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攻城獅”成為“藝術大師”的自我修養

作者 | 張戈 (公眾號ID:TechECR)

請原諒我庸俗的藝術價值觀,

但本人確實沒有參透,

《西班牙牧神像》的神來之筆。

此時是1956年的夏天,

兩位藝術大師互贈墨寶,

張大千贈送《墨竹圖》,

畢加索回贈的即是《西班牙牧神像》。

論“攻城獅”成為“藝術大師”的自我修養

以藝術評論家的觀點,

《西班牙牧神像》寥寥數筆,

充滿了單純直率和野性原始。

或者說,畢加索的人物肖像畫,

立體不要了、細節不要了、

微妙的變化也不要了,

就強調色塊的視覺衝擊,

就強調線條的力度衝擊。

言歸正傳。

以本人的認知水平,

我更願意從科技的角度,

理解《西班牙牧神像》。

其確實存在超越時代的意義,

像極了今天的“用戶畫像”。

科技領域並不缺少藝術大師。

他們雖不太會運用色塊和線條,

但熟悉於數據和代碼。

通過手中的“畫筆”,

科技大師同樣可以,

惟妙惟肖地繪製“用戶畫像”。

何為“用戶畫像”?

簡單地說,

西裝筆挺的背後,可能是“負資產”;

香車美女的背後,可能是滿滿的套路。

而“用戶畫像”則是根據,

社會屬性、生活習慣、消費行為等信息,

抽象出標籤化的用戶模型。

就如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中所說: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論“攻城獅”成為“藝術大師”的自我修養

接下來的另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需要用戶畫像?

可以想象以下場景:

呼叫中心員工離職高達30%~130%。

為什麼?

“我不需要這個!

幫我銷戶吧,我很少用!

你們的服務越來越差了!

別再給我發消息,這是騷擾!”

客服人員每天都要成為“背鍋俠”,

面對用戶苛刻的責問時,

沒人能計算出她們的心理陰影面積。

如上即是缺乏“用戶畫像”的笨拙服務,

而聰明的“用戶畫像”,

則可使用戶變的“可視化”。

依舊借用繪畫技法類比,

達·芬奇曾精確總結繪畫三大透視技法:

色彩透視、消逝透視、線透視。

“用戶畫像”也是如此,

通過由點及線,再到面的數據,

勾勒出用戶的人像輪廓。

而且在數字世界中,

用戶數據標籤的維度和深度越豐富,

用戶的形象就越豐滿。

再進行更畫面感地解釋,

“用戶畫像”就是客觀到無情。

這就如“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

也像段譽和段延慶的區別。

例如,我眼中的自己是:

英俊多金、聰明幽默、學富五車,

但通過數據重構“自畫像”,

我的形象卻成為:

油膩大叔、吃貨、缺乏品位。

論“攻城獅”成為“藝術大師”的自我修養

而具體到實際應用場景,

“用戶畫像”則可應用於,

廣告投放、客戶流失預警等領域。

舉例說明,

如您購買了葉酸、防輻射服;

7月後,

電商平臺就會向您推薦奶粉、尿不溼。

又過7個月,

還會向您推薦減肥用品、瑜伽課程;

再過7個月,

更會推薦大一碼的牛仔褲。

也就是說,“用戶畫像”將在,

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

以合適的價格、通過合適的營銷渠道,

向合適的顧客提供合適的產品。

當然,這只是早期的“用戶畫像”,

目前,“用戶畫像”已經應用於,

精準營銷、風險控制、

服務優化、運營分析等領域。

尤其在金融行業,

“用戶畫像”已落地應用在,

尋找理財客戶、識別組團騙貸、

高價值客戶預測等數十個場景。

論“攻城獅”成為“藝術大師”的自我修養

由此,進入相對技術的話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張大千拜訪畢加索後,

從五千只牛耳朵裡,

取出一公斤牛毛,

製作八隻中國畫筆,

贈送了畢加索兩隻。

就某種意義而言,

“用戶畫像”系統就是牛毛畫筆。

“用戶畫像”系統,簡稱“UPS”

此UPS不是快遞公司

也是不是數據中心的不間斷電源

UPS(User Profile System)是大數據管理平臺,

它集數據收集、加工、整合於一體,

並將客戶數據進行標籤化處理,

通過標籤實現客戶分群,

最終推向現有的互動營銷環境中。

由此可見,

“用戶畫像”的基礎是“數據”

仍以金融領域為例,

其中包括銀行自有數據(70%)、

第三方接入數據(20%)、爬蟲數據(10%)。

而回到文章開篇所述,

畢加索和張大千的一次切磋,

實際就是數據收集、加工、整合的過程。

畢加索借鑑了中國、日本、非洲的藝術形式,

終成世界現代藝術的開山鼻祖,

張大千此後也借鑑西方色彩光影技法,

開創了潑墨潑彩的新畫法。

“用戶畫像”領域也是如此。

系統將不同渠道、不同用途的數據,

進行相同的描述,並進行整合和關聯。

論“攻城獅”成為“藝術大師”的自我修養

迴歸文章主題:

“攻城獅”成為“藝術大師”

需具備哪些自我修養?

“智能數據接入平臺”是UPS的基礎。

在此方面,

東華軟件的藝術修為頗深,

華為的造詣也首屈一指。

二人“雅集”推出聯合解決方案,

可一站式對接多源數據;

可提供統一的接口開發規範;

更重要的是,該解決方案,

底層由鯤鵬處理器支撐,

算法俊秀、算力遒勁。

當然,若希望“現場”感受,

3月31日,

東華軟件與華為將舉辦聯合畫展,

兩幅畫作將一露真容。

《華為&東華軟件用戶畫像系統聯合解決方案》,是基於鯤鵬處理器的華為金融大數據解決方案,與東華用戶畫像系統完成聯合方案適配,可幫助企業精準刻畫用戶特徵,並快速找到對應群體。

同期,《華為&東華軟件智能數據接入平臺聯合解決方案》也將展出,其是基於鯤鵬處理器的華為金融大數據解決方案,與東華智能數據接入平臺完成聯合方案適配,可幫助企業方便快捷實現外部數據的快速接入,以及統一管理分發。

而地點,關注微信號,即將揭曉:TechECR

#鯤鵬有約第二期#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