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一抹陽光

照亮一切陰暗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畢竟在疫情下,

還有很多感動暖心的瞬間,

像冬日的陽光,

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內心,

春天的腳步近了~

Always be some sunshine to light up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疫情,強行打斷了時間的連接,在隔離、空白和生死間,將日常生活的本質呈現了出來。有人說,這是一次考驗,對每行每業都是。是的,當疫情降臨時,沒有一座孤島,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在各個行業的普通人,面對災難時的私人記述,已經超越了個體經驗的意義,具有了普遍性的價值。

最近,我們連線採訪了數十位疫情下的普通人,他們也許不能代表一個行業群體,但依然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見證,也是一份重要的歷史文本。因為,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講述了某種可能。通過這些採訪,我們看到了關乎整個社會,大多數行業的真實狀態,非常時期,這些平凡世間百態,顯示出了真實的人性,儘管有無奈、迷茫,依然有樂觀、信念,還有力量。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01 “春光無限,美味不可辜負”

老金,男,58歲

職業:餐飲業,私房菜

地點:上海,徐家彙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唐曄:老金,先介紹一下您的私房菜?

老金:我是老上海,是十多年前開始做私房菜的,隱於市井,不提供菜單,全靠朋友們的口碑相傳,有人形容我這裡的菜式特點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精緻。其實,我是希望能把上海菜的精華,發揮到極致。我對上海菜一直有這種情懷的,要麼不做,做出來的菜品,一定是有自己的思想,要有靈魂。

唐曄:怎麼做到有靈魂呢?

老金:敬重食材。比如做湯,我熬的海參湯,是用豬骨、乾貝、雞鴨、火腿等十多種食材,開著小火煨,起碼要15個小時,所以常常是半夜2點鐘起來看看火頭,嚐嚐滋味,這樣熬製出來的海參湯,鮮味濃郁,唇齒流芳;再比如做一道油爆蝦,如果是今天晚宴,我一定中午或者下午出去採購,絕對不是昨天準備好的。我有固定的食材採購點,我買的河蝦,首先要新鮮,個頭要大,飽滿,單單尾巴就有七八釐米長,這樣的食材,大火三十秒就可以出鍋了,外脆裡嫩,蝦頭裡還有一包鮮美的蝦黃。這裡的油爆蝦、響油鱔絲、文火牛肉、糖醋小排——朋友們說,絕對可以上米其林(笑)。

唐曄:這次疫情發生,對您的私房菜有什麼影響?

老金:也有影響。雖然我們不是飯店,但也要對所有的朋友負責,做一個自律的上海人。所以,從疫情發生到現在,私房菜停到現在,真的婉拒了許多朋友上門。不能夠做菜招待親朋好友,那就練練自己的手藝,再發掘一些菜品,在家裡挖空心思地試試菜。心態好吧(笑)?

唐曄:您說一個最近嘗試的新菜品?

老金:我研發了一個“開水蘿蔔”。這道菜,原型叫“開水白菜”,是一道四川名菜,是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時創制,後來由川菜大師羅國榮發揚光大,成為國宴上的一道精品。

開水白菜以北方的大白菜心製作,配以用雞,鴨,排骨熬煮,成菜後,清鮮淡雅,香味濃醇,湯味濃厚。受此啟發,我做了一些改變,白菜換成了蘿蔔,用來熬製的食材裡,還加上火腿、龍骨、蹄髈等,結果十幾個小時後,經過過濾雜質,呈現如開水般顏色,蘿蔔裡吸收了所有精華,味美而不濁。所有的新品,我妻子和孩子總是第一個品嚐,一場疫情下來,他們都要減肥了(笑)。

唐曄:這次疫情,對您來說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老金:這兩個月停工,對做生意來說是一個打擊,但我的心態比較平和,面對不可抗拒的東西,不要企圖去改變什麼。我知道,很多餐飲業同行,經過疫情都倒閉關門了。對私房菜來說,規模大的,損失很厲害,對我們這樣規模小的,談不上傷筋動骨。等到疫情結束,我們還是可以重新復工復業。這一行,靠口碑,靠人脈,靠手藝。

唐曄:這些日子不出門,除了做東西吃,還在做什麼?

老金:在家裡跑步,跑步機上練練,保持樂觀。樂觀的情緒就是免疫力,唉聲嘆氣是沒有用的。

唐曄:您覺得,怎麼樣的菜才能算是完美呢?

老金:要當作一件藝術作品,而不要把自己簡單的理解成一個廚子,把菜燒熟就完事了。在這件作品面前,你應該是創造者,藝術家,把食材本身最最好的味道,呈現給客人。這就是我對生活的態度。

唐曄:疫情過後,有沒有最想做的事情?

