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美西部觀察2020年3月2日。

悠悠姑婆陵

劉正義

這裡東臨九嵕山崎峭,南望太白六月雪,西接翠屏層巒疊,北依五峰勢險絕。

這裡甘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海拔一千多米的梁山上,魏然聳立著三座挺拔峻峭的山峰。和雄偉高大的主峰相對應的是兩座狀如奶頭肅然挺立的嬌小秀麗的山包。整個山巒遠遠望去,猶如一位頭北足南仰臥在茫茫蒼穹之下美麗動人的少婦。

這就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的合葬陵,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安臥之地乾陵。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一千多年的雨打風吹,紛紛擾擾,多少個朝代的興衰更替,褒貶譭譽,絲毫沒有使她失去昔日的光彩。這個被當地人尊稱為“姑婆”的陵墓,正如那座引發諸多爭議的“無字碑”一樣在悠悠歲月中風流千古,名垂史冊。

(一)

乾陵何以得名?據史料記載,乾陵位於唐都長安之西北,其方位在八卦中屬“乾”位,故稱“乾陵”。

關於乾陵墓址的選定,歷史上曾有許許多多的傳說,比較主流的說法大概有兩種。

一種是說當時朝廷派了兩名頂級風水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分赴全國各地選址,跑了好多地方都沒有選中。忽然有一天,李淳風來到梁山,但見雲遮霧罩,紫氣繚繞,登山遠眺,發現此地東有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九嵕山昭陵,南有終年積雪巍峨多姿的太白山,西有翠屏山遙相呼應,北有連綿起伏的五峰山。面南而立,甘、漠二水環繞左右,好一個龍脈之地,馬上取一枚錢幣埋在山頂作為記號。就在他離開不久,袁天罡老先生也尋到此地,自然是英雄所見略同,隨即拿出一枚鐵釘釘在山上以為標記。兩人先後回京面聖,都言找了一塊絕佳寶地,而且都做了記號。兩位先生都想在皇帝面前表功,爭得面紅耳赤。於是朝廷便派人和他們同去勘驗,結果發現袁天罡的鐵釘正好從李淳風的錢幣眼中穿過,兩人不由驚奇萬分,繼之哈哈大笑,成就一段佳話。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另一種說法是高宗李治派長孫無忌和李淳風一同選定了這塊地方,回去一彙報,遭到袁天罡的反對,說梁山北峰居高,前有兩峰似女乳狀,整個山形遠觀似少婦平躺一般。陛下選陵於此,恐從此為女人所控等等。聞聽此言,李治猶豫不決,於是退朝。時已權傾朝野的武則天聽了竊喜,暗想小時候袁天罡就說她有帝王之相,莫非此地能助她成就一番大業。晚上,一番枕頭風吹得李治定下決心,第二天上朝就宣旨選定乾陵。袁天罡自知迴天無力,仰頭長嘆,“代唐者,必武昭儀。”怕以後受牽連,便辭官雲遊去了。

傳說畢竟是傳說,至於真偽,就留待歷史學家去考證吧。但作為有幸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我,這兒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麼的自然而親切,它見證了我的童年和夢想。

(二)

在我幼小的心靈中,這個被附近群眾稱為“姑婆陵”、“老陵”的陵墓,一直像謎一樣在我心頭縈繞。在當地人活靈活現的傳說中,其中不乏某種帶有迷信和神話的色彩,彰顯出群眾對這位女皇的崇敬和厚愛。

小時候,我們一幫孩子常常跑到姑婆陵頂上,攀到幾十米高的木塔上玩。極目放眼,方圓百里盡收眼底,大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天氣晴朗時,甚至隱隱約約可以看見綵帶一樣的渭河和高大逶迤的秦嶺山脈。

令人驚奇的是,陵的頂部堅硬的巨石上散落著許多很深的小腳女人腳印和馬蹄印,看著絕沒有刻鑿上去的痕跡。聽老人講,姑婆陵原是一座土山,因為傳說武則天長得特別漂亮,當地許多年輕婦女就跑到山上取土美容,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甚至有些外地路遠的也騎著馬跑來取土。忽然有一天,姑婆顯靈,在陵周圍撒了一把灰,頓時土山就成了石山,於是就留下了那深深的腳印和馬蹄印。

