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手機好幾個攝像頭,不能把一個攝像頭像素加大麼?

稀里那個糊塗


攝像頭拍照性能不是簡單的把像素做大就完了,像素只不過是影響手機拍照性能的因素之一,單純提升像素並不能提升拍照性能。

其他影響因素還有感光元件尺寸、性能,變焦能力,變焦還要分為光學變焦和數字變焦,還有畫面捕捉能力,廣角等。

這些因素在相機上通過一個鏡頭或者可更換鏡頭來實現,但是手機就那麼大,鏡頭不可能做得很大,感光元件尺寸也不可能做得很大,所以只能通過其他各種方式來實現了。

比如以華為P30 pro版來說,它有4顆鏡頭,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實現手機不同的拍攝能力。

超感光鏡頭,感光能力強,拍照的時候這顆鏡頭主要實現對光線的感知。

超廣角鏡頭,這顆鏡頭主要起到廣角拍攝作用,在需要拍攝更廣的畫面時,這顆鏡頭就起作用了。

變焦鏡頭,這顆鏡頭主要實現變焦能力,就跟相機鏡頭可以調整焦距一樣,華為p30首次實現50倍超長變焦,很大程度是這顆鏡頭實現的。

Tof鏡頭,就是通常所說的微距鏡頭,主要實現在需要拍攝細節的時候,能將細節拍得更清晰,比如我想拍出牙刷的每一根刷毛細節,就需要這個鏡頭實現。

所以,手機為了提升拍照性能,實現各種拍攝需求,通過增加不同類型的鏡頭來實現,是一個目前來說比較好的辦法。


煙郭說歷史


如果一個攝像頭能夠解決拍照問題,就不會有這麼多攝像頭應運而生了!

來看看這個花灑,你們喜不喜歡?夠不夠炫目?


為啥不用一個攝像頭,最主要的是技術不夠。

從各種技術文檔我們可以看出,把單反縮小到手機那麼大的零件是有多麼困難。雖然說現在的手機已經拍的不錯了,但是與單反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基本上除了多增加攝像頭,只一昧的增加像素成本當然比增加輔助攝像頭大!而且增加輔助攝像頭聽起來還挺不錯!

於是,又到了圍魏救趙、曲線救國的時候了!

俗話說,沒有一張照片是一個鏡頭拍不好的,如果有,那就兩個,再不行... 那就三個!!

順便吐槽蘋果將要出的這款真的是醜,你以為你攝像頭做的這麼黑,我就發現不了它的醜了嗎?

還有更甚者,於是發現攝像頭風格逐漸跑偏,有些甚至跑成了馬蜂窩。


當然,首先我們不排除有些廠商最初有一些跟風之嫌,畢竟市場的趨勢不可逆,不加賣不出去,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加了再說,具體調教什麼的日後再說。

而有一些廠商,在推出多鏡頭之初就想明白了“我增加的這顆攝影頭到底有什麼意思”,並引領著趨勢 ~

比如雙攝:彩色主攝+黑白副攝,彩色主攝+長焦副攝,主攝+tof,這樣自由搭配;

比如三攝:一顆彩色鏡頭+一顆黑白鏡頭+一顆長焦鏡頭;

比如四攝:超廣角鏡頭+變焦鏡頭+主攝鏡頭+景深輔助鏡頭;

至於超過四攝的,就不知道能做出什麼樣的了,是各種類型都加起來麼?不過相機需要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嗎?如果真的有用,相機為啥不這麼幹?


總結:

但是並不是說單攝不行了,比如說靠著強大的算法在DxOMark手機拍照榜也擠進了前十。但是算法也很難,並且追溯至根源,拍照這件事情是攝像頭與算法結合的事情。這兩樣暫時都無法突破,所以只好在增加攝像頭上下功夫了!


零分貓


你好,為什麼現在的手機好幾個攝像頭,不能把一個攝像頭像素加大麼?這個問題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

硬件條件限制:單個鏡頭的像素不是隨意加大的,除了鏡頭本身的硬件技術條件外,還要考慮到處理器是否支持高像素照片的直出,如現在主流的4800萬像素照片直出,不是所有的處理器都支持,如驍龍855和驍龍710這些處理器是支持4800萬像素照片直出的,那些不支持4800萬像素直出的手機,都是通過照片合成達到4800萬像素,其照片效果遠遠不如照片直出。