老金:趕緊烹飪一桌佳餚給我的朋友們,把這段時間練的新手藝都拿出來,估計他們也都饞死了(笑),現在天天有人電話催,我說等等,等4月份,春光無限,美味不可辜負。

02 “疫情總會過去,我們終會相見”

丁可可,女,24歲

職業:天方腋譚醫生集團,客戶服務部主管

地點:上海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唐曄:可可,介紹一下你自己?

丁可可:謝謝,我目前在天方腋譚醫生集團負責客戶管理的工作,我們這個醫生集團主要做腋臭和腋下多汗等相關疾病的診療。

唐曄:這次疫情,對醫生集團有沒有影響?

丁可可:影響肯定還是會有的。我們每年會有幾個高峰期,寒假到元宵這段時間,就是其中一個小高峰,但今年因為疫情會有一些影響。許多外地患者已經約好手術,機票都訂好了,由於疫情的關係只能取消了手術。還有就是我們平時會有一些外地出診安排,也因為疫情只能延後了。當然我們也在疫情期間為目前還不方便預約手術的外地患者提供了一些緩解、控制症狀的服務——比如,外用藥改善,我們推出了一款藥物禮盒,小巧方便攜帶,如果患者需要,可以快遞到家;還有,教給患者一些腋下生活護理小妙招,用隨時能買到的藥食同源的材料——胡椒、生薑等,配伍使用,在家裡就可以改善腋下異味。

唐曄:疫情期間,怎麼做好客戶服務呢?

丁可可:雖然大家可能沒有真正復工,但我們始終沒有停止工作。我們的臨床工作是從3月初漸漸開始的。針對疫情,客戶服務部也進行了一些相關工作的調整,比如,患者預約手術,我們會提前一天把患者預約信息給到合作的醫療機構,幫醫療機構做初步流行病學的相關調查。另外,我們出診的醫護人員信息,也會提前一天給到醫療機構——包括醫生的姓名、健康記錄、隨申碼等,都會發到醫療機構合作群裡,讓他們知道出診醫生和患者都是健康的;針對我們內部,每天會更新防控簡報,一是介紹患者情況,二是同事的健康情況;還有就是患者層面:會提前發送疫情期間就診須知和疫情安心卡,讓患者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接診的時候,保證和患者接觸的一些用品都要進行過消毒,在採集患者信息和術後醫囑我們也都儘量都用電子版,減少傳播風險。

唐曄:在一個大家都無法面對面坐下來聊的情況下,怎麼取得患者的信任呢?

丁可可:關鍵是要用心。我們醫生集團,包括創始人之一的陳斌醫生,都不太提倡用很多話術,我們憑的是專業,還有真誠去為患者提供更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而且,醫生們都有在線上醫療自媒體經營的經驗,有很多忠實的粉絲。

唐曄:這段日子,有沒有讓你感觸特別深的事情?

丁可可:感觸比較深的事情還是我們的患者。因為現在暫時還只能接診上海的患者。許多外地的患者,本來預約了手術,機票、酒店全部都定好了,好不容易安排了假期,因為疫情無法來上海手術,一直很著急,我們也一直在幫他們想法解決,但他們都說,不怪你們,我們能理解,疫情總會過去,我們終會相見。

唐曄:說說看你現在的狀態?

丁可可:雖然沒有去上班,但還是一直保持工作的狀態。線上的諮詢也沒有間斷過。每天都有患者在問什麼時候可以安排外地出診啊等等,還有就是和醫療機構對接方面的工作也一直都在保持。疫情期間,醫療機構的檢查會比平時更完善一些,除了要驗血常規、凝血功能,可能還有胸部CT等檢查,一些患者可能會不理解,那就要做耐心仔細的解釋工作。我的生活還是很有規律,基本上都處於忙碌的狀態,疫情期間屬於自己的時間會多一點,會去充充電,比如上樊登讀書會、得到這些APP,學習一些客戶溝通知識。我們醫生集團,每週也會有一次業務學習。

唐曄:疫情結束以後,有沒有最想做的一件事情?

丁可可:見想見的朋友,然後去吃海底撈(笑)。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總有一些陽光

站好自己的崗位

每個人都承擔起保衛我們的義務,那份心啊,太真了。

因為內心善良,他們見不得受苦受難。

因為有責任感,他們做不到袖手旁觀。

疫情下的普通人,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特殊的春天。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謝謝你

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有你們在,我們一定能贏

-END-

徵集令

Tip

繼續徵集“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線索,可以在微信後臺留言,用你的一束光,點燃你的身邊,這個春天,終究會春暖花開,桃紅柳綠。

大家辛苦了

曄問仁醫

待摘下口罩

我們相約在春天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