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鋁錠放在古代當銀子用可以嗎?有何依據?

破釜沉舟good


【曉史馬車伕】獨特觀點:很多人有過“投機取巧”的想法,比如把現在的鋁錠去交換古代的銀子,以此來謀取暴力,幻想自己當個古代的財主。不過這種想法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為每一個朝代的一般等價物(指貨幣)是不一樣的,說不定在這個朝代就會進行交換,那豈不是發大財了。

由於生產力的緩慢發展,農業、畜牧業、燒陶、原始紡織業等產品的產量不斷增加,生產者除了自用以外有所剩餘,物物交換逐步展。

後來逐步擴大到部落之間互通有無,交換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財物。隨著私有財產的出現,個人之間的交換愈來愈多,而且逐漸佔居優勢。

假如你這個時候拿出鋁錠去交換肯定是可以的。一方面因為這個是“新的事物”,會產生一種實物交換的前提,另一個方面私人可以財產去交換物品或者商品。甚至還可以把白銀所取代,以後歷史上直接用鋁錠作為一般等價物。

其實在我國商代晚期,隨著青銅冶煉技術逐步成熟,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銅貝,銅仿貝的發明標誌著中國金屬鑄幣的始。如果現在人拿銅貝去交換也是可以的。

最初的銅仿貝摹仿原始貝幣形態,保留了海貝的外形和唇、齒和紋式,弧面無文。從形制上看,可以說是一種象形金屬貝。

由於可以控制它的大小、重量、造型,因而具有天然貝無法比擬的優越性。除了銅以外,還有鉛和黃金為原料的象形金屬貝。

1953年安陽大司空村兩座商墓中出土了3枚銅貝。山西保德林遮峪村一商墓中出土銅貝109枚。

與此同時在國外也可以進行交換。公元前七世紀,裡底亞王國首都薩德斯發行一種呈橢圓形,像顆蠶豆一樣的“白金”鑄幣,被認為是金屬鑄幣的始。中國商代銅貝的出現,比裡底亞人的鑄幣早上幾個世紀。因此,商代銅貝應稱之為人類早的金屬鑄幣。

同樣的道理,人工製造的石貝、骨貝、蚌貝、玉貝、銅貝、青銅鏟等實物貨幣,這些人工貝,與海貝相比,既有相同之處,更有性質的差異。

它們都屬於貝,都是用於商品交換中發揮一般等價物的作用,這是相同之處。而海貝是天然的,是人們從眾多的一般等價物中遴選出的固定的一般等價物。

而人工貝幣則是人們為了商品交易仿製海貝的式樣,專門生產用於商品交換支付結算所用,完全具備了實物貨幣的性質,是中國原始的貨幣。

不管是鋁錠,人工貝幣還是“白金”鑄幣,這些都是一個時代貨幣交換形式的象徵,離開了特定的時代和範圍,他本身的價值就會失效。古代的銀子也是一個道理,拿到商朝,也沒有人會和你去交換。

—END—

【曉史馬車伕】始終相信:“上知天文,下知歷史,就是馬車伕的代名詞!”

我是【曉史馬車伕】,洞察細微,分析有道。如果你覺得我的建議有用,希望【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


曉史馬車伕


現在的鋁錠放到古代可以當銀子用嗎?

答案是不能。

原因很簡單,古代沒有鋁錠,因而古人自然不認識鋁錠。如果你用鋁錠當銀子使用,由於古人不認識,自然就不會買賬。

在地球上,鋁元素的分佈極為廣泛,鋁是地殼中含量僅次於氧和硅的元素,也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目前,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鋁製品,只是,鋁的使用歷史很短暫,還不到兩百年。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法國化學家聖克萊爾·德維爾利用鈉還原了氧化鋁,製得了一個重約15磅的鋁錠,此前,丹麥化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忒和德國化學家韋勒曾利用鉀分離出一小部分還不夠純淨的鋁。

當時的鋁,價格非常昂貴。

例如,1855年,1kg鋁需要30000法郎。

而德維爾用鈉代替鉀還原氧化鋁,可以得到更多的鋁錠,鋁的價格也直線下降。

比如到了1859年,1kg鋁只需要300法郎。

當時的法郎還是比較值錢的,比如1803年法國實行金銀複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29克,含銀量為4.5克;1876年法國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29克。

