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人寧可在縣城,用50多萬70多萬買房。那些錢在農村蓋2層別墅有何不好?

北漂小萬


中國很大,發展也不平衡,別的地方我不清楚,所以我就以我們這裡為例說說~同樣的錢究竟是城裡買房還是農村建房。

我們這裡,農村基本處在人口不斷流出的狀態。考上大學的,畢業後進城了;做生意有了點錢的,進城了;去城裡打工的,時間一長,城裡買房落戶了;雖然沒什麼學歷,年輕的女孩子們,進城從事商場、各種店鋪服務業,有的嫁到了城裡,有的想找城裡有房子的男朋友。總之,大家都在往城市湧。

農村,尤其是比較邊遠的農村,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如果有年輕的小夥子,還在農村,雖然不是絕對找不到老婆,但那也是非常困難。現在每個村裡都有不少過了三十還單身的小光棍。

財富是隨著人口流動的,農村的人口在流出,財富自然也在流走。那麼,你在農村建房,房子百分百的是貶值或相對貶值,具體的使用價值也會隨著周邊人口的流出而大大降低。你自己堅持在那裡住,你就脫離了大家,你就會和整體大社會脫節了。我們這裡,農村沒有足以能夠支撐上樓的自來水系統,沒有地下汙水排水管道,更不用說便捷的交通,方便的購物環境,優質的幼兒園、學校、醫院了。

對於孩子來說,在農村,就意味著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和業餘時間的遊樂設施;對老人來說,在農村,就意味著有了突發疾病不能得到及時的救助;對年輕人來說,在農村,就意味著很難找到比城裡更合適的工作。農村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平均素質也不如城裡,你單獨在農村,各種信息也相對閉塞,思想也會趨於保守。另外,農村的社會結構仍然沒有擺脫舊的宗法制,論輩分,講族權,這都不利於年輕人的發展和創新。你有點趕時髦的行為,禁不住村裡人說三道四,很快就會把你的追求新穎前衛的小火苗給撲滅了。

農業的發展是越來越集約化經營,土地流轉的基本趨勢,不需要那麼多人口;工業也大多不在農村,沒有產業依託,所以農村人口流出是必然的。

同樣的錢,如果你真的選擇在農村建房,而不是去城市買房,不出幾年,你整個的財富會貶值,你整個家庭素質會下降。

我認為,人不能怕挑戰,不能貪圖一時的自在而做出錯誤的選擇,不能遷就自己的惰性,要有勇氣的生活。你如果智商實在不是一流高,就不要自以為是的標新立異,隨大流也是不錯的做法。大家都在進城,你就進城,比什麼都好。


li8888000


在縣城買房和在農村自建房的費用的確差別很大,如果在縣城花五六十萬買個100平方的房子,同樣的錢💰在農村自建,可以建個300平方的別墅。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在農村自建房,而選擇到縣城買房呢?依俺的所見所聞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交通不方便。俺老家是離縣城還有50多里路的農村的,我從洛陽回老家,坐高鐵🚄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就到縣城了,可下了高鐵回到家就難了。高鐵站哪兒沒汽車站,要從高鐵站坐將近20分鐘的三輪車才能到汽車站。汽車站到俺鄉里的車又很少,有時候要等個把小時才有一趟車,從縣城到鄉里又要坐近一個小時的車。在鄉里下了車到我們村裡就沒車了,要是走到家又得一個小時。算下來從洛陽到縣城300多公里的路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到了,而從縣城到家裡不到30公里的路,三個小時還到不了,住在農村出行真是太不方便了。

二是居住環境差。農村絕大部分家庭用的還是旱廁,蒼蠅蚊子多,特別是蒼蠅,飯菜剛端上桌蒼蠅落一層,講究的人根本沒法吃。村裡的路也差,要麼是土路,要麼坑坑窪窪年久失修。晚上沒路燈,出了家門外面黑糊糊的。

三是孩子的教育沒保障。我老家的村也有小學中學,這些年幾乎招不來教師,師範院校畢業的學生,招來要不了幾個月都走人了,說是在農村教學還不如到城裡打工。因為缺乏師資,課程都很難開全。

由於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現在的農村人有條件的家庭,寧願多花錢💰在縣城買小房子,也不願少花錢在農村蓋大房子。在我們老家那塊,在農村建的房子再大再好,如果在縣城沒房子,兒子也很難找到媳婦。