手機空間限制:目前手機都是向輕薄化發展,對於越來越有限的手機空間來說,提高攝像頭像素的同時,也意味著要佔用更大的手機空間,雖然說目前鏡頭的體積已經很小了,但是這都是在手機廠商控制下的可行性範圍。很多手機現在只要攝像頭凸起,都會引來很多用戶的吐槽。

事項相機功能的多樣性:目前手機採用幾個攝像頭的原因還是像要實現相機功能的多樣性。從開始的提升畫質,到現在的超廣角,微距,變焦等動能。想要實現功能的多樣,一個鏡頭目前還是無法保證的。

如果技術進步足夠滿足條件的話,廠商當然更願意使用一個攝像頭,這應該也是廠商希望發展的一個趨勢。


開箱迷


確實手機的鏡頭越來越多!但是這其中的關係並不是說把它們單純的加起來就可以!或者是增加像素就可以!

多鏡頭

現在的手機鏡頭一般都是雙攝!一般的組合就是廣角加長焦,一般拍照都使用廣角鏡頭,長焦一般是變焦或者是需要拍攝物體背景虛化時才使用,而剝離拍攝主體虛化拍攝背景比較容易實現並且效果也比較好的就是廣角+長焦的雙攝搭配!而多鏡頭手機一般有更多的使用場景,比如說拍攝超廣角照片,或者是拍攝遠處畫面用超長焦好一點!

雖然現在有些單攝也可以做出比較好的背景虛化的效果,但是僅僅也是比較好,並不容易達到同級別雙攝那樣的水準!並且在一些特殊的使用場景中也不如來一個硬件超長焦的痛快!(雖然用處不多但是還是有好一點)

像素越高越好?

之前確實覺得像素越高的手機在拍照方面的表現就會越好!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手機端的像素與成像質量之間有太多的關係,不單單要看硬件(硬件包含太多,其中圖像傳感器面積也是很關鍵的),而且最重要的還是看廠家對於手機拍攝的軟件調校、以及廠家喜歡的拍攝風格!只有兩者配合的非常默契,或者說完成度特別高,那麼手機成像質量絕對錯不了!(三星照片對比度比較高,而蘋果則是還原度比較高)

再說了,在手機非常有限的內部空間內,圖像傳感器面積十分有限,這就造成了像素越高單個像素的進光量越少,最終高像素會影響最終照片的亮度!

多鏡頭=賣點

千元級別、2000元級別、3000元級別直到萬元級別,這些級別的手機一般都是多攝像頭!其實用戶日常時間可以用到嗎?並不能,日常使用鏡頭最多的也許就是掃碼吧,但是人類的慾望總是無限的,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所以現在的很多雙攝並不是主要為使用而誕生的,而是因為手機有這個配置就會有更多人選擇這一部手機。

iPhone Xr是一部非常特殊的4000+級別的手機,因為在這個價位似乎只有他自己用單攝,雖然它是蘋果,雖然它的成像質量不比3000元級別的國產機差,但是就是因為它的單攝配置,讓它損失了一部分消費群體!(確實有朋友因為鏡頭關係忍痛買了iPhone X)

最後說幾句

手機成像並不是最早的加像素時代,而是擁有更深層次的成像效果,當然單攝也是足夠用戶使用,但是人人都有的東西自己可不能缺失,手機成像的發展會越來越精彩!


ICE機智


因為各自的功能不一樣嘛,用長焦去拍微距,不是不行只是沒有專門的微距鏡頭拍得好,在這個注重手機性能的時代,單鏡頭實在有些拿不出手啊。就像每一個廚師都有好幾把刀,有切菜的有切肉的還有剁骨頭的,用一把刀搞定一切食材的有,但是肯定沒有一套刀用著順手啊


泰遊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79000123144ed6cd00\


賀大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c61300053d370bf44d81\

繥歡伱呦


不一定一個攝像頭就能解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b7a10009d2075db260e5\

雨樂創意



為什麼吃飯要四菜一湯?不能把所有菜摻到一起吃多方便啊,嗯,泔水就是這樣的。


多攝鏡頭只為變焦

如今的三攝、四攝手機裝好幾個攝像頭,最核心是滿足變焦,也就是拍遠拍近的需求。

手機鏡頭不像單反相機那樣,單反相機傳感器跟鏡頭獨立,這樣一來可以隨意更換不同的鏡頭,包括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變焦鏡頭可以通過改變鏡頭長短以及內部鏡片的位置來使得投射到傳感器上的圖像變化,而且是物理改編鏡頭的結構來改變的,並不會對傳感器產生的圖片進行裁剪。所以單反是對畫質無損的光學變焦。

