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過重男輕女的感受嗎?

用戶9648714022380


你好,我是一位女士,我還有一位哥哥哦⊙∀⊙!

但是我從來沒有過重男輕女的感受,從小到大聽過很多身邊同學,朋友的哭訴,就因為自己是女孩而被輕視,得不到該有的來自父母與長輩的關懷。所以每到此刻我就會很慶幸。

但是我想說的重點在下面❗❗❗❗❗

1、家庭不可選擇,那麼在0-18歲之前,你或許對父母做出的決定做不了什麼反抗,即使掙扎或許也改變不了現狀,那麼你就需要將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對事情的看法也更加豁達一些才好,既然不被愛,那就更好的愛自己!對待事情的心態樂觀向上一些,不要總是將目光放在比你幸運或不幸的人身上,多看看自己。

2、在你18歲以後,更具體的說是,在你可以自力更生,不需要依靠父母也能夠活的很好時,付出行動,讓你的父母看到,其實女孩並不會比男孩差,甚至會強於男孩,拿實力說話!

3、不必去抱怨任何人,因為抱怨解決不了現狀,同樣的也改變不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要在自己變得強大之後,刻意去報復家人,何必將自己變成自己都討厭的樣子呢?既然前面自己對生活無可奈何,那麼就在可以掌控餘生之後將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吧!

不要說我體會不到重男輕女的感受,其實生活本就是這個樣子,沒有重男輕女的困擾,也會有其他困擾圍繞在身邊,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吧。最主要的還是個人心態問題,心態好一切都好不是嗎?

期你平安喜樂

願你傷疤被撫平

有人護你餘生無虞

願你餘生安好

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花花世界hhx


重男輕女的這種感覺非常懂。先介紹下背景,我爸爸是老二,上面一個哥哥,下面兩個妹妹。我大伯生的是女兒,我也是女兒,我三姑姑生的是兒子,小姑姑生的女兒,所以很明顯,我三姑姑的兒子就是我爺爺奶奶的掌中寶了。

從我出生那天起,我奶奶在醫院聽到了我媽生了個女兒後,扭頭就走了,我媽從醫院回家,我奶奶就跟我媽說“孩子自己帶,我是不會給你們帶的”。因為我爸媽要工作,我7個月就送去了外婆家養著,2歲多了才回來,就直接去上了幼兒園。

小時候我媽下班從學校把我接回家,才開始做飯(我在縣城裡讀書,我們住鄉下,我從小就不願意讀村裡的學校,就送去城裡讀書),從城裡回到家就比較晚了,我媽才開始做飯,每天到那個時候就覺得很餓,就看著一個院裡的奶奶家已經開始吃飯了,看我餓的哭了也從來不會叫我去吃,我就只能哭哭啼啼的守著我媽給我做飯。

因為那時候爸媽在工地上包工,經常半夜來了材料就要去驗收,我就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那時候又小,爺爺奶奶又不管,我就特別害怕,但是爸媽必須去工地上,就只能養條狗,他們出門的時候就把狗栓在我的房間門把手上,這樣我就不害怕了。因為第二天早上我要去上學,我媽經常凌晨的時候就騎著小毛驢(9幾年燒油的種車,樣子類似現在的電瓶摩托車)回來,然後把我送去讀書,然後我媽又去工地上。等放假的時候我爸媽就把我帶上工地,我爸就總是把我放在他肩膀上,騎馬馬,帶我在工地上到處走。

還有種種事,下次有機會在說。

但是我姑姑家的弟弟就不一樣了,爺爺奶奶從小帶著,走哪兒背哪兒,腳都不用落地,10來歲了,我奶奶還給洗臉,把毛巾擰好直接給他洗,我弟弟都不用動手,現在在家裡也是比較霸道的那種,溺愛太多,20幾歲了吃飯,只要是他喜歡吃的菜,就放他面前,等他先吃,他不吃了別人再吃。我弟弟小時候取名字時,我奶奶非得讓他孫子跟著我姑姑姓,當時都取好了名字隨他爹,還是要求改,弟弟他爸不同意,就一直鬧,這個矛盾一直持續了好多年,後來姑姑離婚了。

