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營銷No.54」如何能讓產品營銷策略深入淺出(以金融為例)

【導讀:企業的成功往往離不開高超的營銷技巧,這是·[情報通]·商業營銷系列第[54]篇文章,歡迎閱讀和收藏】

在互聯網串聯起來的創意時代,營銷環境也出現了多元化。金融產品對客戶來說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情,如何在嚴謹的金融產品中增加客戶易於人知的元素?我們套用歡樂喜劇人的廣告語:理財,我們是認真的。

理財產品的銷售,是一個從專業化衍生出的“去專業化”過程。理財產品多數有這樣幾個特性:

專業化、虛擬化、風險比、流動性、期限

「商業營銷No.54」如何能讓產品營銷策略深入淺出(以金融為例)

涉及到這些複雜問題時,如何從專業過渡到更容易接受,則是金融產品的深入淺出。我們探討如何借鑑從傳統行業營銷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

一、首先需要讓客戶直觀的感覺到產品的直接優勢

有個家電的廣告“美的空調,每晚低至一度電”

非常直觀的告訴我們,省電功能直達客戶痛點。同樣在金融產品中,也可以分析出這樣的賣點。

例如,很多投資人都害怕股票型基金的風險,這是最大的痛點。如果我們告訴客戶:有個產品,投資股市,但拿著超過20個月不但沒賠過,還大賺不少。一定會引起投資人的興趣。

這時候可以引導客戶基金定投,在有基金以來,從高點定投20個月以上,都不曾賠錢的案例,更容易說服客戶。

二、嫁接客戶已有認知,比建立新認知更容易

比如有個惡俗的廣告很成功,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後來被人們所認同後,在產品創意上,後續團隊又搞出了“送長輩、黃金酒”。在客戶原有的認知上升級,則很快被客戶再次接受,產品大賣。

在金融產品上,創新雖然很多,但是很多廣告語或者傳播方式很好。比如前一段關於保本基金的網上傳播宣傳很新穎:

1、整場麻將局2小時,到點算賬;

2、假設你帶了100萬本金來,在這2小時內賺到了12萬,那麼麻將局將提前結束,你拿錢走人;

3、2小時打完之後,如果你輸了錢,請你打麻將的人包賠,保證你足額拿回所有本金。

4、如果你在麻將局結束前退場,或者麻將局開始之後才加入,則不會保本。

保險業也經常說:

孩子和車誰重要?大家說:當然是孩子重要!

別逗了!請說真話!車一買回來馬上就買保險,你家孩子從出生到現在有保險了嗎?都是基於傳統認知的傳遞。

三、善於營造銷售氛圍,群體的力量更容易解釋晦澀的產品

金融產品是社會生活的必需品之一,而單一的金融產品絕對不是。所以經常經常有客戶對一款很難理解的產品逃避,而這時,借勢客群的營銷氛圍更有利於營銷,就像這個廣告:

香飄飄,“一年賣出3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雖然老李嘗試之後實在沒覺得咋樣,但是,畢竟這個廣告讓我嘗試了)

在金融營銷中,小型的客戶沙龍、產品說明會,都是能夠起到這樣的群眾效果的。近期,銷售有道在做廳堂微沙龍的輔導實踐,也是基於此。

四、任何產品都有獨特的賣點,投資者只能記住最重要的特點

不要擔心產品同質化,擔心就擔心沒有在同質的產品上找到差異化,同質化不是藉口。(寫到這,老李突然很生氣,因為總有人跟我講“同質化,不好賣”,只能說不夠用心!瞧我這氣性,要改改)

人家一個洗衣粉,不都是為了洗乾淨,那才是同質化,結果人家可以找到不同的賣點。比如“立白洗衣液”,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不傷手。為什麼宣傳不傷手?因為去汙漬,已經被汰漬用了。但是,同樣可以銷售的很好。

同樣還是股票基金,基金公司實力不同、基金經理不同、發行時點不同、歷史業績不同~都是差異,怎可以說無差異吶?同樣都是實物黃金,可以是費率不同、成色不同、工藝不同、寓意不同,最不濟還有提供的服務不同。

五、產品轉化為商品,需要建立應用場景,金融產品絕不例外

不同的應用場景有不同的應用理由,在產品營銷的時候,需要構築這樣一個時態。例如,如果現在說“怕上火”,可能你就會說“喝加多寶”;“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容易激發女性對於愛情的期盼,這也是場景。

在金融產品上,大家期望得到的都是收益,那麼在合規、適用性的原則下,激發客戶的場景,則是營銷的邏輯。在保險營銷上,經常會帶入一些危機的場景,給客戶提示保險的重要。

其實,人們購買金融產品去構建產品,出發點來自於兩個層次:一個是壓力、一個是動力。如何展示壓力促成動力,是營銷的過程。

不過有句話還是要說到位,深入淺出,建立在產品資深過硬,不會欺騙客戶,理財經理自身認同產品的基礎上。零售金融銷售,是一個深入淺出的工作。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老話: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注:[情報通]致力於成為新時代互聯網優質信息的發佈空間,圖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即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