只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郎先後有五次貶值,貶值幅度高達90%以上。

不難看出,一百多年前的鋁非常值錢,而且遠比白銀值錢。例如,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宴會上就特別喜歡使用鋁製餐具,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與眾不同,其他參與宴會的大臣就只能使用銀製餐具。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只有帝王和貴族才用得起鋁製品。

不過,在十九世紀末期,出現了許多更先進的制鋁方法,鋁的產量大增,而鋁一多,自然就變得不值錢了,開始急劇貶值。

總之,鋁在一開始確實很值錢,但由於古人不認識鋁,所以在古代,想用鋁錠替代銀子是完全不現實的。就好比我們現在拿著第五版人民幣,跑到八十年代買東西,雖然錢是真的,不過當時的人可不會買賬。

而用鋁錠當銀子使用,也是類似的道理。


金兔歷史


先說結論用鋁當白銀,那是找打。但在古代如果你拿著十兩鋁錠,去換十斤銀錠,那肯定很有市場。

鋁和銀的質量

鋁和銀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從硬度上來講都有很高的相似性,用牙一咬都能咬個牙印,那麼拿鋁錠去當銀錠花有可能麼?

鋁的原子質量是26.98,而銀的原子質量107.86,也就是說同樣大小的一塊鋁錠和銀錠,銀錠的質量是鋁錠的3倍還要多。這就別說滿身市儈銅臭的小商小販了,就連普通老農也可以輕易分辨兩者的真偽。

在古代,鋁錠比銀錠貴

雖然說鋁錠不能當銀錠花,但是在古代,如果你手上拿著一坨銀錠,那這個銀錠的價值可要堪比黃金,或者比黃金更甚之了,更遑論白銀了。

講一個在今天看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的真實故事吧:

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是一個喜歡炫耀的人,就是喜歡擺闊。
每次搞國宴,宴會上用的碗、刀叉等餐具都是用白銀做的,而唯獨他自己的面前擺的是一套鋁製餐具,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有句古話“物以稀為貴”,這也是經商之道。在拿破崙時代,金銀的冶煉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技術支撐,和中國一樣金銀藝術品比比皆是。

可是,在那個時候,人們才剛剛學會從鋁礬土中煉出鋁來,冶煉鋁的技術還非常落後,鍊鋁十分困難,鋁的純度也不高,產量也很低。所以,當時鋁是非常稀罕的東西,不要說平民百姓用不起,就是大臣貴族也用不上。拿破崙讓客人們用銀餐具,偏偏自己用鋁碗,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貴和尊嚴。

所以說,如果你穿越回到明朝,手中拿著一坨銀錠,這可是世間罕有,不,是世間獨有的寶貝,自然可以待價而沽,換得大量金銀。

但前提是你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不說有蘇秦張儀的能耐吧,至少你得能自圓其說,將這塊沒人見過的鋁錠忽悠出天價,然後賣給王公大臣,因為只有他們會要,普通老百姓才不管什麼鋁錠,他們只認銀子和金子。

拓展閱讀:鋁的進化史

19世紀,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將氯氣通過燒紅的木炭和三氧化二鋁的混合物,得到氯化鋁,然後與鉀汞齊作用得鋁汞齊,再將鋁還原出來並隔絕空氣蒸餾,除去汞,就得到純鋁。

1827年,德國化學家維勒向奧斯特請教鋁的提煉方法,用鉀還原無水氯化鋁製得純鋁 ,並提煉出粉末狀的鋁。直到1845 年,維勒才真正提煉出世界上第一塊純鋁。

後來,美國化學家查爾斯•馬丁 •霍爾革新了電解氯化鋁的技術,想辦法將高達2072T的氧化鋁的熔點降低,助溶劑出現,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從此之後,鋁才正式走入了千家萬戶,到了今天成為隨處可見的金屬。


史味人生


鋁的色澤和外貌和白銀非常的相近,而且二者的硬度也相當,在上面咬一下之後就會有一個牙印。

所以也就有人曾提出過,若是在古代的時候拿上一公斤鋁是否能夠當成一斤的白銀用?或者現在的鋁塊放在古代能夠當銀子用嗎?