總之,是各種溺愛,我,就那什麼了,,,



跳跳好吃


這種感受經常體驗。

1.出生時的事(我媽轉述)

我們農村的風俗是:每年春節要給家族裡的新生嬰兒包紅包,祝福TA健康快樂長大。

我和我堂哥(伯父的兒子)是同一年出生,那時我爸三兄弟還未分家。

除夕那天下午,我和我堂哥都躺在搖籃裡,村裡(家族)的人要來送紅包(以家為單位)。

我媽在人們走後,把紅包拆開,發現我哥搖籃裡的紅包是2毛。

我的是1.2毛。

紅包金額都很小(現在的紅包標準是24/48元),但是也不能這樣男女區別對待。

這件事讓我媽非常傷心。我媽到現在還時不時提起此事。

2.讀書時的事

因為家在農村,我中考考完的那個暑假,聽到我爺爺在外面坐著乘涼跟人家說:小七初中畢業了,要讓她去DG(地名)XX那打工。

我把這事轉述給我媽,我媽很生氣地對我爺爺說,孩子的事,我和她爸會負責,你不要去說什麼。

村裡人一直勸我爸媽,女孩子初中畢業就行,不用讓她讀那麼高(學歷)的書。

儘管如此,我爸媽還是讓我讀了高中。

等我高考後,要上大學了,又有人來勸我爸媽,不要讓她再去上大學了,兩個兒子都沒上大學,讓女兒去讀大學有啥用。

好在母親、父親、弟弟們支持,我還是去讀大學了。

3.關於房子

大學畢業後,一家人的努力,家裡在農村老家蓋了一棟房子。因為面積小,一樓只有客廳、廚房。

二樓、三樓,各兩間臥室。

搬新家那天,村裡人都在問:兩個兒子各分哪一層?

好在我大弟弟明事理,他說沒有分,現在大家有得住就行。

然後在我面前狠狠地說,這些人閒著沒事,分了姐姐住哪裡。

在農村,總是感受著重男輕女,同時他們也愛去建議別人也應該這樣。

好在父親母親的支持,讓我心裡好受一些。同時,父母親也影響著弟弟們,兒子女兒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林小七Se7en


現在這個年代,相信很多有弟弟的女孩都很苦惱吧?!對啊,我就是一個有弟弟的孩子……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媽媽不給女兒飯吃:兒子吃冰欺凌,女兒只能看;女兒偷吃油渣,被灌燙油;女兒偷吃雞食,嘴巴被縫起來;人家給女兒吃的,人走了,媽媽用小錘砸手指;二歲就被逼洗衣服,還被掐……最後,5歲半的小女兒死了,死的很可憐……

  或許有人就哭了……

  我也是很無奈。

  2歲,得知弟弟的出生,我呀,欣喜若狂。當5歲開始,我得到了不同的“待遇”。

  當我5歲的那個春節,很早(幾乎只有6:00),媽媽就拉開被子,惡狠狠的說:“多大了,還賴床?快給我起來擦地!”我淚眼汪汪,小聲地說:“才6:00啊……”媽媽越來越兇:“6點?我們以前每天5點就要起來,你再不起來,我就打你了!”我哽咽著,慢悠悠的穿起衣服……

  到了樓下,天啊!天啊!地上全是泥水!忽然,弟弟跳到了泥上,媽媽急匆匆地跑來:“哎呀!‘小皇帝’,不要再玩泥土了!太髒啦!”一抱起弟弟,就是親親熱熱的,我停了下來,直溜溜的望著弟弟和媽媽。媽媽忽然瞪了我一眼:“還不趕緊擦地!馬上親戚就來了!”我大聲地哭號起來:“這是弟弟弄的!”“還嘴硬?弟弟才3歲,怎麼掃地?恩?”我委屈極了,淚水滴到了土裡,不禁想起三歲的那一年……