武則天所處的大唐帝國,國富民強,四方來朝,陵墓前有六十一賓王像,足以反映出當時外國使節出使中國的情形。但今天看到的那些石像,一個個項上無頭,這是什麼原因?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明朝時,一位使節來到乾陵,看到他們國家的人給武則天守靈,感到非常屈辱。但又不敢明說,於是心生一計,晚上跑到附近老百姓的莊稼地和西瓜地裡肆意糟蹋,然後放言說是六十一賓王成了精幹的。老百姓聽說後,一氣之下,把賓王的頭全部砸了。至於是否如此,無從查考,但據史料記載,明朝嘉靖年間,華縣發生了8至11級大地震,死亡80餘萬人。華縣距乾陵一百多公里,在強地震帶以內,可能賓王石像上的頭就是在這次地震中損毀的。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乾陵作為盛唐時期兩位皇帝的陵寢,其墓內必然藏有無數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古玩字畫,多年來無不令盜墓者覬覦,垂涎欲滴,必欲竊之而後快。唐末黃巢發動農民起義,為籌軍資曾用兵40萬開挖乾陵,徒費了幾個月功夫,僅僅在陵西邊挖了一道深溝,史稱“黃巢溝”。民國初年,軍閥頭子孫連仲以護陵為由,企圖用炸藥炸開墓穴,不料雷聲大作,數日不絕,軍中傳言姑婆顯靈,孫連仲不敢造次,只好匆匆逃離。

到目前為止,乾陵是全國唯一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這大概得益於女皇武則天盛威所庇,也是國家和人民的一件幸事。


(三)

走近乾陵,肅穆於高大而又引發無數爭議的無字碑前,你似乎走近了盛唐波瀾壯闊的歷史,進入了這位昔日女皇的內心世界,目睹了她那叱吒風雲的英姿,感受到了國家強盛的榮耀。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乾陵,你就像一座歷史的豐碑,見證和敘說了武則天的屈辱與輝煌。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對於一個在中國封建社會能登上皇帝寶座且功勳卓著的女人來說,其人生的道路是多麼的崎嶇、艱難和不易。

武則天的第一個偉大功績,是打破了男尊女卑的禁錮,創造了女人當政的神話。在漫長而正統的封建專制的男權社會,女人從來都是男人的附屬物,毫無政治地位可言。14歲的武則天憑其美貌入宮,成為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後即被趕入感業寺削髮為尼,可以說是給她的人生劃上了一個悲慘的句號,命運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然而,逆境沒有毀滅她鋼鐵般的意志,她憑藉自己的美貌和才華,博得了李治的喜歡和信任,頂著當朝權貴們的巨大壓力和百般阻擾,終於二次入宮。這是她政治生命中異常艱難的第一步,也是決定她成為千古女皇的關鍵一步。也許,這一步走得太不容易了,甚至還有些不太光彩,畢竟她曾經是其父的才人,就是放在現代社會,也是有悖人倫的一種行為。我想,可能是武則天太美了,太有才了,以至於李治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如果沒有李治的拼力堅持,恐怕唐朝的歷史就要改寫。爾後,她以自己非凡的智慧、果敢和堅毅,一步步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武則天的第二個偉大功績,是繼承和延續了盛唐的輝煌,開創了國富民強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也不乏登上權力頂峰的女人,如呂后、慈禧,但往往把權力當成謀求自己一己私利的工具,全然不顧國家民族和江山社稷之大局。而武則天輔政和執政時期,經濟上採取了輕徭薄賦,打擊豪強的一系列政策。政治上實行開科應試和殿試,層層選拔和重用人才。軍事上不懼外敵,不斷強化軍事實力,保持了大唐的國威。所以在她執政的幾十年中,中國社會穩定,國泰民安,在當時的世界可以說是一流強國。

武則天的第三個偉大功績,是廣開言路,整肅朝廷和社會不正之風。雖然她在推行這一政策中重用酷吏,製造了一些冤假錯案。但總的看功大於過,瑕不掩瑜。同時知過必改,先後處死了周興、來俊臣等酷吏。儘管她曾改國號為“周”,但在臨終之際,不管怎麼樣,還是還“周”於“唐”,恢復了大唐天下。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武則天曾經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女皇,這大概與其性別有關。郭沫若先生在世時曾為其翻案,還一個真實、清白、功不可沒的武則天。今天,在她陵墓前高大的石碑上,鐫刻著由郭沫若先生親筆書寫的“乾陵”兩個蒼勁有力的鎏金大字。據說郭老曾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親眼看到乾陵挖掘開發,看到地宮無數奇珍異寶和字畫古玩,特別是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雖然,郭老沒有等到這一天,但乾陵的保護和開發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幾天前,報載乾陵將在十年內建成八個各具特色的文物旅遊觀光園地,郭沫若先生的夢想一定會逐步實現。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她近乎讓所有女人遜色,創造了一段神話,現在慕名造訪者絡繹不絕

△作者 劉正義

感謝閱讀欣賞!如果您對本文有什麼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轉發評論就是對我們的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