大山160420529


這個我來回答一下吧,今年我28去年在太原市買的房子,二手房,和家裡拿了幾萬,朋友親戚朋友借了幾萬,信用卡刷了幾萬,湊夠了首付款!買房後生活品質下降!為什麼買房,有幾種想法吧,現在還年輕不想早早回老家,不想在老家過那種散漫的生活!或許過幾年想法會改變吧!但是現在想的是就在城市。如果發展好了以後再回家蓋一個好點的二樓,現在如果蓋了房子又不在老家住,以後還會變舊啊!畢竟老家找個工作呢也沒多錢!個人見解



李源小小廚


孩子要接受更好的教育,還有城裡房子增值比農村快。有個現實的笑話:一個富商他在大城市花五十萬買了一套房免費給其包養的小三住,每月還給小三三千塊錢,小三免了三千塊錢的房租費,來回每月就盡賺6000元,又在富商的公司裡上班每月有三千塊工資,算一下每月收入就9000元在老家農村算是比公務員的工資還高了,這樣每年收入十來萬,包養了十年以後房子增值到200萬賣掉,除掉包養十年36萬還盡賺114萬,再出去給小三的首飾錢至少盡賺百萬;而小三每月9000,一年就是108000元,十年就是1080000元,生活大部分在老闆的廠裡或者陪著老闆在外面接待客戶就吃了,平時每月1000元生活費足夠了,十年也就最多12萬,還剩餘96萬,就這樣回老家也是富婆隨便找個男人嫁了做點小生意足夠體面的過一生了,富商老闆和小三各自都賺了近百萬啊,老闆的正房也高興啊


相逢是首歌6490


我家也許是好多人中的一員。

我離鄉場8裡,山路,鎮上23裡,山路,縣城50多里。

我村有一股山泉水,酒杯粗,上世紀七十年代,大旱也沒幹過。周圍幾個組的村民來我組等水吃。全組人靠這股水戰勝天干,水是農業的命脈。有水什麼都好種。但小家小戶,土地極少,家戶人均一畝多地,有部分還在山坡中小坡地上。這幾年樹木一長,沒有了,剩下大平地僅幾塊田地。不到人均一畝,除生活必須水稻,玉米,油菜,小麥外,還要種點經濟作物,瓜果蔬菜,如果僅生存完全能維持,一般生瘡害病可以扯草藥,大病沒辦法,一病就拉外賬,這是一被迫。小孩就是小學也要去鄉鎮上租房子讀書,村上巳沒小學了。不然每天送,幾里山路,這不現實。第二被迫。我家水源好,除糧食外,積累點,可以添置農業機械,打米機(小型家用),砍豬草機,這把幾年積累全部投入,不好還要欠點賬,那可種點啥,大投入沒有,種空心菜條件好,有水有肥就行,一天一百斤至三百斤可以產出,鄉場來去車費十元,鄉場沒多少人,每天可賣五把,農村講把賣,一把斤半左右,塊五,二元一把,還得起早,收七元五到十元,不夠車費。鎮上大點,車費要三十,可賣十多把,也不夠車費。自己開車當然好,山路有長坡。就那點收入,誰願意?第三被逼迫。現在去外面打工,一月三千多,有工幹,幹一個月工資拿到手,看到紅通通的幾十張票子,腦子裡的思維就想到很多,這是農業上一兩年的收入呀,打工一月就收穫這麼多,高興的不得了,心裡那個激動,難以形容。從被逼迫到主動,從量變到質變,如果在外幹幾年,幾十年,那是什麼結果?看到附近居民的生活,聽到鄉鄰在城鎮買房對自己心靈的衝擊,可以用振撼來形容。於是心中也有城裡買房人的想法了。去城鎮買房居住。然後的情況是:別人能過我也能過。

城市福利的醫療,入學,便利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個,城裡的很多東西,包括蔬菜都比場鎮上便宜。超市一搞活動排長隊就是例證。特價東西哪裡有?8分錢的蘿蔔,8毛錢的水果也賣光了。一元的豆角,還有五毛的豆角,就是去選時,臉面無光,心志低下而巳,還有不要錢的白菜葉,萵筍葉,去拿或叫撿或叫要,鄉場上有麼?還有經常免費領米領面(大型企業如房地產宣傳搞活動,酒企業宣傳活動),親們別罵我,現在六十找不到工幹,兒女發展不好的老太爺,老太婆,跑的快的,一月也能維持生活。

鄉下冬天晚八點,熱天晚十點,幾乎看不到一盞燈光,更看不到一個人。城裡通宵晚上燈光不滅,人潮不絕。有的家城市散光都把家裡有亮光。現在,也可以說上世紀八0後,回家種莊稼,恐怕還不知怎麼操作。他們的心早被城市掏去了,有的還會回農村麼?