  三歲,我抱著親愛的弟弟跑來跑去,蹦來蹦去,像只小兔子。爸爸開懷大笑:“今後啊,咱們然然就可以照顧羽羽了哦!”我笑微微的說:“當然啦!”忽然,一不小心,絆上了媽媽放在地板上的鉗子,摔了一跤,天啊!腳出血了!我緊張的哭起來。弟弟呢,安然無恙地躺在懷裡,樂呵呵的“咯咯咯”笑個不停。誰知,爸爸準備來扶我和弟弟,媽媽就直衝來,我哭著喊:“媽媽,然然疼,媽媽抱抱然然!”誰知,媽媽抱起了弟弟,兇巴巴的說:“多大了!連小孩子都不會抱啊?!還要我抱你?!弟弟要是受傷了,你就死定了!”好在弟弟沒有受傷……

  同樣是三歲,弟弟和我大大不同,他是家裡的“小皇帝”,而我呢,只能捱打、受罵。我多希望弟弟不在啊?!哪怕限期只有1秒!寫著寫著,我忽然想起了昨天那件事……

  那一早,媽媽就出去買菜, 我起得很早,打開電視津津有味的看。

  弟弟起來了,他大聲的喊:“快把遙控給我!我要看動畫片!”“馬上啦~我這大結局看完就OK~”“休想!快!!!”“好啦~給你!”弟弟才罷休。

  算了,唉!誰讓我苦呢?

  “嗚嗚嗚!壞姐姐!看那麼久!我的電視結束了!”

  媽媽回來了,看見泣不成聲,上前一問,弟弟哭著說:“姐姐……不給我看電視……現在……結束了!”媽媽一聽,就狠狠的抄起木棍,往我背上狠狠一拍,這一棍,我的心都徹底碎了……

  我生病,媽媽不理不睬;弟弟生命,媽媽就說我沒帶好……

  各位女哈,你們的媽媽是不是也是如何????你們是否過得也不好????




稍微有點兒皮




秀秀購物分享


有,到現在都感受頗深,記憶深刻。

我從小就是我奶奶帶大的,所有人的認知都是我奶奶比較疼我。因為平時的一些小事什麼的,我奶奶都是向著我的。

直到後來發生一件小事,讓我現在都忘不掉。當時奶奶生病了,都是我在家照顧她。我那時應該也只有6歲7歲不到。後來來了好多親戚來看我奶奶,帶了酸奶。那個時候酸奶還不像現在一樣到處可見。她放在她的床頭,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不小心碰到了。還以為是袋裝的醋。我奶奶立馬就激動了說別動,怎麼那麼好吃。剛好我哥哥在旁邊,說東東給你就是我哥哥。我記得我當時立馬就哭了,哭不是因為沒有喝到酸奶,就是因為心裡委屈。

我覺得我們那裡重男輕女的特別多,而且當父母的還不承認。

希望當父母的千萬不在重男輕女了,男孩女孩都一樣。小的時候可能孩子小不懂事沒有關係,千萬不要忘了她也會長大,會懂事。不讓讓她日後想起來說,我爸爸媽媽從小就偏心只喜歡我弟弟或哥哥。

不知道當父母的心裡那時會是什麼感覺!!!


萌萌生活日記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像以往的舊社會了,但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都存在著,尤其是在一些偏遠不發達的地區。可能在自己還不懂事的時候感受過吧。

爸爸曾經告訴過我,說我剛出生的時候,姥姥特別重男輕女,在我出生的那一天,姥姥去看媽媽,在路上碰到了我爸爸,問是男孩還是女孩,爸爸說是女孩之後,姥姥掉頭就走了,可能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即使等到我長大了之後,對姥姥的感情也一直不是很深,或許心裡還是有記恨吧,但是姥姥後來也不像最初那樣的重男輕女了。好在爸爸媽媽並沒有這個思想,這輩子也就只有我這一個孩子。

