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日》,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1996年,雅克·範·多梅爾執導劇情片《第八日》,該片獲得第5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和第49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這部影片的兩位男主角各自代表著心理學上的“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所以兩人的相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在電影《一代宗師》中有一句臺詞:

“人這輩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能耐是其次的。”

“裡子”則是實體自戀的代名詞,而“面子”則是虛體自戀的代名詞。在影片中,哈利恰恰活成了面子;而喬治活出了自我,所以,神在第八日創造了喬治。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唐氏綜合症患者喬治,在母親去世後,被妹妹和妹夫遺棄在一家療養院。他終日思念母親,常常在恍惚中與母親相聚。一次偶然的機會,喬治認識了銀行職員哈利,哈利是一位每天重複著同樣工作的銷售講師,兩人認識之後,竟成為了好朋友,喬治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哈利的人生態度和軌跡。

其實在每600—800名的新生兒中會有一位“唐氏兒”,由於唐氏兒大都長的差不多,所以又被稱為國際臉。雖然現在醫學科技很發達,但目前沒有治療唐氏兒的有效方法,這一類患者通常表現為智力低下,壽命相對常人也較短,致病原因是染色體異常。

影片的主演帕斯卡·杜奎奈也是一名唐氏綜合症患者,帕斯卡的本色出演,讓這部影片頗具現實意義。導演想通過這部電影來折射唐氏綜合徵患者內心的一片淨土,希望這世界能和他們和解。

《第八日》,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一、“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內核

在這部電影中喬治不斷積極地向身邊的人示愛卻慘遭拒絕,喬治是一名唐氏綜合症患者,他常常在恍惚之中與去世了的母親相遇,母親一直鼓勵他,一直認為他是最特別的孩子,所以喬治一直認為自己很好,具備強烈的自我價值感,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作“實體自戀”。

而影片中的另一位男主角哈利,表面看來他是一個出色的銷售講師,每天享受著萬人的追捧,可在生活中他卻被外在的一切所綁架,他認為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是外在的物質和金錢所賦予他的意義,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虛體自戀”。

《第八日》,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二、喬治賦予了哈利“實體自戀”感,哈利開始學會自我觀察

“一個人有了基本的實體自戀,才能做自我觀察。”

影片中,哈利面對妻子的離去,他想挽回的方式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選擇來到妻子身邊對妻子做出一系列過激的行為,而這一幕恰恰被兩個女兒看到,所以他最後只能失望而歸。

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內聚性自我”,意思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會被外界很多事物“撕碎”,而一個人要清晰地看見自己,就必須具有內聚性,好似給自己心中安裝了一面鏡子,能及時自我反省。

影片中,喬治面對妹妹和妹夫的遺棄,他沒有責怪妹妹,而是選擇抱緊妹妹,然後和妹妹告別,用自己的愛去寬恕。

《第八日》,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滋養“實體自戀”的基礎就是——去愛,去做你真正喜歡的事情。

喬治內心有一片淨土,他愛母親,他愛妹妹,他喜歡吃朱古力,他喜歡大海,他能夠傾聽自己身邊一切事物的聲音,包括陽光、空氣、水、瓢蟲……

影片中,當哈利面對高壓的工作,不知不覺就認為工作賦予了他人生全部的意義,所以他慢慢地認為只有外在的一切才能給他內心最大的滋養。

而喬治的出現,讓他看到了慢下來其實生活也能如此美好,人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只要自己投入地去愛一個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會降臨。

在社會的飛速進步中,人們其實生活在一種壓力比較大的狀態,自然的就會認為外在的一切才能賦予自己價值感,所以很容易迷失在虛體自戀中,而忘記了自我本身的價值。

《第八日》,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三、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影片採用魔幻主義鏡頭,具有質感的真實表演,展現了兩位男主角不一樣的人生軌跡,而我們普通人恰恰處在這兩種軌跡的中間地帶。

我們好似和影片中的哈利一樣,追逐外界物質的同時,忘記了自我價值感。而影片中的喬治具體存在自我價值感,是因為他的心靈沒有被物質所腐化。我們生活在這夾縫中,應該如何存在呢?

《第八日》,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①湧動自己內在的能量

影片中的喬治一直感覺去世的母親從未遠走,他能與外界的一切事物產生共鳴,能夠在母親的指引下,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考慮。當喬治看到哈利因為妻子的離去和女兒的不諒解而感到懊惱時,喬治選擇和療養院的其他小夥伴一起去幫助哈利,他們看似瘋狂的行為,背後其實恰恰展現了愛的主題。

每個人若想擁有良好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首先就是要湧動自己內在的能量,設身處地地去“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真誠地從他人的角度去幫助他人,讓自己的內在能量,在幫助人的行為中得到滋養和生長。

當自己湧動內在的能量去滋養他人,幫助他人時,會明顯感到生命的延展,而他人在接受了自己的幫助時,則會在心裡種下一顆感恩的種子,而這顆種子是可以在他人心中生根發芽的。

②觸碰外界各種存在,積極去建立關係

影片的創作真實情況是在1996年唐氏綜合症患者並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體諒,社會所持有的態度是“我們不會和你握手”。

影片中,喬治不斷示愛,卻又慘遭拒絕。其實喬治很想得到社會的認可,因為他想觸碰外界的各種存在,並想要去和這些存在建立關係來體現自我價值感。

每個人都需要和外界建立聯繫,如果自己緊閉心門,不與外界建立聯繫,就無法在這個世界立足。人是社會的產物,只有當自己積極融入社會,選擇去和外界建立聯繫,觸碰外界各種存在時,才能真正活出活出自我價值感,而這一切的出發點是投入地去愛,投入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③用一生的時間去活出這種感覺

影片中哈利因為喬治的到來,學會了自我觀察,學會了感悟生命,學會了帶著主體感展開他的生命。喬治的到來,使他的人生變得完整,在影片的結局,哈利和女兒們躺在草坪上,沐浴著陽光,感受著大自然的一切生命,他慢慢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其實就是要帶著主體感展開自己的生命,湧動內在的能量去觸碰外界各種存在,積極去和外界建立關係,用一生的時間去活出這種感覺。

在影片的結局,積極陽光的喬治選擇來到哈利公司大廈的頂樓,吃下了一盒自己最喜歡的朱古力,縱身一躍,宛若天使一般,終於學會了飛翔,獲得了自由……

最後總結

這是一部呼籲社會關愛唐氏綜合徵患者的電影,具有現實意義。而在這意義背後,映射的卻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在夾縫中活出自我價值感。

喬治死亡結局的背後,恰恰體現了生命的韌勁。而有韌勁的生命具備時間感,這種生命力量告訴我們:

只要我們相信時間的力量,靠自己努力與必要幫助,我們的重要願望會實現,雖然可能遭受了一些挫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