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原因熊孩子在家都管不住,天天鬧翻天,大家有什麼妙招呢?

雄哥XCX


疫情期間,全國的中小學都在響應國家的號召,線上學習,因為這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孩子在家不受管教,不能很好的學習,這是普遍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鍛鍊孩子的自律性,自律性的培養,需要由興趣來展開,在日常教育中,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用這興趣愛好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慢慢培養自律性,比如我家寶寶喜歡打乒乓球,這個時候我們就克服困難在家裡裝了乒乓球檯,雖說家裡空間有限,我們為了孩子的未來還是捨棄了那種種不便,用興趣做交換,主動學習,主動寫作業後有機會打乒乓球一個小時,這樣孩子每天都有追求,自律性一天比一天好了,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用智慧的雙眼,努力去發現自己孩子的興趣點,培養他自律性吧,加油!!!


月亮媽媽來啦


很高興收到你的邀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寒假對於孩子們來說,那是自由與愉快,但是對家長來說可能就是費神和糟心了。假期越長那就意味著孩子在父母眼皮子底下的時間越長。而恰巧今年因為疫情孩子呆在家的時間比往年都長。都說了,距離產生美,挨近產生摩擦,這在親子關係中同樣適用。本來孩子有大部分時間是待在學校有老師教育管束,現在全由你來負責了。你是看他這個不順眼,看他那個不滿意。一開始可能還記得提醒自己要溫柔,但是越看越忍不住心裡的怒火更是蹭蹭蹭的往上冒。於是開始了嘮叨和教訓。那孩子呢?對你的話總是抱著不耐煩的態度,有時候還會跟你頂嘴。久而久之,你們關係能不出問題嗎?其實不是孩子不懂事故意針對你,也不是你不該管孩子,真正導致你們爭吵的是錯誤的溝通方式。

下面我總結一些父母不良溝通的表現。

第一次指責中溝通。總是說孩子不好肆意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但孩子並不會如你期待的那樣改變,而是會茫然無措,不明白你為什麼總是對他不知道到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你滿意。因此,做事情會變得很被動,情緒也容易起伏。

第二,在控制中溝通。它包括命令,威脅警告說教嘮叨等等。採用這種方式溝通的父母只想要孩子,聽自己的話。對於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沒興趣去探知。而對應的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只想利用自己根本不關心自己。

第三,在對抗中溝通。對於孩子說的話,做的事總是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對立面,不相信孩子。還在做什麼?自己都不滿意。這導致的結果是孩子也不相信你跟你完全沒有溝通的慾望,只想逃離你身邊。這些錯誤的溝通方式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其實孩子非常希望有人能聽他講話,能夠理解這情緒。應該用自己的聽聽。今天是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這樣才會讓孩子感覺到你是自己人,具體可以採用下面的方式操作。首先對孩子的話語進行簡單很快。傾聽的過程中眼睛要一直注視著孩子。並且用嗯,確實等詞語進行反饋,讓孩子知道你一直在認真聽。其次,用自己的話描述孩子的情緒。比如孩子跟你說,你這些話都說了幾百遍了,煩不煩啊?你可以總結說這些話,因為我說太多遍了,所以你覺得有點煩。然後澄清確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比如孩子嫌你嘮叨唸民辦的這點那可以跟他說。你是希望我少嘮叨一點不用重複那麼多次對嗎?最後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孩子達成和解。比方上面那個問題,你可以說我之所以說那麼多遍是因為我覺得你還沒有做到我看他我要是不說你更做不到。現在我理解你的感受了,咱們做個約定,你以後自己去做,我也不再重複去說你覺得怎麼樣?這樣就能達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在平時的溝通中,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當你把孩子當成跟你一樣是獨立的個體,那就能學會尊重理解他了。不自然的吧,你必須怎樣變成建議你可以這樣。這你都做不好,你說你笨不笨?變成。沒關係啊,我來教你怎麼做?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體會到孩子對你的信任和尊重。


博睿教育劉老師


“再不開學,我都要瘋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吧。

孩子在家管不住,為啥上學了學校管的住?

這值得做家長的好好思考思考,其實原因很簡單:

鈴聲!

鈴聲就是學校的指令,鈴響起床,鈴響上課,鈴響下課,鈴響放學,這就是學校的正規秩序,計劃合理安排有序!

我們知道,孩子自制力低,生活中,孩子們會面對許多誘惑,比如:

做作業時,會受到遊戲的誘惑;早晨起床,會受睡懶覺的誘惑;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會受到糖果的誘惑。

面對誘惑,自制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覺陷入其中,而學校的規章制度恰恰遏制住了孩子的誘惑,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寒假回家,加之過年,睡睡懶覺父母也是不怎麼去管,至於做作業,只要做了就行,很少有家長為孩子製作計劃的。

通常情況下時間不長,影響也不大,往常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到學校上課了。到今年不同,孩子還在家裡,無規律的生活太久了,無形中讓誘惑佔據了上風,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睡懶覺呀,注意力不集中,不願聽網課要打遊戲等。其實孩子自制力差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好奇心很強,對很多東西都想去嘗試一下。

所以有必要約法三章:

製作一份引導小孩逐步建立自制力的計劃,包括進步的獎勵或者退步的處罰。

製作一份正規作息時間表,根據網課安排做好計劃安排。

製作一份玩耍時間表,規定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

注意:這個過程一定要孩子參與進來,否則會適得其反!