其實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不過鋁在古代的價值性確實很高,甚至要超越白銀和黃金。

鋁這種金屬最早被提煉出來是在1854年,當時的中國在鴉片戰爭發生之後還處於半封建鎖國的狀態,所以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根本不知道什麼東西是鋁。

當時鋁在歐洲被提煉出來之後,被視為了一種“比黃金還要貴重的金屬”。因為當時人們還沒有發現電解法治理的方式,而造鋁主要是通過“在實驗室中用比較尊貴的鋅採用置換方的法”提煉,其製作成本遠高於當時的黃金。

所以當年拿破崙在宴請群臣吃飯的時候,大家用的都是銀餐具,而唯獨拿破崙用的是一個用鋁做的餐具

可能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拿破崙有點傻,用這麼便宜的東西。但是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至尊無比的榮耀。

而且在當時的歐洲,純鋁一度被炒上了天價,有人甚至當做一種比黃金還要稀有的金屬去收藏,不過鋁在自然環境中的存量卻非常的高,所以也就有人去研究怎麼用最便宜最簡單的方法去提煉純鋁。

於是在1890年的時候,人們已經發現了,可以通過用電解的方式將鋁給提煉出來,而從那之後,鋁的價格便開始直線下降。直到後來鋁的冶煉被一些工廠實現了工業化的生產,所以鋁的價格也就下降到了和鐵差不多的價錢。

等到後來製造飛機的時候,發現鋁是一個比鐵輕,但是硬度又不比鐵差的金屬之後又,價錢從一度被炒上去,但是後來很快又落了下來。

儘管銀子和鋁塊長得非常的相似,其實這兩個東西在古代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混淆古人的。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鋁的密度遠小於銀子的密度,二者達到了5倍之差,所以稍微有經驗的人拿在手中的時候,肯定可以感受出來二者的分量之差,拿著鋁塊冒充銀子上街,肯定會被眾人打死的。

不過若是將這一塊鋁放在當時的市場上,交給一些研究錢幣的人來鑑定的話,還真的可能會賺一筆大錢。

因為當時這些古代的一些富甲根本沒有見過鋁這種金屬,你完全可以編造一個謊言說這是來自於一塊天上的隕石所掉下來的東西,或者說這是神仙之物。

中國古代的時候比較迷信,大家沒有見過這種東西,自然也就覺得有著很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可能你拿上一斤的鋁塊換過來10斤白銀也是可能的,將鋁塊奉獻給皇帝的話,得到的恐怕就不只是有金銀珠寶,還可能有高官之位。但是如果拿著這個鋁塊去菜市場上糊弄小販,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糊弄上層社會的大人物才可以。


夏目歷史君


說起古代生活,很多人首先想到古裝劇裡這樣的一個細節:風流倜儻的公子哥,隨手拿出一塊元寶形狀的銀錠,然後通知酒保:結賬。酒保樂不可支拿了這個銀錠,對公子哥滿臉陪笑道一聲:客官下次再來。

不過,在古代,使用白銀當貨幣的時代,大致上是在明朝以後。有歷史學者認為,明朝時期,西洋人發現了美洲,大量美洲的白銀因為貿易關係,流入明朝,大明朝則在這個背景下,將白銀來作為貨幣。這些貨幣在清朝,因為鴉片貿易等一系列因素,又流出清朝。

那麼,鋁的外表和色澤,和白銀差異很小,在古代,是否可以用鋁冒充白銀進行招搖撞騙?

