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女兒的語文 之三十六 初中古詩文19

古文十九 潼關

潼關

【作者】譚嗣同 【朝代】宋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這首詩是譚嗣同的詩,其實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下面這首譚嗣同的詩:

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充分說明了譚嗣同是清末的一個維新派政治人士。

至於關於潼關的詩歌,文學上來講我們還是來看下面這首: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代: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躊躇 一作: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秦和西漢之時,關中地區的西部是函谷關。後來由於黃河衝擊,地形發生變化,東漢以後,潼關就成了關中的屏障。網上一直在爭論山海關和潼關誰是天下第一關。其實很簡單。都長安,潼關天下第一關。都北京,山海關天下第一關。

回頭看元代這首詞。第一句就把潼關的險要都寫了出來。但最重要的還是最後一句。

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所以累啊苦啊!


寫給女兒的語文 之三十六 初中古詩文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