而且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一般是主要體現在女性身上,有的時候真的不理解,真的是應了那句話,女人何苦難為女人呢?現在社會發展的這麼快,但是在有的農村地區,這種思想還依舊存在的,我曾聽說在南方有一個地方,家裡都好幾個孩子,最小的一個是兒子,之所以這種情況會發生,那肯定是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居多了,女孩都早早的不上學了,外出打工,賺了錢之後要寄給家裡,而且要承擔弟弟上學的費用,雖然說孩子多了,以後也還是陪伴,但是這樣的生活似乎對女孩是不公平的。

女孩以後也是要嫁為人妻的,都不能攢下一些錢給自己,給父母的錢,父母肯定也是存著留給兒子結婚用,畢竟現在結婚房子,車子,票子已經成為了必要條件。女孩則要自己在外面努力工作,自己承受辛苦,自己卻沒有享受到生活,真的為他們抱不公。

現在已經是一個發展的社會了,男女平等,只有比例和諧了,才能保證這個社會的穩定啊,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拋卻重男輕女的思想,因為我們真的都是同等的人。


艮艮的叢林生活


感受頗深,我奶奶就是個重男輕女的老人,我爸爸兄弟四個,爸爸排行老大,我媽媽是那種很要強的女人,和我爸爸結婚奶奶傢什麼也沒給,兩個人一人拿個飯盒結的婚,不久就有了我,我出生的時候因為我是個女孩👧,奶奶把做好拿來的被子又拿了回去,那時候媽媽很傷心,每次我爸回我奶家,奶奶就和我爸說讓在生個男孩,說女孩賠錢,長大了也沒用,可媽媽說就要我一個,不會再生了,每次爸媽都吵架,後來發生了很戲劇性的事情,我爸兄弟四個沒有一家生男孩的,清一色全都是女孩👧,請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



錦城小花


我們都聽過樊勝美的媽和蘇明玉的媽很坑,現在電視劇《安家》中又出現了房似錦的媽潘貴雨,相信看過電視劇的人一定對這個媽恨之入骨吧?

下面來談談我閨蜜的媽,我跟我閨蜜從小到大一起長大的,目睹了她種種的委屈和受盡欺凌。

先給她取個化名吧,且就叫她小花。小花家中有三個孩子,她是最大的孩子。從她出生起,她的母親就經常跟公公婆婆鬧矛盾。所以在她五歲那年就離開她,去她外婆家生孩子了。因為計劃生育,所以也只能躲著生。我記得小花當時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滿眼的淚水,不停地留。最可惡的是她媽媽說是因為小花的成績不好,而離開她。這讓小花深深地自責。於是她當時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

我跟她是小學,初中和高中同學。我們的小學和初中是在農村讀的,當時小學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我們這一個班就只有18個人。她的成績一直都好,特別是語文成績,作文也寫得特別棒,體育也好。很奇怪的是,她那時候瘦瘦小小的個子,皮膚黝黑,跑步竟然如此之快。有一次運動會100米她跑了第一名,我忍不住跑過去問她有沒有什麼秘訣。她跟我說,她經常被媽媽打,如果不跑被抓到了會很難受。我突然莫名的心疼她起來了。

我們繼續說小花。後來在小花七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從外婆家回來了,還帶回來了兩個小孩,一個女娃和一個男娃。時隔兩年多,小花忘記了媽媽長什麼樣子,所以看到這個陌生的女人並沒有叫媽媽。再加上隔壁的鄰居都在說三道四,說小花的媽媽不要她了,有了弟弟妹妹就會不要她。她當時跑到我家,大哭了一場。我知道那種感受,因為我家也是三個孩子。但是小花並沒有因此恨媽媽,而是悉心照顧弟弟妹妹,教他們走路,帶著他們學習。就好像是另一個媽媽一樣。

