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心臟的第一次跳動產生於什麼時候?

資本夢幻


人體心臟的第一次跳動產生於什麼時候?

人體心臟的第一次跳動產生於什麼時候?這個問題真是個難題,但是對於一個產科醫生來講,其實也是比較簡單的,正常情況下,孕6周的胚胎就可以在陰超下看到心搏,孕7周的胚胎就可以在腹超下看到心搏。這時候就有寶媽跳出來講,我的寶寶到孕8周才在腹超下看到心搏的,其實每個寶寶的發育也是有時間差的,但是差距也不會特別大。孕6周看到心搏,和孕7周看到心搏,其實沒有本質區別,雖然有數據提示心搏出現越早,胎兒流產率越低。


根據第九版婦產科學中講到,胚胎的心臟在孕8周形成,正常情況下,孕6周可以在陰超下看見心搏。也就是講孕6周的時候心臟已經在跳動了,但是心臟還沒有完全成形。祝好孕,見心搏。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俞醫生


人類個體是受精卵發育而來,基因選擇性表達分化產生各組織器官的細胞,心臟從胚胎髮育的第二週左右就已經開始,最早在第八週左右就能利用B超監測到胎心。

人體組織全部來源於受精卵那樣具有高度全能性的細胞,受精後的幾天內,受精卵就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二......形成初始的胚囊,然後細胞就開始定向分化,是由於組織發育期間細胞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從形成早晚來說,先是重要的生理功能的出現,神經系統在第二週左右就開始出現,幾乎貫穿胚胎髮育的全過程,是由於大腦結構的複雜性導致,心臟在三四周就開始形成,理論上在這個時候就會有初始的胎心,現在最新的一些檢查方式,已經可以在胚胎髮育第五週左右監測到初始的胎心,到第六週可以監測到胎心搏動,這就已經是胎兒的心臟搏動了,監測胎心搏動有助於排除空囊泡,在四五個月的時候也可以用於檢查胎心的發育,用於排查一些先天性的小兒疾病。

胎心在發育的過程中作用較為微弱,胎兒身體發育所需要的氧氣和養分都靠臍帶從母體獲取。值得注意的是,胎心形成的時期內,恰好和致畸敏感期有較長時間的交叉,致畸敏感期開始於受孕後第18-20天,高峰約在第30天左右,第55-60天后敏感性迅速降低也就是從大約兩週半開始到9周左右,心臟發育的關鍵時期是第二週末到第三週,胎兒對外界有害物質的敏感性比較高,持續到第6周左右,如果這個時期仍保持不良的生活習慣,是有可能影響到胎兒的心臟發育的,導致心臟發育不健全,出現缺損等,導致心臟的功能障礙,最後影響嬰兒的成活率和成長過程中的生活質量。胎心頻率也可用於鑑別某些先天性的小兒疾病,這也是懷孕數月必須做胎心監測的一個原因。

人體胚胎髮育的過程,是所有組織從無到有的過程,胎心從第二週開始形成,並在數週後據有微弱的搏動,到在十八至二十週心臟已經有規律性搏動,胎兒四五個月的時候心肺基本發育完全,基本也是發育時間最短的早產兒能夠存活下來的最早時期。


來看世界呀


有產檢經驗的應該都知道,懷孕1個多月就可以檢查到胎心搏動了。但是我們的檢測設備並沒有高級到在體外,他第1次心臟搏動就能夠檢測到,都是胎兒在長到一定階段,比較明顯的時候才能夠看到。

所以第1次胎心搏動的時間肯定早於這個時間點。

但是開心果斷,能不能算作是心臟第1次活動,這個就要看你怎麼下定義了。

有的人可以偷換概念說,在這個階段心臟還沒有發育完全,搏動的並不是心臟。發育中的心臟類似於大動脈,就是一個簡單的管管,如果要這麼說,第1次人體心臟搏動的時間,就很難講了。

有的人一出生心臟就發育好了,有的人一出生下來現在還沒有發育好,隔膜中還有一個洞,還需要後期的手術修補。所以人的心臟第1次活動是在什麼時候,具體就要看你怎麼下定義。


外語那點事


這個第一次多了去了。比如來到世間的呱呱嬰兒心跳開始嘍。代表著他開始了自己新世界的生活。一見鍾情是的心跳。讓你紅著臉不敢看對方。想羞答答的玫瑰。緊張時的心跳,讓你忘記東南西北,甚至所問非所答。撒謊時的心跳,好像有個小偷要跳出來。所以要想心跳平穩切記做好自己。


桐玲心


毛細血管迴路形成暢通時刻


科技讓生命更健康


你媽懷你的四個月以後!


你的旅行我的故事


胚胎髮育到第3星期


寶媽的快樂很簡單


胚胎髮育的時候就有了


用戶111470003226


這個不太清楚


學會改變


人體心臟須在胚胎形成初期就開始工作,是胚胎中形成最早的器官之一,心臟在妊娠開始後22天左右就開始了第一次跳動,並開始為胚胎供血。希望我回答的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