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導讀:如果經常是經常看微博熱搜的小夥伴們,一定有觀察到數碼寶貝的身影,其大致消息就是《數碼寶貝》將在四月份迎來新的劇場版。毫無疑問,這段消息一出立馬勾起了大家童年的回憶,但這也同樣引發了大家的思考。回顧這麼多年來《數碼寶貝》的歷程,它與《寵物小精靈》有截然不同的發展,它們的同名遊戲更是如此。兩個都充滿童年回憶的《數碼暴龍》和《口袋妖怪》,如今《數碼暴龍》為何遜色於《口袋妖怪》呢?

它們如今各自的發展絕非是“無巧不成書”。

可能現在許多人都認為,現在《數碼暴龍》一系列的遊戲發展之所以沒有《口袋妖怪》好,就是因為動漫劇情越來越不吸引人了。但事實上,這兩款遊戲的發展,涉及的因素並非只有動漫而已。

當初《數碼寶貝》和《寵物小精靈》兩個動漫作品一出,可以說都是立馬風靡了世界,兩者所主打的主題曲《butterfly》以及《目標是寵物小精靈大師》更是成為了我們童年裡不可磨滅的印記。但我們縱使對它們很熟悉,對它們很瞭解,也很少有人去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它們到底是先出的遊戲,還是先出的動漫呢?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我們大多數人都玩過這兩款遊戲,都看過這兩部動漫,甚至都會唱那幾首歌曲,但卻並沒有太多的人去關注過這一類的問題。(當然,也許有些人在童年有過這樣的爭議,不過我相信大都也是不了了之)

因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壓根沒必要去思考這個問題,童年美好的回憶對我們來說才是最為重要的。

不過,在我們探究這兩者遊戲發展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知道這麼一個答案:其實它們都是先出的遊戲,再出的動漫。也就是說,最初兩款遊戲的起點絕非是靠動漫來吸引玩家,兩者遊戲之間的差距,也並動漫兩字就能解釋清楚,這其實涉及了很多方面,我們就由此展開分析吧。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兩者遊戲機最初的設計起點不同

對於90後一代,印象應該並不陌生,當時《數碼暴龍》是以一種電子寵物養成類為主的暴龍機開始的,隨後暴龍機不斷地更新,也推出了冒險版的類型。我還記得小時候痴迷過暴龍機,經常兩個機子相互連接和朋友的數碼怪獸進行對戰。並且它有個獨特的特點:製作小巧,就如同動漫裡太一他們的進化機一樣,拿在手裡特別酷炫。

但在這帥氣小巧的背後,卻隱藏著比較細節的小問題。俗話說得好,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遊戲亦是如此。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雖然暴龍機和gameboy的發行時間有所不同,但是起初吸引的人流是有區別的。起初暴龍機比gameboy小太多,再加上當時的技術不成熟,這使得暴龍機的容量與頻幕不如gameboy,這樣一來,兩者所帶來的畫面感以及遊戲內容豐富程度的差距可想而知。

所以雖然《數碼暴龍》後面有主機平臺和掌機平臺,但顯然它一定程度上就是輸在了起跑線。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遊戲製作理念的不同

其實,兩款遊戲系列最初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但誰都想獨具更多的特色,所以走著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

雖然兩者一開始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但由於理念的不同,讓它們的發展之路越來越不一樣。

《數碼暴龍》隨著遊戲製作的發展,可以看得出它們更側重於劇情冒險,使得遊戲在養成類方面發展緩慢,相比於同時代的《口袋妖怪》要粗糙很多。而反觀《口袋妖怪》,它以脈絡清晰的寶可夢大師之旅為核心,在不斷創作劇情的同時,還重點“經營”著寶可夢的養成,不斷創作出新的養成元素,讓遊戲越來越多元和競技化。

