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農村的“村官”到底是文化更重要,還是能力更重要?

石界八哥


你好,你所指的村官應該是村幹部。我在農村工作八年,與村幹部打交道八年,以我這八年來的感受,我認為如今的村幹部:能力是關鍵,文化必不可少。

我1985年出生在農村。我小時候對於村幹部的印象至今還留在我的腦海中,我給這種印象概括為“一股勢力、一張能嘴、一種手段”。

“一股勢力”是指那時候能幹上村幹部必須在村子裡是有家族勢力,最起碼姓氏在本村是大姓,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選舉時才能“放心”。

“一張能嘴”是指幹村幹部必須能說會道,要會巧言善辯,這樣面對群眾各種質疑,面對各種矛盾都能輕鬆化解。

“一種手段”是指幹村幹部必須要有計謀,要有方式方法,面對計劃生育超生,公糧水費徵繳等工作能讓群眾妥協。

當然現在的村幹部依靠這些不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村幹部已經從過去的留給人們的印象中逐漸轉化,村幹部作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發揮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國家的各種惠民政策需要在村幹部的執行下落地生根,群眾的各種困難需要在村幹部的幫助下得以解決,農村的發展規劃需要村幹部提出建設性意見。

雖然目前仍有幹部謀取私利、為非作歹,禍害一方百姓,很多群眾提到村幹部也是咬牙切齒,但這樣的村幹部目前來說只是少數。我們大部分的村幹部拿著微薄的工資,幹著超負荷工作,面對“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的工作形式,夜以繼日的奮戰的基層一線。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要進行全面發展,那麼對作為“火車頭”的村幹部要求也隨之提高。那麼為什麼說如今的村幹部的能力是關鍵,文化必不可少呢。

沒有能力的村幹部無法適應現在工作形式。基層工作紛繁複雜,政策需要村幹部去宣傳、矛盾需要村幹部去化解、表格需要村幹部去填寫,上面任務壓得緊、底下群眾不理解。這樣一來,村幹部如果沒有一定能力,就無法勝任當前的各項工作。

這些能力體現在面對繁重任務時的抗壓能力,面對群眾矛盾糾紛時臨危不亂的能力,實施各項惠民政策保持公平公正的能力,面對群眾誤解時溝通交流能力等等。這種能力一種綜合性能力而非體現在某一個方面。

近些年來,農村也有不少大學生村官,他們在“外面”的世界見多識廣,他們經歷豐富,有著較高的文化水平,但我們發現,他們做好農村工作還欠缺火候,面對工作時,他們所具有的優勢可能是一無是處,很多工作還要依靠我們出生在農村,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村幹部來解,他們具備幹好村幹部的能力。

所以,在如今的形勢下,村幹部的能力是關鍵。

為什麼說文化必不可少呢?

如今的工作不再光靠一張嘴和人際關係了。文字是工作中一種重要的形式,很多工作需要文字來體現,比如開會,如果不會寫字,那麼就很難記住會議精神,那麼會後的落實就會大打折扣,很多政策通過文件宣傳,如果不識字,那麼對政策理解必然有偏差,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

而且,隨著鄉村戰略的實施,很多工作需要用具備的文化知識去思考、去謀劃、去實施。比如,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種植村集體草莓大棚,那麼這個項目有立項,要有實施方案,要有預算,要有市場營銷策略等等一系列問題,若果沒有一定的文化,所有一切都只能依靠別人。

綜上所述,作為一位村幹部,能力是關鍵,文化必不可少。


華哥的三農


在農村,農民能不能富裕起來,真就靠村官了。文化和能力哪個重要?只能說,農民富裕起來靠的是村官的能力;農民持久富裕靠的是村官的文化。

能力是基礎

“能力”代表著一個人的行為處事方式的效率性能高低和處理問題水平的深淺。

能力是當村官的必要條件,也是挑選村官的必然標準。因為村官是最基層的管理協調者,能力高低的外在體現就在於村子裡的日常事務的管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能力,會耽誤農村和農民的發展。

文化是眼界

文化其實代表了一種眼界,因為習得文化的過程本就伴隨著眼界的開闊和閱歷的積累。農村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和城市接軌,而文化就是將農村和城市連接在一起的橋樑。

村官有文化他的視野也就會更加的開闊,接受的新鮮的事物也就越多如果再能夠踏實的幹下去的話,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好處。

能力+文化+實踐

文化與能力同樣重要。有文化沒能力不行,有能力沒文化也不行。當然了,現在很多村官需要通過層層篩選,但在此階段,還是理論化居多。只有跟群眾交流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替村民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才可以稱之為一個具有“能力+文化”的“村官”。


品牌農產品創意


農村幹部的文化跟能力並駕齊驅,都十分重要,有文化沒能力不行,管理不了村務,有能力沒文化也不行,也管理不了村務,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有一顆公心,平等對待每一件事,贏得絕大多數人的擁護。


寧靜致遠74947034


德、能、勤、文缺一不可,沒文化是絕對不能當村官的。村官很重要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不能只是說說,是要落實的!


用戶8302878899727


能帶領村民致富,才是能力,叫有能力,不在呼你文化高就有能力,文化高的不一定能帶領村民致富,只要能帶領村民致富的才是好村官兒


桐樹花兒


能力應該比書面文化更重要。找有文化的,目的是找有能力的。能力是目的,文化只是過程。但完全沒有文化的,能力應該也受限制。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寫實文化。


隕石143676075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村官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這時代已經不是靠嘴就能解決問題的時代。所以,文化是首選,能力才是其次。


md1010lb


農村的村官文化和能力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一顆為民情懷的心。

村官沒有文化,在開展工作時會舉步為艱。

現在的農村和過去不一樣了,開展工作時,也都進行數字化,網格化。而對於沒有文化的村官,在這些工作面前,只有看的份,而無從下手。就拿普通的為農民寫一份申請來說,沒有文化的村官,可能連個申請證明都寫不了。這樣的村官,在具體開展工作時,自己會處處碰壁,也不能更好的為群眾服務。所以在農村選一個有文化的村官非常重要。

村官沒能力,辦理效率低,並不起到帶領群眾致富的作用。

什麼叫有能力的村官,就是在處理問題、辦理事務時,能夠很利索,高效率的完成。而沒有能力的村官,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他解決不了,村裡的發展致富項目他商談不了,在群眾中也沒有什麼威望。這樣的村官就是沒有能力的村官,連基本的農村事務都處理不了,又如何帶領群眾致富呢!所以農村的村官有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果村官沒有一顆為民情懷的心,那即使再有文化再有能力,也不是好村官。

在農村我們不凡見到一些有能力還有文化的村官,他們能寫,也能辦事。但就是沒有一顆為民情的心。在一些利益面前,不能提高自己的覺悟,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或者偏親厚友。這樣的村官即便再有能力再有文化,群眾也不會支持。

所以對於農村的村官來說,有一顆親民愛民的心更重要。有一顆為民情懷的心是作為村官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這個基本上有文化還有能力,才能真正當好一村之官。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用"文化″與"能力"來做比較是不妥的。

本人認為:

有德便是才,無德是禍害。

用"文化″與"能力"來衡量,就會導致:

能力即是才,道德是妨礙。

這種人,文化越深、能力越大,對百姓的禍害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