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德尼婭的騎士》究竟是怎樣一部番劇?

耕介


關於作者

說道《希德尼亞的騎士》一定就不能忘了架空重工業組織“東亞重工”,開個玩笑,談到《希德尼亞的騎士》一定不忘了的應該是它的作者—貳瓶勉,之所以提到“東亞重工”是因為貳瓶勉老師筆下近乎所有的SF作品中都設立了這樣的一個牛的非起的工廠,是貳瓶勉老師作品中的一個第三方科技機構。貳瓶勉老師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硬派SF漫畫家,早先在美國擁有著建築學學位,後轉戰漫畫事業後在高橋努手下擔任助手,而後推出了一系列充滿著賽博朋克風的青年向硬派SF漫畫。

關於賽博朋克

貳瓶勉老師的作品往往都是在未來無數年之後,技術發展爆炸,生物與機械早已難以分清,固有的價值觀概念消失磨滅,他的作品大致都追求著延展性、無限這一主題,一種是向黑客帝國靠攏,發達的科技使人懶惰,終在一刻系統失控,機械統治人類的故事,另一種同樣是技術爆炸、地球已經無法滿足人類居住,為求一片安寧,拓展宇宙,在無垠的太空中為生存而戰。這便是極致的賽博朋克,陰暗的氣氛、末世的文明、戰鬥與跋涉永無止境。

關於這部作品

2009年,貳瓶勉從原本的美國大片似的敘述手法轉投正統的商業風格作品《希德尼婭的騎士》就此誕生了,雖說是商業風格,但作品仍然硬核內容頗多,是一部實打實的硬科幻宇宙漫畫。

如何硬派?

1、雖然貳瓶勉老師的科學講究著無限延展性,但在技術爆炸的年代,一切都被塑造成了合理,不同於高達這類一騎當千的英雄主義,縱使持有有最前衛的科技,諸如什麼扯淡的質量彈、例子光炮等等設定,雖殺傷力強勁卻依舊敵不過無限宇宙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低頭,而同類型的Maross卻使用歌聲迴避了這一可能性(giligili愛!)。

2、雖然為了迎合商業化、貳瓶勉老師將主角塑造成了一位“後宮”王,女角也是非常的多,最後甚至什麼人機、人外、人#@%¥都玩個遍(社會社會)但作品劇情本身嚴肅、基調嚴謹,多愁善感被貳瓶勉儘可能的略過(比起前幾部來說,有這一部分戲我都意外了)

關於動畫版

1、優點

2014年,《希德尼亞的騎士》改編成電視動畫正式開播,雖沒有爆炸的經費,但其廉價的3D作畫卻保證了動畫的穩定性,而關鍵的機戰部分渲染在3D作畫中相性出奇的好,特別是在寫實性的表現上以及外星生物的刻畫,再配上A姐標誌霸氣的進行曲OP,原作黨表示一本滿足。

2、缺點

雖然如此,《希德尼亞的騎士》畢竟實屬小眾,3D畫風能接受的了固然好,接受不了的自然少不了挨一頓批,畢竟動作特別的僵硬(窮才是原罪啊),一些詭異多餘的劇情畫蛇添足,臺詞的糟糕程度更是讓人慘不忍睹,包括主角在內,裡面的角色個個都是打啞謎的高手,沒了解過原作的觀眾自然是找不東南西北(不過就算去看原作也找不到東南西北,老師就是這個風格,只不過漫畫更容易組織一些),單調的色彩說是缺點實則為作品添加了不少凝重感。

總結

《希德尼亞的騎士》是近年來稍有的硬派科幻機戰,在漫畫大方向一致套路的現在,能保有《希德尼亞的騎士》一般個人特色強烈且有風格的,貳瓶勉老師絕對是大佬級別。


Aries雋


沒有看過。所以回答不了你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