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書法,你覺得一些現代人超越古人了沒有?

行著茶酒之路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我認為判斷現代人是否超過古人應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 書法是古代人流傳下來的,書寫習慣及常規知識己經形成。現代人是否己將這些常規知識吸收?

2.創新永遠是藝術的主題。現代人用現代手法繼續弄創新書法的藝術表現力,並被廣大書法界人士認同。這說明己經超越古人。

3.古人名家書法是根,現代人只有汲取古人書法藝術精髓才有超越的可能。

4.是否超越古人要以藝術本身來評價。書法名人與名書法是兩種概念。







王壽傳書法


或許有一些現代書法家,超越了一小部分古代的平民百姓。然而,這些現代書法家的水平,擱在古代仍然是不夠看的,難登大雅之堂。

這不是我厚古薄今,而是客觀現實擺在這裡。

如果只是練習書法,那永遠也不可能超越古人,兩者對待書法的態度不一樣。

書法之於古人,就像吃飯喝水一樣。這是古代讀書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只要你開始學習漢字,就要寫書法。

因此,這種先天性的熟練度是現代人不具備的。現代人的書法主要是臨摹古人,沒有辦法像古人那樣與毛筆建立起如此深厚的親密關係。

書法止於現代人,終究只是一項興趣愛好罷了。

書法主要是要靠悟性和天分,以及更重要的勤學苦練。

好的悟性和天分,能夠讓你有創造力。勤奮練習,是使得你有紮實的基礎和底子。

在這兩個因素的結合作用下,相信是會有一部分現代的書法家,能夠創作出不遜於一部分古人的佳作。

但是,他們並沒有達到古代的平均水平。如果還原到古代的背景,這些現代書法是完全不夠看的,難登大雅。

總而言之,古人的書法整體水平上是吊打現代人。


HuiNanHistory


要一分為二看待。 一方面,在3000年的書法史中,能留下英名的有多少,被人們記住的又有多少?這就說明,並不是所有古人寫的字都是好的、都是藝術精品。被我們津津樂道、又耳熟能詳的像鍾張羲獻、歐顏柳趙、蘇黃米蔡等等舉世公認的大家,是書法領域一座又一座豐碑,像《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等優秀書法精品,其文學水平也是有目共睹的。現代一些所謂大家,有幾人的文學水平達到如此高度?所以,無論從技法層面、還是文學層面,現代人誰也超越不了這些古人。有的現代大家,自詡是**第一人,可與鍾張比肩。這顯得有點不知天高地厚!另一方面,古人創造的書法作品浩如煙海,可流傳至今的,也是有限的。如果拿現代大師的精品與部分不被我們津津樂道的古人比,我覺得還是有勝算的。畢竟,現代大師的精品力作,也不是一無是處。但總體來說。現代人的書法水平不如古人,這沒有懸念!


李從萬


不薄今人愛古人。今人學書法多在技術層面學習,出版與網絡為今人提供了遠超古人的書法視野,但不能就此認為今人書法高於古人,至於超越更無從談起。書法對於古人是日常,自然的日常,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門修養。而今人的書法只是一種培養,我昨晚的文章說了書法的展相和實用相,講的就是古今書法比較。今日入展作品技術再高,也總覺得少了些自然和真誠,很多展品是打磨出來的,而古人多信手,不刻意,少機心,這使他們的書法更親切更可愛。如果藝術必須關乎心靈,古人的書法更多指向自己的心,而今人或更多物化。


一真隨筆


古今怎麼比?比什麼?古人的書法大部分都是書信,怎麼比?古人的審美跟今天一樣嗎?你住的房子什麼樣?什麼格調裝飾?古人的房子什麼樣的?時過境遷啊!

現在一談書法,就是什麼收藏!收藏什麼?你家裡現在都不用,你希望你的子孫用嗎?

可笑至極的現在人。你看現在一說書法,就來了,書法能讓孩子安靜?愛學習了?書法真的是靈丹妙藥了嗎?有些不著邊際的書法家也叫囂書法成了“靈丹妙藥”,學習書法的孩子怎麼這麼好?真的,書法這麼厲害了?