可是她的媽媽對她並不好,下面我來說說發生在她身上面的事吧。有一次,她媽媽在給弟弟餵奶,旁邊飛來一隻鳥兒在叫,小花便把鳥兒趕跑怕吵到弟弟,誰知媽媽直接給了小花一個巴掌。小花半邊臉都腫了,哭了好久。我真的覺得不可理喻。還有,小花的爸爸沒讀過書,不識字,所以沒有工作,但是特別喜歡去外面浪。小花的媽媽每次就拿小花當出氣筒,只要小花爸爸不回家,就對小花拳打腳踢,小花本來是有著一張沒有傷痕的臉,但是現在看來,滿是指甲印子。全部是被媽媽打的。我聽小花說,她的媽媽會用皮帶抽她,竹條,掃把,甚至還拿鐮刀(農村割草的工具)要砍她,還好那時候小花的爺爺出現了,將她那發瘋的媽媽攔住了。大家可能不信,可是這是一個很現實很真實的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小花每次跟我說起,眼睛裡面全部是淚水。我真的很心疼她。

還有一件事,你們做好準備,有一次,小花差點被她媽媽給掐死了。事情是這樣子的,小花和弟弟發生了爭執,明明是弟弟做錯了,弟弟卻去告狀。小花的媽媽來了,直接就是給了小花幾個巴掌,弟弟在一旁竊竊自喜。小花一下子委屈地哭了,但是她想要跟媽媽說清楚道理,可是媽媽就是不聽。反而因為小花的頂嘴給了小花幾巴掌,甚至把小花推到床上,掐著她的脖子,小花求生欲很強,趕緊說:"媽媽,我再也不敢了,媽媽我錯了,我真的錯了。"這才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出來。當時小花的臉全部紅了,媽媽鬆開手的那一刻,她聲嘶力竭地呼吸著,精疲力盡地躺在床上。你們也許覺得這不是親媽媽,但是我要說的是,這就是真實的故事,很多農村所不為人知的一部分,陽光下的陰影吧。

被暴力傷害的孩子

小花的媽媽之所以那麼討厭小花,是因為第一胎不是男娃,所以小花媽媽當時想把小花給掐死。而且小花媽媽文化水平不高,初中畢業,小花爸爸小學畢業,屬於那種沒讀過書的,因為大字不識幾個。再加上農村是和公公婆婆住一起的,小花爺爺奶奶也沒有讀過書。小花很多親戚也是沒有讀過書的,所以大家都覺得媽媽打罵孩子是正常的,就算把孩子打死也不要緊,因為是自己生的,自己掐死也不要緊,沒有一點點法律觀念。

小花幾次都想過要輕生,但是呢,在我的安撫下,她放棄了這個念頭。

小時候,小花寫數學作業,沒時間吃飯,媽媽就把小花的作業本給撕掉了,害得小花被數學老師打(我們村的數學老師特別變態,喜歡打人)。最可惡的是,小花的媽媽不僅沒有給她母親的關愛,而且從來都是在她成長之路上把小花當成工具一樣使用。小花的媽媽沒有給小花梳過一次頭髮,甚至在小花十歲的時候逼著小花洗全家人的衣服,大冬天的棉襖。

小花在家的地位很低,弟弟妹妹也不尊重她,因為有爸爸媽媽的撐腰,和弟弟妹妹吵架了也不能還嘴,否則會被爸爸媽媽打。

再加上我們那邊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當時高中一個年級只有六個班,考上大學的人多是靠藝術發展,靠文化成績的最多是考一個普通一本。所以小花是沒考上大學,上了一個專科,正因為如此,在親戚面前,在家更沒有地位了。

小花爸爸媽媽就想著她讀完大專就去找份工作養弟弟妹妹,可是小花跟我說,她不想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她不想成為掙錢的工具。她是一個有夢想的女孩,她也覺得即使是生活在陰溝裡的人也有機會仰望星空。我很支持她的想法,後來她專升本了,去了一個一本大學學習英語,跟我學同樣的專業。她那個專升本的大學競爭力特別大,只招收13個人。所以小花當時壓力很大,做好了要麼專升本去一個好的大學,要麼不讀書的準備。當時,她們那個學校招生政策出來的比較晚,所以小花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準備,自學別的學校六本英語書,一個月堅持中午聽聽力,因為那個大學專升本考三門,綜合英語,聽力,口語。結果是可以的,小花一次性通過了英語專業四級,也通過了統招專升本考試,進去了一所很不錯的大學。順便說下,小花在專科階段,獲得了一萬元獎學金,專科三年中的國家勵志獎學金都被她得到了,同時小花在專科實習期間兼職,掙了兩萬元,那半個學期都沒有向家裡面要錢。