但是手機鏡頭不一樣啊,體積限制,重量限制。這樣一來手機鏡頭在最初的設計上就是一體式的,也就是鏡頭和傳感器是封死在一個結構裡的,鏡片結構是無法變化,想要改變最終成像的大小,那就只能將傳感器生成的照片裁剪,然後拉伸放大,這就是目前使用的數碼變焦,把遠處的景物拉得越近,畫質就越差。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手機會使用高像素攝像頭,核心就是希望弱化這種依靠裁剪照片來進行變焦的方法對於畫質的損害,比如說一枚500W像素的鏡頭,我想要放大8倍,那就是隻剩下60W左右的像素了,一下子就回到功能機時代;如果是一枚4000W像素的鏡頭,我放大8倍,那還有500W,拍出來的照片依然很漂亮。

四攝鏡頭相互工作

過去解決變焦是依靠不斷增大鏡頭像素來解決的,但是畢竟是剪裁照片,還是會對畫質產生影響。那麼安裝多個攝像頭,就可以更好的解決變焦的問題(注意是更好不是最好,最好就是有一天能做出改變鏡片結構,實現光學變焦的手機鏡頭)。

我們拿目前拍照最好的手機華為的P30 Pro來舉例子:華為P30 Pro擁有4枚鏡頭,2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16mm)、4000萬像素廣角鏡頭(27mm)、800萬像素長焦鏡頭(125mm),最後還有一顆ToF深感鏡頭。

  • 默認開啟相機的時候,是27mm廣角鏡頭工作,27mm焦段是幾乎所有手機都在使用的焦段,這個焦段拍出來的圖像與人眼看到的最類似。

  • 如果要拍攝風光,那麼風光模式下,16mm的超廣角鏡頭就會工作,再加上27mm主攝會幫忙填補中心畫質,這樣你就可以得到視角更大,畫質更好的照片了。
  • 如果要把遠處的物體拍近,此時你開始拉近畫面,27mm主攝開始工作,4000W像素的畫幅被裁剪,但是請注意!還有一枚焦段高達125mm的長焦鏡頭,這枚鏡頭也開始工作,目的是確保中心畫質不受影響,16mm廣角鏡頭也會工作,彌補邊緣畫質。
  • 從27mm到125mm,你已經實現了5倍的變焦,而照片像素至少還有800萬,等到125mm的時候,兩枚廣角鏡頭就停止工作了,此時就依靠800W的長焦鏡頭繼續裁切直到50倍變焦結束。

還有一枚TOF景深鏡頭,主要的目的是探查換面環境,分清楚拍攝主體與環境的位置關係,讓算法能夠更好的進行摳圖和渲染,實際上並不參與成像。

除了鏡頭還有算法

也是說,華為P30 Pro的四攝解決方案,從16mm到125mm之間的10倍變焦,是多枚鏡頭組合運作的混合變焦,這樣一來就可以比傳統的數碼變焦裁切得到更好的照片效果,這也是目前比較主流的多攝解決方案,比如OPPO Reno 10倍變焦版,也是採用這樣的解決方案。(超過10倍變焦後就是純粹的數碼變焦了,所以實際上不建議使用10倍以上的焦段,畫質會直線下降)

但是有了硬件只是基礎,核心還有軟件的算法也非常重要。比如說多鏡頭下的圖像拼合技術,超廣角要負責邊緣畫質,長焦要負責中心畫質,還有主攝像頭的工作,要將三枚鏡頭的畫面拼接到一起;再比如說多幀合成技術,長焦鏡頭獨自工作的時候,需要同時拍攝多張照片來疊加增加畫質和細節;還有女生最愛的人像模式,就是依靠TOF鏡頭計算景深之後,算法進行摳圖,將主體摳出來,其餘部分虛化掉。

還有更高級的自動降噪技術,計算機識別成像的噪點並且消除掉,畫面更加純淨;最可怕的就是月亮模式和夜間模式,月亮模式這種完全就是靠算法後期“P圖”了,夜間模式更是可以將黑夜拍出白天的感覺,全靠圖像識別然後算法後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照片確實就是假的,至少攝影比賽上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為啥手機要放這麼多鏡頭啊,還不是因為咱們越來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了唄。


PM宋先生


手機拍攝鏡頭越來越多,其實就是噱頭。沒有創新點了,就增加一個鏡頭,下部手機再增加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