古代鑄幣史

其實客觀來說,世界歷史上都不乏有小聰明,喜歡佔便宜的人。當然一般意義上的佔便宜屬於道德問題,但如果嚴重損害他人以及社會的利益,那就是犯罪行為,因此東西方自古以來,都有打壓偽造貨幣的記錄,以及相關法律。

中國最早的大規模打擊貨幣偽造運動,一般認為是在漢朝初年。大漢朝廷使用“五銖錢”,而諸侯國和民間一些有條件的商人,也紛紛鑄造這種錢幣,導致漢朝初年的貨幣秩序處於混亂狀態。因此,漢景帝繼位之初,就以整頓漢朝金融秩序的名義,誅殺了漢文帝時代的寵臣鄧通。

古代華夏社會奉行農耕國策,因此總體來說,偽造貨幣的情況雖然有過,但是在明朝之前,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況才出現。有的朝代,偽造貨幣這個行當,幾乎沒有什麼操作空間:比如說東晉,在東晉,朝廷給官員發放薪水,以布匹充當貨幣,民間雖然在交易中使用東吳時代的貨幣(按:有說法認為,東晉朝廷不鑄造貨幣,而是用吳國鑄幣),但交易量很小,因此,偽造鑄幣的人考慮成本(比如打造模具就需要不少花費)問題,也只好打消這個不靠譜的主意。

到了大明朝,隨著白銀成為大明朝的主要貨幣,假幣生意開始“繁榮”起來,比如這兩個故事:

明朝文人馮夢龍在其小說《醒世恆言》裡面提到過這樣的一則故事,說的是某闊少暗地裡偷自己父親的銀錠,為了防止父親發現,於是闊少用廉價的鉛鑄造為銀錠的形狀,而後塗上錫,冒充銀錠;

和馮夢龍老夫子一個時代的文人凌濛初則在其《拍案驚奇》裡面記載某地潑皮被人算起,用一些明朝銅錢強行置換一個外地客旅一包銀子(當然花費的銅錢其價值比起一包銀子,其成本十不及一),這潑皮自以為自己佔了大便宜,直到很多天後,潑皮拿強行置換來的白銀來找銀匠重新鑄造銀錠,結果銀匠告訴潑皮:你被人騙了。原來,這銀錠,都是外表一層白銀,裡面是鉛丸。

從這些故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首先,只要市場許可,偽造貨幣都是許多人樂意乾的活計;

其次,在大明朝,確實有偽造白銀的,但是,偽造的原料,是以鉛為主,很少有人會考慮用鋁。

那麼,為什麼沒有人考慮使用鋁來偽造白銀?

鋁的發展史

很多金屬產品的價值,其實並非自古以來一成不變的。金屬的價值高低與否,取決於很多方面,包括開採難度、存世量等等。

我們現代家庭很多人家的餐具喜歡用鋁製品——比如小編家有個盆子就是鋁做的,但是在古代,這種情況是很難想象的。比如說清朝的蒲松齡在寫《聊齋》的時候,提到尋常人家使用的酒壺,往往說是錫做的酒壺,而如果遇到神仙請吃飯,那餐具就是白銀做的。但是幾乎找不到哪個神仙和貴族使用鋁來作為餐具的記錄。

事實上,在19世紀,法國拿破崙三世做皇帝的時候,拿破崙三世在宴請大臣吃飯的時候,大臣們使用的餐具都是白銀製作的,而皇帝本人則是使用鋁做的餐具。

這是因為,鋁在當時的提煉、成本很高,鋁製品的價值,和黃金差不多甚至比黃金還貴。所以,也只有皇帝才捨得用鋁製作餐具,更不用說尋常人了。

並且,在古代,鋁既然比白銀的價值高多了,偽造錢幣的人,得是腦子多有問題,才能考慮用鋁錠冒充銀錠?幹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

鋁的流通性

那麼,鋁既然如此值錢,倘若古代某土豪這樣考慮:鋁價值高而且輕便,自己出門做生意直接拿著鋁錠來作為貨幣使用,這是否可以?個人認為,這樣做可操作性不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21世紀的今天,不論是前朝中華民國時代的袁大頭,還是各大銀行、金店推出的黃金製品,其價值相對來說都是較高的。但是,假設一個人乘坐飛機,用袁大頭或者金條作為購買機票的支付工具,那麼,航班方面會受理嗎?當然不會。

