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大手筆!摩根大通增持中國平安逾4700萬股,斥資近40億港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外資巨頭又來“買買買”了!

港交所信息披露,3月19日,摩根大通買入中國平安H股約4773.43萬股,涉及資金約33.99億港元。

3月以來,摩根大通多頭倉位先後對中國平安進行多次增持,截至3月19日,最終共計增持2.95億股。

分析人士稱,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但中國資產獲得了境外投資者的青睞。儘管當前中國平安受市場震盪影響,股價表現不佳,但仍不失為價值資產。

再度增持中國平安

日前,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3月19日,摩根大通以每股平均價71.2004港元買入中國平安約4773.43萬股,涉及資金約33.99億港元。此次增持後,摩根大通持有中國平安H股的最新持股數為14.27億股,H股持股比例由18.51%升至19.15%。

買買買!大手筆!摩根大通增持中國平安逾4700萬股,斥資近40億港


某國際投行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境外券商託管登記模式與境內不一樣,境外的客戶委託券商買股票,買到以後是記在券商名下的,券商是名義持有人,實際受益人是券商的客戶。所以,表面上看是摩根大通買了平安股票,實際上是摩根大通客戶買入的。

上述國際投行人士稱:“也就是說,境外資本是中國平安等資產的真正持有人,這說明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中國資產的投資價值越來越被境外投資者看好。”

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增速下滑

作為“最牛價值股”之一的中國平安一直備受投資者青睞,然而自去年以來,股價的表現不佳,也令投資者對其信心下降。

一直以來,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主要的收入來源。中國平安2019年年報信息顯示,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為1329.55億元,同比增長18.1%。

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889.50億元,同比增長24.7%,佔總營運利潤的66.9%。

近年來,中國平安業績增速有所放緩。以其最核心的保險業務為例,中國平安2018年年報顯示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全年實現營運利潤713.45億元,同比增長35.1%。與此相比,2019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889.50億元,同比增長24.7%,增速下滑10.4個百分點。

正如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所說,近年來,壽險市場發生很大變化,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等都在變化,原來傳統模式逐漸不適應新的環境市場和需求變化。

馬明哲認為,未來中國平安要成為全球最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主要通過渠道改革和產品改革兩種途徑。

某證券行業分析師認為,儘管當前中國平安股價表現不佳,但其質地還是不錯的,下跌只是市場的恐慌行為,公司本身沒有問題。

優質中國資產頗受青睞

著名投資者本傑明·格雷厄爾曾言:“去挖掘那些有著廣闊市場藍海、強勁增長速度、紮實基本面和盈利能力的好公司,若碰巧還便宜,那就再好不過,然後靜等風來。”

亦有投資人士認為,僅僅把平安看作一家保險公司,用保險指標來分析整個平安的業績表現,具有侷限性。平安手裡具有7張主要金融牌照,即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託和租賃,都值得關注。此外,其在科技領域的創新也不可小覷。

浦發銀行認為,在全球金融市場巨幅震盪下,中國金融市場整體表現相對穩健,人民幣資產呈現出較強韌性。較全球其他主要發達國家,不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中國的彈藥都更為充足。

此外,浦發銀行表示,當前中國正積極開放金融市場,為境外機構投資者入場進一步創造條件,預計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在未來幾年還將進一步鞏固。長期看,預計每年會有近千億美元外資流入中國金融市場,中國資產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大手筆!摩根大通增持中國平安逾4700萬股,斥資近40億港元

原創 戴安琪 高改芳 中國證券報 今天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外資巨頭又來“買買買”了!

港交所信息披露,3月19日,摩根大通買入中國平安H股約4773.43萬股,涉及資金約33.99億港元。

3月以來,摩根大通多頭倉位先後對中國平安進行多次增持,截至3月19日,最終共計增持2.95億股。

分析人士稱,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但中國資產獲得了境外投資者的青睞。儘管當前中國平安受市場震盪影響,股價表現不佳,但仍不失為價值資產。

再度增持中國平安

日前,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3月19日,摩根大通以每股平均價71.2004港元買入中國平安約4773.43萬股,涉及資金約33.99億港元。此次增持後,摩根大通持有中國平安H股的最新持股數為14.27億股,H股持股比例由18.51%升至19.15%。

買買買!大手筆!摩根大通增持中國平安逾4700萬股,斥資近40億港


某國際投行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境外券商託管登記模式與境內不一樣,境外的客戶委託券商買股票,買到以後是記在券商名下的,券商是名義持有人,實際受益人是券商的客戶。所以,表面上看是摩根大通買了平安股票,實際上是摩根大通客戶買入的。

上述國際投行人士稱:“也就是說,境外資本是中國平安等資產的真正持有人,這說明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中國資產的投資價值越來越被境外投資者看好。”

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增速下滑

作為“最牛價值股”之一的中國平安一直備受投資者青睞,然而自去年以來,股價的表現不佳,也令投資者對其信心下降。

一直以來,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主要的收入來源。中國平安2019年年報信息顯示,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為1329.55億元,同比增長18.1%。

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889.50億元,同比增長24.7%,佔總營運利潤的66.9%。

近年來,中國平安業績增速有所放緩。以其最核心的保險業務為例,中國平安2018年年報顯示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全年實現營運利潤713.45億元,同比增長35.1%。與此相比,2019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889.50億元,同比增長24.7%,增速下滑10.4個百分點。

正如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所說,近年來,壽險市場發生很大變化,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等都在變化,原來傳統模式逐漸不適應新的環境市場和需求變化。

馬明哲認為,未來中國平安要成為全球最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主要通過渠道改革和產品改革兩種途徑。

某證券行業分析師認為,儘管當前中國平安股價表現不佳,但其質地還是不錯的,下跌只是市場的恐慌行為,公司本身沒有問題。

優質中國資產頗受青睞

著名投資者本傑明·格雷厄爾曾言:“去挖掘那些有著廣闊市場藍海、強勁增長速度、紮實基本面和盈利能力的好公司,若碰巧還便宜,那就再好不過,然後靜等風來。”

亦有投資人士認為,僅僅把平安看作一家保險公司,用保險指標來分析整個平安的業績表現,具有侷限性。平安手裡具有7張主要金融牌照,即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託和租賃,都值得關注。此外,其在科技領域的創新也不可小覷。

浦發銀行認為,在全球金融市場巨幅震盪下,中國金融市場整體表現相對穩健,人民幣資產呈現出較強韌性。較全球其他主要發達國家,不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中國的彈藥都更為充足。

此外,浦發銀行表示,當前中國正積極開放金融市場,為境外機構投資者入場進一步創造條件,預計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在未來幾年還將進一步鞏固。長期看,預計每年會有近千億美元外資流入中國金融市場,中國資產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