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四十年前,國人買一塊國產的名牌手錶有多困難?

這麼說吧,很有可能難過你現在想下手買一套學區房。

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國是1955年才能自產手錶。但,機芯還是要全部都要依賴進口。進口需要外匯,當時國家的外匯儲備非常有限,留給手錶廠的指標,可憐啊……

1955年9月上海輕工業局組織上海鐘錶行業58位老師傅用手工製作了18只細馬機械手錶樣機,這應該算作中國手錶的始祖。

三年後,上海手錶廠正式建廠,生產出第一批上海牌手錶,改寫了中國人只能修表不能造錶的歷史。

上海牌手錶誕生以後,物以稀為貴,很快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手錶品牌,上海牌和上海手錶二廠生產的寶石花牌女表,長期佔據市場三分四分之一的份額。連周恩來總理,也曾購買了一塊自己佩戴。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60年代初,中國大陸開始佈局了用於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的輕工業,各地都開始上馬:自行車廠,縫紉機廠,鐘錶廠或鐘錶縫紉公司。一時間,大江南北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但是,上海牌,海鷗牌,北京牌手錶都要有“工業卷”才能有資格購買,當時,一個一百多人的街道企業,一年到頭才能分配到兩張“工業卷”,各位,試想當年一個血氣方剛的小青年,聽到女友的父親說“就想要一塊上海牌手錶當彩禮”時,他的內心感受,那是上刀山下火海的節奏啊……

“ 工業卷”要四處託人求情,120元購錶款,也是一筆巨資啊!!不吃不喝,一家人都要攢半年,才能奢望得到。

1974年後,山東青島手錶廠開始發力,青島牌、玫瑰牌、金⚓️牌手錶風靡山東、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區,成了家喻戶曉的青島啤酒之外的第二張城市名片,今天的青島手錶博物館,還在向後來的人們講述當年創業者們的故事。

當時,中國國內手錶有八大廠之說、很多手錶廠都有值得驕傲的資本和創業歷史。

杭州手錶廠,根據瑞士ETA的技術標準,率先仿製成功了第一款國產手錶機芯,從此,中國國產手錶有了國家標準,有了標準化的“同意機芯”簡稱“統機”。丹東手錶廠的孔雀牌、北京手錶廠的北京牌、天津手錶廠的海鷗表、西安東風儀表廠的蝴蝶牌、都是有自己生產和研製手錶核心部件能力的知名大廠,也是當地輕工業系統的骨幹力量。

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春風釋放出來的強大購買力面前,全國各地的手錶廠開啟了加班加點工作的模式,上海一地,就有七家鐘錶(含掛鐘、落地鍾)生產企業,從直轄市天津到八縣小城金壇!全國呼啦啦湧現出108個手錶生產經營的主體,,關鍵是,各個都不愁銷路,各大百貨商場裡,鐘錶櫃檯,永遠是擠不通的那一個。

當時在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裡,遼寧手錶廠的金鳳手錶櫃檯,幾百只新到的手錶,瞬間就賣斷了貨,北京日報社的記者還專題報道了“丹東飛來的金鳳凰”,成了國貨當自強的典型事例。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工業票!上海牌!統機!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手錶江湖。

國產表的“好日子”在八十年代末,被港臺地區的進口石英錶,打了一悶棍。喜歡求新求異,追逐時尚的年輕人,已經不能滿足於父輩們追逐的三大件,進口手錶的配額逐漸增加直至全面放開,也成了壓垮很多國產品牌手錶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就是瑞士原裝進口手錶橫行天下的二十世紀,細說往事,哈,故事多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