鬥金


小孩子聰明活潑,精力旺盛,愛打鬧是他們的天性,平時在外面玩習慣了。疫情原因大家不得不被關在家裡。他們的精力就無處撒了,自然而然就在家裡造反了。可以給小朋友制定一個計劃。

通常頑皮的孩子反而具備運動的天賦,建議家長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發展的體育項目,每天特定的時間讓他運動,發揮他多餘的精力。

培養小孩的興趣,比如畫畫,下棋,手工啊等等,多開發一些新事物。平時多和小朋友互動,小孩有時候打鬧,無非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

小孩子都有叛逆心理,你越不讓他做,他就越要做,這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指責和打罵,要多溝通,良好的溝通是信任的橋樑,小孩子也是會聽道理的。

增加小朋友動手能力,可以學做些家務,洗碗拖拖地什麼的,整理自己房間,當一個勤快的小朋友。

小朋友普遍喜歡小動物,可以養養小動物,種種小花小草。培養一個有愛心有耐心的人。

小孩子是祖國的未來!





加菲一點點


你好,這是來自於一個正在帶孩子的人的回答。

小孩子愛玩,卻又不能出門,他們真的很無聊,而且大把的精力不懂往哪裡去放。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有事做。

如果你有時間可以陪他下五子棋、飛行棋,教他下象棋。淘寶上還有一個跳舞毯,連接電視,可跳舞課可玩遊戲可運動。小孩子對這些都挺好奇的。

除此之外,在家喜歡瞎琢磨做飯,你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做飯中來,擇個菜什麼的。

還有那種大人小孩都參與的比如做壽司阿。

你還可以買一些手工的玩意回來和他一起做。

當然,不能只顧著玩,網課要上的,孩子上網課也很有可能被別的事物吸引走,所以,你要給孩子創造比較良好的學習環境,並承諾他下課之後,你可以玩什麼。

手機,孩子也愛玩。但是又很害怕他近視。

我的做法是,今天你看了什麼課外書,然後把課外書的情節講述出來就可以玩一會兒手機。

他玩手機結束後,就問他拿手機做了什麼?覺得做這些他感覺怎麼樣?學到了什麼?




翠翹自習手冊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確實這個假期很特別,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碰到,特別是調皮搗蛋的小孩更加難管。

首先家長要放平常心態。我們大人天天在家心情都壓抑更何況是小孩子呢。所以心態很重要,只要鬧得不過分就讓他們鬧去。

其次建議多給他們看看課外書,分散他們注意力。當然很多家長會說:管都管不了還看書,天天玩手機。那隻能說你沒有給他看自己想看的書。給他們自己選喜愛的書本看。例如漫畫等等。

最後,只要是過分的事情一定要嚴厲批評,不能放縱不管。該嚴格的時候必須嚴格。


通信汪的歷程


疫情當下,孩子被困在家不能外出,對於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說這讓他們感覺很不舒服。他們鬧是他們心裡不舒服的一種表現,但孩子鬧騰的厲害家長們肯定看著鬧心,那麼具體該怎麼應對呢?

首先,穩定情緒。衝動是魔鬼,所以對待自己的孩子對待自己的親人我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和平的心態對待孩子,引導孩子。不能因為一時衝動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那麼是不是無論孩子做什麼都要和平對待呢?不是的,有時候該嚴厲就要嚴厲,父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因此父母除了有慈愛以外還要有父母的威嚴。

其次,制定並嚴格遵守原則。無論孩子因疫情在家還是在外面都要孩子守規矩遵原則。“無規律不成方圓”因此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立規矩,講原則。原則以外的地帶可以略做讓步,但涉及到原則問題堅決不讓步,甚至要有對應的懲罰措施。

最後,特殊情況應提前與孩子溝通,併為孩子準備在家做的遊戲。疫情這種特殊情況應在開始時就與孩子講清楚,不能外出是因為出去很容易感染病毒。孩子天性就活潑愛玩遊戲,因此在家為孩子多準備一些娛樂遊戲,例如疫情期間可以和孩子在家做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或者讓孩子參與嘗試做一些新鮮的美食等。讓孩子“忙起來”,他自然而然就沒時間再鬧騰了。

所以,對於熊孩子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事情,家長其實可以寬容一些也寬恕自己。想讓熊孩子不調皮不鬧騰,就讓他有事做,忙起來。


米力伊昇


我家的娃也是,不過我給她獎勵了一個獎罰表,只要她認真執行,她就可以買她想要的東西,如果不按照制定的規則來,那就要扣掉她之前所得的獎勵,這樣子她就會對自己有約束性


都昌的小江


慣的,拿大巴掌扇你捨得嗎


時空獸獸


打斷腿!三個月就好了[靈光一閃][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