一個月給自己兩千元生活費,也可以逛逛街,那時候我超級羨慕她。但是也很同情她。

因為,雖然她專升本成功了,還是在家要待上幾個月,直到這次疫情結束。我本來不想說什麼的,只是小花今天吃晚飯時又受欺負了,所以我才要為她寫點什麼。

她弟弟現在在讀初三,快中考了,每天小花媽媽的手機打遊戲,然後呢又到吃晚飯的時間不出來吃飯。而且學習不太好,語文四十多分。(想想他情商也不高,也不會說話)。我為小花打抱不平,他比小花小七歲,但是呢,罵起小花來,隔壁鄰居都能夠聽見。說小花高考成績差,只有四百多分,考了一個專科,沒用,沒能力。而且,像你這樣子的人,沒有男朋友,嫁不出去。(其實小花有男朋友,但是由於家庭原因,小花分手了,因為小花跟別人說起自己的經歷時,大家沒有感同身受,很難相信,也很難接受這種家庭的女孩。)反正一些很羞辱小花的話。小花的爸爸媽媽也不會管。甚至,是小花的媽媽帶頭說的,有次我們聽見小花媽媽大聲呵斥小花道:"生了你這個爛婊子,我早知道當初就該把你掐死,幾十歲了還要花我們的錢,養到十八歲就給我死出去。"(百分百還原小花媽媽的話。)小花自從讀高中起來,所花的錢都需要寫在一本記賬本上面,而她弟弟妹妹花錢卻是理所當然的。還有,小花有次哭著跟我說,她媽媽給弟弟準備了娶老婆的錢,她弟弟才十五歲,小花二十二歲了,小花媽媽說她的嫁妝沒有,自己去掙,以後家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弟弟的。小花是一個人住在三樓,沒有風扇,也沒有空調。房間裡面只有一張書桌和一張床,門外一個衛生間。而弟弟妹妹住的房間都有空調,甚至妹妹住的像是公主房,弟弟住的也特別好,他們四個人住在二樓。但是小花住在三樓可以跟我打電話,不開心的也能夠跟我說了。小花以前真的吃了很多苦,但是現在是拆遷了,所以小花家裡面的狀況好一些了,可是她爸爸也不會用拆遷的錢去創造更多的錢,而是去買車,買菸。真的為他們家感到惋惜。

最後是結尾了,我知道重男輕女的現象在以前很多,所以有一部分原因導致現在的男女比例失衡。而且這種壞透了的媽媽,多半是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裡面,所以會對子女那麼的狠心。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在還是小孩的時候也沒有受到善待過。就像電影《何以為家》裡面的場景一樣,家長只知道生,生了卻不養,這也是一個悲劇。但是我覺得小花是幸運的,因為她通過自己的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她也是一個心中有星辰大海的女生。她跟我說她打算考研,之後找一份非常好的工作,考研期間自己養自己。我真的很支持她,並且支持她遠離這個家。我相信,看完我文章的讀者朋友們,也有很多經歷吧,不妨也來分享聽聽。生活百態,我們唯有努力向上。


雲鳥有料


我老婆的父母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他們家兩兒兩女,我老婆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我老婆說她讀完初中就成了家裡的主勞力,而她哥哥卻整天在外浪蕩,什麼事都不用幹,就連犁田、打稻穀和挑牛糞之類本該男人乾的活也全是由她一個女孩子幹。這讓她心裡或多或少對她父母產生怨恨,好在我家幾代下來都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有兩女一兒,我們從不會因為只有一個兒子而在任何事情上去偏袒兒子,有好吃的三人一起吃,好玩的大家一起玩,誰做錯事了該批評就批評…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兒子女兒同樣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