同樣,古代的銅錢也好、銀錠也好,其貨幣流通性,是基於官方的推廣、朝廷的許可,然後得到天下人的認可,而後銅錢和銀錠才具備貨幣屬性,可以從市場上買東西。倘若在明朝之前白銀並不作為貨幣流通功能的朝代,想要用白銀購置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可以找到願意用現鈔收購白銀的地方,用白銀來兌換銅幣,而後拿銅幣去進行消費——這好比前面買機票的例子,想買機票,最好將袁大頭或者金條,找到可以兌換的地方換成人民幣,而後用來買機票一樣。

因此,對於古代能拿的出鋁錠的土豪來說,鋁錠價值再高,也只是具備商品屬性,但不具備貨幣屬性。因此,土豪不能直接拿鋁錠當銀子用,而需要經過兌換才可以——當然,土豪用鋁錠冒充銀錠,以銀錠的名義進行支付活動,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這好比用面值用一百英鎊的貨幣,去支付售價一百元人民幣的貨物一樣,雖然可以完成交易,但損失巨大。


藤樹先生


如果單單是從銀子與鋁錠的重量、形狀、硬度、色澤上來區分,基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如果你能夠穿越回去,古人絕對是分辨不出來的。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在古代你擁有冶煉鋁的方法,絕對不會用它來當銀子花,因為鋁本身比銀子更值錢。

鋁在自然界的存量很豐富,但遺憾的是大多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具體是什麼物質,不是化學專業的大可不必考究,只需要知道單純的鋁很活躍,放在大自然裡很快就會被氧化或者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事實上,只到1827年,才有一個叫Hans Christian Oersted的外國人,成功的從自然界物質中,提取出純淨的鋁,但產量也是極低。

拿破崙當年宴請貴賓,一般人使用金質刀叉,只有少數人才有權利使用鋁質刀叉,鋁在那個年代是比黃金還要貴重的東西。1885年,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落成,華盛頓紀念碑上的頂帽就是鋁製造的,不是因為鋁美觀,也不是因為鋁耐用,而是因為在那個年代鋁是稀罕物,是,能夠用鋁做材料,按時相當NB的存在。

所以放到古代,你要擁有冶煉鋁的技術,其他不說,皇家肯定把你供起來養著啊,鋁這種東西肯定也是皇家專供,拿銀子肯定是換不來的。


我是文史並蒂,更多討論,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賬號。


文史並蒂


首先先理解一下作者提問的原意:“在古代當銀子用

”,這個應該指的是我國古代。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鋁是近代西方發現的,準確的說是1821年法國勒巴斯鎮首先發現的。丹麥化學家奧斯特1824年通過鉀汞齊與氯化鋁反應第一次在實驗室狀態下提取出不是很純的鋁,由於製備提取不易,在西方鋁一度被奉若珍寶,比如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曾經在宴會上使用鋁製的叉子,門捷列夫還曾得到倫敦化學會贈送的鋁合金製成的花瓶和杯子。由以上得知古代是沒有鋁的,人們不知道鋁的存在,也不具備製造鋁的工藝方法。有趣的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炸油條所使用的明礬,學名是十二水硫酸鋁鉀,是含有鋁元素的,不知道古代術士,有沒有曾提煉出過鋁哦。

下來轉入正題,如果古代有鋁錠能否當銀子花?這個因為事實上不成立,只能假定、臆測,我的觀點是,不能當銀子用,理由如下:

1. 銀子密度10.53克/立方厘米,鋁的密度2.7克/立方厘米,鋁的密度差不多隻有銀子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鋁要比銀子輕好多,兩者放一起很容易分辨,儘管外觀相似,無法冒充。

2. 不能因為西方一度追捧,就想當然的以為古代中國人會喜歡,個人以為鋁的外觀不討喜加之無份量,在我國古代可能要遭受冷遇。中國人向來喜歡的黃金、珠玉都有亮麗的外表。

個人見解,拋磚引玉。


字匠甲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這個問題問的很腦洞,如果放到現在,以鋁的使用價值來說,它當然不能代替白銀的價值。但是,如果把這個場景設置在古代,那答案就完全不一樣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要明白鋁的發現發展史,鋁製品是工業化的產物,我們現在所接觸使用到的鋁製品都是通過電解鋁的方法獲得,並最終推向工業規模化生產的。

1825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第一次分離出了含有鋁的金屬,標誌著鋁金屬的問世,但此時的技術並沒有達到做出純鋁製品的條件。