時代在變化,遊戲也在變化。

在這個遊戲發展迅速的時代,遊戲不得不充斥著“快餐文化”。想要讓遊戲保鮮,就必須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競技性。顯然《口袋妖怪》在這一點上做得比《數碼暴龍》要好很多。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製作方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我們大家都知道,想要做出一個好的遊戲作品難度必然是很高的,因為這不僅僅時需要遊戲製作方的努力,有時還需要拼點運氣。但《數碼暴龍》的製作方恰恰就失誤在了這份來之不易的運氣——《數碼寶貝》所帶來的人氣。

瞭解這兩款動漫的小夥伴們其實應該知道,在最初的時候,《數碼寶貝》影響力是很大的,雖說相比於《寵物小精靈》要虐遜一籌,但潛力十足。可由於先出的遊戲,所以遊戲與動漫的劇情以及世界觀難免會有所偏差的,於是,轉折點就這樣出現了。

製作方下了一個決定:跟著動漫走。

決定看似很簡單,但著顯然是不顧及遊戲的受眾群體,畫風與世界觀的突然轉變,傻瓜才會受得了。他們甚至搞不清楚誰才是數碼世界起源的主力軍,誰才是肯付費的關鍵。而且在製作那一方面,他們也沒有好好去做,專注劇情而忽視同樣重要的數碼寶貝們,它們在遊戲裡的戰鬥相比於《口袋妖怪》顯然是差強人意的。

遊戲做不好,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連帶反應,動漫理所當然地被拖累了,週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的趨勢。

動漫在後來劇情上確實要背鍋,但那也是無可奈何。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對遊戲平臺是“三心二意”

當時《數碼暴龍》紅了之後,製作方是主打PS平臺的,但他們不僅限於此,還花費了許多的人力物力去拓展掌機平臺。從查閱兩遊戲的年代史,我們能明顯發現,兩遊戲雖然都在主機平臺和掌機平臺都有所涉及,但《數碼暴龍》偏向於多方位共同發展,而《口袋妖怪》則完全傾向於掌機平臺,主機平臺更像是他們的嘗試與副產品。

畢竟這也同樣關乎受眾群體的消費(PS價格和掌機價格的不同),沒站穩腳步而多方位發展平臺,這看似是多元化發展了,而實質就好像是在分散粉絲的人流,甚至導致粉絲的流失。

如果他們不那麼“三心二意”,操之過急,而是像《口袋妖怪》一樣,在一種平臺裡站穩了腳步,再往外拓展,我相信這會好很多。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總結

《數碼寶貝》確實是經典的動漫,《數碼暴龍》也確實是曾經我們愛玩過的遊戲,但到現在來看,確實一直在走下坡路。最後,結合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因素,來總結一下《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的發展差距拉大的原因。

  • 兩者同樣是由遊戲機起家,但在遊戲機起點這方面,《口袋妖怪》佔據了起點的優勢。
  • 兩者遊戲理念不同是好事,《數碼暴龍》關注遊戲劇情也並沒錯,但大家都是養成類遊戲起步,《數碼暴龍》直接摒棄養成類的優點和魅力,這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他們也沒有把握住當今遊戲競技的重要性。
  • 《數碼暴龍》遊戲製作方的一個決策轉折點:選擇跟著動漫走,放棄了遊戲裡的劇情與世界觀,這直接導致了粉絲的一部分流失,甚至拖累了動漫。
  • 相比於《口袋妖怪》的專注掌機,《數碼暴龍》沒站穩腳步,就往多平臺進行了發展,導致受眾肯定有一部分流失,遊戲質量也沒達到最佳。

以史為鑑,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們的國漫產業與遊戲產業聯合,並且十分壯大的時候,遊戲製作方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淺談數碼暴龍與口袋妖怪如今的發展,拉開他們差距的絕非只是動漫

同樣的,作為一個《數碼暴龍》的90後老粉,我還是挺希望《數碼暴龍》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在回憶裡那一首歌,那幾只數碼寶貝,那進化的聲音,那團結的幾個孩子……這都是童年的回憶啊!

好了,這次的話題就聊到這裡。在座的各位,你們對此又是怎麼一個看法呢?我在此歡迎你們來評論區裡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