南島。

船隊在大海中冒著狂風暴雨前進。帆船在茫茫的海面上下起伏,幾乎要被波濤漩渦淹沒。船與船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遠,互相聯繫非常困難。只有夜間引航燈在遠處忽明忽滅,其他信號幾乎都失去了作用,形成"船自為戰"的局面。1連副連長李相三同志乘坐的船航行了不過三四十里,船底即被打掉一塊一尺長半尺寬的板子,全船指戰員馬上與風浪和海水展開搏鬥。但釘上一塊鐵葉子立即又被海水打了下來。於是李相三同志把一床棉被捲起來堵住漏洞,然後自己坐在上面。即使是這樣,海水仍不斷湧進船艙,戰士們用瓢、盆、茶缸等來掏水,凡是可以掏水的工具都用上了。

在這樣大的風浪中航行,連不少老船工都暈船。先是吐飯,然後吐酸水、吐血,有的人甚至將肚子裡的蟲子都吐了出來。但是,這樣困難都不能阻止1營的前進。船隊穿過了九屏沙、銅羅沙、七洲嶺,經過海上20多個小時的頑強拼搏,於11日8時許陸續在海南島赤水港一帶勝利登陸。面對突如其來的我軍先鋒部隊,敵人措手不及,驚恐萬狀,其抵抗很快在我軍的火力打擊下敗退了。

1營的成功登陸,徹底打亂了敵人的守備部署,薛嶽不得不改變"清剿五指山"的計劃,急忙調集了四個團的兵力,對我登陸部隊進行跟蹤、圍剿、分路合擊,企圖拔去這把插入其心臟的尖刀。在潭門,敵暫編13師兩個團對我1營實施圍攻。1營在瓊縱獨立團的配合下主動出擊打擊敵人。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斃傷敵人130多人,敵一團長被擊斃,俘虜副營長以下22多人。敗兵潰不成軍、倉惶逃竄。

初次戰鬥即教訓了敵人,但垂死掙扎的國民黨絕不肯善罷甘休,進一步加緊了對我登陸部隊的"圍剿"。1營從此在敵人的重圍中,轉戰千里,艱苦奮戰39天,粉碎敵8個團的追剿,斃敵500餘人,俘敵1150餘人,繳獲大量武器物資,有力保障了軍主力安全登陸。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

我軍登島作戰部隊與瓊崖縱隊勝利會師。

在海南人民的積極支援下,1營和瓊縱縱隊先後打垮和消滅了敵人暫編十三師、教導師及所謂的"王牌"32軍兩個團,兩次完成接應兄弟部隊登陸的作戰任務。

第一次接應379團登陸,1營奔襲百餘里,穿過重重障礙,突破所謂"伯陵防線",直插前頭坡海岸;與兄弟部隊勝利會合後,又回戈一擊,搗毀敵海防據點塔市、邁德,俘敵教導隊軍官130多人。渡海先鋒隊的增加,更使敵人手忙腳亂。薛嶽急調32軍兩個團瘋狂"圍剿"。在鍾瑞市進行的5個小時激烈戰鬥中,2連堅守在112高地上,冒著猛烈的炮火攻擊,打退了敵人的輪番進攻。3排戰鬥至僅剩9個人,仍然堅守陣地,最後配合兄弟部隊出擊,一舉殲滅該敵。

第二次接應大軍主力部隊登陸,1營在大吉村一帶阻擊敵人。他們就像一鐵壁,擋住從海口、澄邁來的兩個師援敵。在104、105高地,1連從凌晨四點堅持戰鬥到下午二點,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接著乘勝追擊,一舉攻入敵人的老巢--福山市,俘敵300餘人,打開了主力部隊插向敵人內部的通道。在隨主力部隊進入黃竹、美亭的戰鬥中,2連又殲滅了奪路逃跑的300名敵人。後來,1營即隨同主力部隊追擊敵軍。4月30日至榆林港配合兄弟部隊全殲守備之敵。