1886年,用於工業用的提煉鋁的技術問世,解向世人解開了它的神秘面紗。也就是說,一個鋁錠的出產,至少是在1886年的技術才可以做到的事了。但是這種在工業規模化生產中的技術,也使得鋁的價值直線下降。


但是在古代,在價值上,鋁製品肯定是要大於白銀製品,甚至要大於黃金製品。原因就是上述所說的,在古代提煉出鋁製品的技術根本達不到,這種在製作工藝上的的侷限註定了鋁製品要比金銀製品要稀缺的很,所以才會造就鋁的物以稀為貴。

關於鋁,還有一個關於它的歷史故事,那就是法國總統拿破崙為了顯示他的富有高貴,專門命人給他定製了一套鋁製的王冠,這也在側面印證了當時鋁的稀缺及其價值。需要澄清的是,此拿破崙並非大家傳統認知裡的那個拿破崙。 與這個故事相關的拿破崙是拿破崙三世,路易·拿破崙·波拿巴(1808-1873)。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1848-1851),第二帝國皇帝(1852-1870)。是我們傳統概念裡那個拿破崙一世的侄子,拿破崙二世的弟弟。


他做法國掌權者的時間正好是鋁被發現但卻並沒有大規模提煉技術問世的時候。所以,那時候,一個鋁製品獲取需要耗費的人力成本和實物成本是非常巨大的,鋁製品就是是當時富貴和權利的象徵。

現在,大規模的工業化使得鋁製品流入到每家每戶,使用價值在擴大,但是其價值變得不值一提!


總之,在古代一種事物的價值取決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生產力越高,用貨幣單位來衡量一個事物的價值就會越低。不得不說,工業化也是一把雙刃劍!


小宋史趣


但古人並不知道在現代有這樣的金屬,但是按照古人的判斷方法的話,這個完全是劣質產品,根本是達不到。有很多人甚至都模仿了黃金,可是最後也是失敗了,在中國人的智慧裡面,他們有很多方法去檢驗的。



像銀子的話,要是碰到一些東西是會發黑的,特別容易氧化,所有銀子和鋁是有很大區別的。更重要的是銀子比較重,鋁比較輕,他們拿在手裡很多人都知道了,搞不好還容易捱打,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如果你真的想要去古代招搖撞騙的話,那你的下場肯定是非常想很慘的,千萬別看那些穿越劇看多了,不然的話,完全是像傻子一樣。

在我們的現代鋁合金是具有良好的耐溼性的,並且具有很高的強度,同時導熱也是非常不錯的,在航天航空汽車方面都是運用的比較不錯,甚至在我們家裡的窗戶都是用鋁製作的。

但是鋁的密度是非常的小,只能夠達到鐵和銅的1/3,而因此的話是比鐵和銅都要重,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金屬,而且質量是非常大的,甚至在古代的話,有些人都是通過吞噬銀子自殺的。



你要是敢拿鋁這個東西到古代的話,不論你是到了哪個朝代,別人看看你手裡的東西,通過他們的檢測方法,那你就是偽造銀子的,那可能會被送去官府,到時候就可能就是死罪。


史研


現代工業我們冶煉鋁主要就是鋁礬土先生產出氧化鋁,然後氧傳鋁經過電解生產鋁錠。就這種生產工藝就侷限了鋁這種金屬在古代能大規模生產和流通。地殼中鋁並非稀有,別看現在我們各種鋁合金製品什麼的在市面上大範圍流通,可這都是我們現代工業保證的前提下。

可在古代鋁是非常稀有的,因而也極其貴重,100多年前為了表彰門捷列夫對化學的貢獻,英國皇家學會當時花重金給他打製了一個鋁杯作為獎盃,當時可是比黃金還珍貴啊!法國拿破崙三世為了顯示自己的珍貴,用鋁做了一個頭盔,成為一個轟動的大新聞。

所以說在古代鋁的是要比銀子還珍貴的。

其次鋁和銀子的密度也不同,銀子的密度要比鋁大,這就是同樣體積大小的鋁和銀子比較,銀子要比鋁重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