這樣在城市擁有一個窩鋪,也比鄉下好的多。




愛拼才會贏7


我知道說在農村建別墅比在縣城好的應該都是北方人吧,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我說說我們那裡,我家湘南地帶,雖然山青水秀,但人多地少,而且都是梯田,我一家十口人,一共就兩畝八分田,我暫且不論自然災害,就每年豐收能有多少糧食?什麼學校啊,醫療啊我還不說。就在農村建個房還是要出去打工才有活路!我覺得吧,有錢人到農村以種田地為體驗生活情趣是很好的,但是在農村以種田地為生存那就不一樣了。所以說很多專家寫的一些以後有錢人都住農村了,那都是信口開河,沒有從實際出發,以發達國家為參照的瞎吹,發達國家人少地多,農村基本上都是機械化。農村肯定好啊!中國我看北方平原地帶或城郊行不行!


夢你花開


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在老家蓋了房,不好找到工作,出去工作還得租房,在外面買了房,至少,在有工作的地方有個安身之處,十年前我就在市裡買了房,但是從來沒有家的感覺,回不去的農村老家,留不下的城市,



坎坷6146


寧願在縣城買房無非下面三個原因:

一是好娶媳婦。近幾年來,農村男孩結婚難也成普遍現象,光棍也越來越多。農村的小夥子如果在縣城有套房,那想找媳婦就容易多了,自己選擇的餘地也大了。面對現狀,父母們也只能負債累累給兒子在縣城買房了。

二是為了孩子上學。對,為了有學上。以前去縣城上學是為了上好的學校,而現在卻是為了有學生。我的老家曾在我小學時一個年紀也有30多個人,而現在一個年紀多的三個,少的一個,還有一年一個也沒有。而鄰村比我們村稍微小點,學生就更少了,據說今年會撤校。為了孩子上學,父母只能進城。

三是為了工作。很多年輕人早已不務農了,和我同齡的人幾乎沒有在家種地的,那麼他們必然得去縣城或大城市工作。工作在城裡,自然就在城裡買房安家了。

可能電視劇裡的農村很好,有企業有樓房經濟發展很好。但很多農村都在漸漸荒蕪,諾大的村子只剩老人和狗,現實如此坦然接受吧。


紫黛兮兮


這個問題我很早之前就思考過。

我有個表叔,八十代初的高中生,可惜高考落榜了,回鄉務農。當年高中文化在農村算是鳳毛麟角的,我這個表叔可惜了。

更可惜的是,他一直就在農村那麼耗著,不顯山不露水的,侍弄著一畝三分田,日子過得雖然過得去,但絕對談不上富裕。

不過他的獨生子比較爭氣,高中畢業也是沒考上大學,不過這孩子腦子活躍,去南方打工,然後又做生意,發了點小財,給父母幾十萬,讓他們在村子裡蓋棟別墅。現在農村富起來的人不算少,蓋的三四層別墅也不算少,隱隱形成了攀比之風。

出乎意料,我表叔拿到這幾十萬,並沒有在村子裡蓋別墅,反而去縣城買個商品房,房子單價4000左右,買個100平左右的,加上裝修,幾十萬就這麼花沒了。

問題是,房子裝修完了,很長一段時間內,表叔也不過來住,仍然在村子裡住著自得其樂。縣城的房子就那麼空著,有些可惜。

問表叔,有錢為什麼不在農村蓋別墅呢,反而在縣城買個商品房?他又不過來住。表叔反問我,你考上大學了,走出了農村,現在如果讓你回老家別墅,你願意嗎?

我想了想,說:不願意!然後我解釋自己的理由:首先,我已經不再是農村戶口了,在老家已經沒有蓋別墅的資格;其次,老家已經沒有近親了,父母兄弟姐妹都走了,我回去做什麼呢?第三,我在城市已經待了二十多年了,事業和人際關係都在那裡,老家反而無比陌生了!

表叔嘴角一哂,說:這不是你的真心話對不?人都往高處走的,農村,只能留個念想!想要一輩子紮根在這裡,大可不必!

我無言以對,在那一瞬間,我開始佩服表叔來,別看他貌不驚人,80年代初的老高中生水平確實不一般!


李中東


04年我有十萬塊錢左右積蓄,兒子在縣城上初中,我和我愛人準備調進縣城任教,我愛人孃家人都說縣城學校抓的緊,房價又高。結果我夫妻倆個就紮根農村了。現在,房價漲的讓人無法接受,兒子大學畢業了安排工作了,現在找對象非要縣城小區房,可憐現在我們連首付的錢都沒湊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