1營在渡海戰役中,湧現出大批英雄模範人物:強佔英帶傷與敵近距離搏鬥,用槍托打死3個敵人;於德和3次負傷不下火線同敵人進行頑強拼搏;李相振小組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仍堅持到底;葉安能與敵人拼刺刀奪過敵人的槍打死敵人;3連2排副排長張友與7個戰友,同敵人肉搏到最後,全部壯烈犧牲。還出現了戰鬥英雄連長李樹亭、模範指導員張家驤、模範副指導員丁佔祥等獲大等功以上者16人。營黨委12名成員有4名壯烈犧牲,他們是:王佩琚、馮嘉儀、張家驤、許風宗。此外,團警衛連連長郭洪德帶一個排作戰,也壯烈犧牲。

1營先遣渡海登陸成功,給守備海南島的敵軍以沉重的打擊,所謂不可攻破的"伯陵防線"被打開了一個缺口,動搖了敵人防守的決心,削弱了敵人的威風,長了我軍的志氣,增強了我軍必勝的信心;還提供了有益的渡海作戰經驗,為主力部隊登陸加速解放海南島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了上級的鼓勵和嘉獎。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

3月13日接到了軍首長髮來的賀電:
  


  頃悉你們奮勇當先,排除萬難,堅決執行上級命令,實行遠距離航海奇襲,突破狂風大浪,擊破沿海守敵之一切抵抗,勝利登陸,並迅速與瓊崖人民武裝會師。捷報傳來,全軍上下鼓舞振奮!……由於你們登陸勝利意義重大,特電致賀!除向全體參戰單位與同志致慰問外,軍黨委決定,以“渡海先鋒營”之榮譽稱號及錦旗一面授予全營同志……
  
同時,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十五兵團及廣東軍區也聯合發來了賀電,內容是:
  
  你們以大無畏的勇敢堅決精神……開創了我軍渡海登陸的首次光榮範例。你們的英勇行動,對所有準備渡海作戰部隊和長期艱苦奮鬥的瓊崖人民,都是一個極大的振奮,並且大大提高了他們的信心。從而將加速海南島解放的到來。特傳令嘉獎,並給所有渡海的指戰員每人記大功一次……


中共中央華南分局、15兵團及廣東軍區通令嘉獎首批登島部隊,1營被上級授予"渡海先鋒營"榮譽稱號,一連、二連分別被授予"機智頑強連"和"渡海英雄連"的稱號,全營1250名官兵人人記大功一次。

海南解放後,128師奉命駐守海南島,守衛祖國的南大門,在海南軍區的領導下,負擔起保衛海南、建設海南的光榮使命。

1952年7月,383團隨師轉隸海南軍區兼43軍建制領導。

1957年6月15日,383團參加師組織的對預有防禦準備之敵進攻演習。

1960年3月,383團隨師開始擔負五指山國防施工任務,歷時三年。

1961年1月,43軍撤銷,383團隨師轉隸海南軍區建制領導。

1963年6月,383團3連參加芒草嶺圍殲敵特戰鬥。

1964年11月23日,128師奉中央軍委命令移駐廣東惠陽,轉隸廣州軍區42軍建制,383團進駐深圳布吉地區佈防。

1968年9月,383團隨師轉隸重新組建的43軍建制,10月15日,移防廣西宜山。

1969年3月15日至10月25日,383團擔負廣西宜山國防施工任務,6連創造了八個小時被覆坑道15米的紀錄。10月底,383團隨師向北機動轉隸武漢軍區,移防河南鞏縣小關。

1975年8月,全軍更換代號,383團改代號為33744部隊。

1976年5月,383團執行甲種步兵團編制。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2日,383團隨師參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使用臨時代號53311部隊。

1985年9月,383團隨師轉隸濟南軍區20集團軍,改為專業兵教導團。

1989年7月20日,383團根據總參命令整編為簡編步兵團。

1996年10月,383團隨師轉隸武警部隊建制,改代號為武警8682部隊。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渡海先鋒營大破海南島薛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