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前幾天我收到一封讀者的來信傾訴,說的是關於婆婆的事,來信如下:

現在是凌晨1點11分,剛忙完了家務活。

可能是到了晚上的緣故,特別想找人說說話。

今天又是巨累的一天,忙完孩子,匆匆做了點飯,坐在椅子上不想起來。

自己帶娃,婆婆不幫我們也就算了,還給我們添堵,給老公添堵也就相當於給我添堵。

事情是這樣,簡單描述一下。

我生完寶寶3個月後,婆婆說想回老家,在城市不適應。

路過街道老頭老太太乘涼聊天,她就說人家議論她。每天神經兮兮的和我講有人想打死她。

我老公帶她去醫院看說是疑似憂鬱症,醫生給開了藥,有好轉。

可是一次複查時,她死活不去,堅持說自己沒有問題。於是月底就給她送回老家了。

在她剛回老家的時候,我極度不適應,一方面是帶孩子沒有經驗,二是精力實在不夠用。

現在還好,帶孩子也越來越順手了,不過有的時候太累了。

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本想著送她回老家後人就沒事了,可沒有那麼簡單的。

她給她兒子打電話,說有人偷了家裡的肉,一直來來回回打了好多的電話。

今天上午,老公出門買菜了,我接了老公電話。

這個電話是村裡村幹部打來的,說我婆婆在村委會鬧,說有人偷她的肉,讓人家管管。

我給婆婆打電話想安撫她,我讓她放心,根本沒有人偷肉,也沒有人想打她,一切都是自己瞎想呢。

她堅持說自己沒有瞎想,我再解釋也無意義,根本說不通她。

我又問婆婆,給她買藥寄回家,讓她按時吃行不行?婆婆說不用買藥,她沒有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掛了電話。

老公回來,給婆婆打電話勸說她回家,婆婆不肯,村幹部說婆婆再不回家,就送她到他們那邊的精神病院去。

我老公一直用家鄉話溝通,我聽不太懂,最終送沒送精神病院我也不知道。

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帶娃累的時候,我想,如果我婆婆給力點多好,我就可以在家做點兼職了,她不幫我們也行,那別添亂行不行?

她居然還有膽子去村委會鬧,她當時連出去打工都不敢。

也不知道誰給她的勇氣,把這份勇氣用到賺錢上,還能供不起自己孩子上學麼。我越來越看不起她。

有的時候老公也不給力,不主動收拾家裡,不主動做家務,都讓我一個人做,加上他工作有的時候忙,家裡裡裡外外都是我一個人操持,我有怨氣,忍不住想發火。

最近和我閨蜜聊天,她的婆婆在孩子週歲的時候直接給了2萬的紅包,平時還幫著她做這做那。

我和她都是差不多的女孩,怎麼相差這麼多呢?

我婆婆恐怕連2千都拿不出來吧,還淨拖我們後腿,讓我心裡咋平衡?

真是同人不同命,誰叫我當初選擇了這個人做老公呢?我就是傻唄。

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某主持人說過,結婚就是和這個人結婚,不是和他原生家庭結婚。但是結了婚根本脫離不開他原生家庭啊!

有個幫手,帶孩子輕鬆一點,孩子也多個人疼,不是把孩子徹底給老人,而是老人搭把手,給年輕人騰點掙錢的時間。

我現在有心搞點兼職,但真的一點時間也沒有,讓我對婆婆畢恭畢敬,打心眼裡感激她,對她好,這個婆婆可配?

其實不累的時候,我也非常同情她。

想拿藥讓她吃,帶她去醫院,但她都不配合,固執、一根筋最能形容她了,她自己不去治療,別人有什麼辦法呢?

婆婆真的去了精神病院,以後可怎麼辦,這輩子都得在那裡待著了,怎麼都說不通她,可如何是好呢?

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情感解說:

看得出,你目前狀態有些累和疲憊,不過你要知道這只是一個暫時階段。

一個人累了,就會對身邊人諸多不滿。對老公,對婆婆,總是心想,如果他們能怎樣怎樣,就好了。

可是,說不定,他們內心對你也有諸多期待呢。所以,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你對婆婆的尊重並不來自於對方給你多少幫助,而來自於對方的位置。

她養育了兒子,無論什麼程度,都是她盡力而為的結果。這一點就值得尊重。能幫上忙,那叫意外驚喜。

如果總拿自己的不足和別人比較,那隻會讓自己更難過,心態失衡,與你的目標毫無用處。

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痛苦,只是彼此不知道罷了。沒必要羨慕太多。


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再者,你婆婆確實有病,所以她是個病人。

而你對婆婆的期待,卻是對正常人的期待。

也許,因為你對家庭生活的期待,對老公的期待沒被滿足吧,於是這些不滿積壓太多,你需要找一個釋放壓力和情緒的途徑。

你可以換一些釋放壓力的方式,想想自己喜歡什麼?

每週找個時間,讓老公帶孩子,你給自己放個假。不管生活如何,我們總不能放棄,不傷害別人且能善待自己的權力。

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和婆婆相處,要有點“手段”

同時,我想告訴女主,你這個心路我也經歷過,我婆婆的問題,和你類似。不給錢不搭手盡添亂。

一開始我滿懷希望,甚至想改變她,失敗後我天天抱怨,逢人就說,鄰居們看到我一個人拉扯一個孩子,老公因為工作還經常不在家,也覺得奇怪,喜歡評論,我更加覺得自己悽慘但是很快,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我就開始改變自己。

做的第一個突破就是學習科學育兒方法,寶寶作息有規律了,讓我覺得上了路子,然後我開始提高家務能力,並大量購買智能電器,提高效率。

孩子一歲時,我已經可以自己把日子過得不錯了,後來再學了一些思維方法。

還增加了學習時間,考試換了工作,現在婆婆仍然不幫我帶孩子,但是我自己可以邊工作邊搞定,老公也變成了我的好幫手。

日子自然就好了,主要是自己要強大。

當然,從旁觀者角度來看這個婆婆也挺可憐的,兒媳婦也不容易,但請明白,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要責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