書法就是個書法,喜歡學學寫寫,就好。至於通過書法想讓孩子怎麼怎麼的,別抱太大希望,孩子是你們父母的,雖然在學校學習,兩個人(父母甚至還有爺爺奶奶)管不好,一個人管四五十孩子,就能管理得比你們好了?

扯遠了。古今書法沒法比。也沒必要比。幹嘛要比?



伍增傑字愚翁書法詩詞


現代人的書法超越古人應該很難,第一現代人現在日常生活中都沒有習慣用毛筆書寫,可古代的書法愛好者及平民百姓從生以來就以毛筆打交道自然就會更加完美。再說現代人的書法心理都模仿古人為多,根本不用自己的想法及心態去學習自己的風格。等等。總之不及古人


貧窮畫家


你好,不能講,現代書法超越了古人!書法是文化的載體,主要是傳承和發展。

書法從甲骨文,小篆…一路發展到現在,這些都是對古人書法的繼承和發展,都有各時代的氣息!

今天書法進入展廳和藝術長廊,那也是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因此,書法是傳承和發展,不是誰超越誰的話題!

回答完,謝謝。


阿甘學堂


時代在進步,書法創作也在與時俱進。題主設問古今書法誰好誰壞,是一個靜態的比較。這問題好回答,也難回答。

因為超越古人,是全面超越,還是部分超越?以筆者個人能力看,也難以對這個宏大的問題做整體而全面的論述,只能從目力所見,一個側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就是書法的取法材料和書法風格的豐富上,今人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可謂超越古人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古人書法取法多是叢帖和碑刻、金石等材料,三代鐘鼎銘文自然是最古老,最經典的取法材料。從中不僅可以學習字形、解體,而且從中參悟筆法和美學斑駁古茂之美也是可以獲得的。這也是清朝書家篆隸書風遠超前代的關鍵所在。

現在鐘鼎銘文已經不是書壇學習的時興材料了,最時興的材料當屬簡牘帛書。

自上世紀開始,甲骨文面世,成為書風新潮的主動力。而後睡虎地秦簡、馬王堆帛書、包山漢簡等楚系書法風格的簡牘帛書大量湧現,今人書法便獲得豐富的,而且是古人未曾見到的材料。這為風格的多樣化,審美的豐富化創造條件。而且書壇確實也在這樣做,取得很大成就。

山東有位知名的書家,蔣維松先生,曾說我們應該寫屬於這個時代的書法,這樣才對得起這個時代。簡牘帛書是這個時代的新材料,我們就應該去寫這樣的書法。蔣先生的書法,金文大篆不一而足,中正溫潤,守正出奇,十分了得。

蔣先生門下的劉紹剛先生,也在古文、簡牘帛書的創作上用力比較深,曾經在山東省博物館見過劉紹剛先生創作的論語八條屏,與蔣先生一脈相承,文氣雅緻。後來,又見劉先生組織的書於簡帛的書法展,全國各路書家展示了自己對簡牘帛書的理解。水平都十分不錯。

從這一個小的方面看,我們現代人在古文字書法和簡牘帛書上應該超越清朝,超越之前的多數朝代是立得住腳的。

其他方面和整體的評價,難以做到全面,掛一漏萬,希望題主和眾多同好中人指正!


地瓜文史


現代人的書法是不會超越古人的,環境已經決定了,毛筆已不是日常書寫工具,繁體字的淘汰,書法已不是必考科目,古典文化詩詞的冷落,等等這些因素都決定了現代人的書法是不會超越古人的。


金博書法


沒有。

不過否認,純從書寫的角度今,當代中青年中的確有些寫得相當不錯,但是,書法不只是一種純藝術門類,更是中國的一種文化。除了技術,書法更應上升為道的廣博,此所謂技進乎道。

古代書家,首先是一個文人:王羲之、張旭、蘇軾、黃庭堅、何紹基、傅山…哪個不是有詩文傳世?他們的書法,也與他們自身的人文修素養能很好地融合,所以,古人的書法中,有著濃郁的人文氣息。

當代書家,在人文修養上與古人比相距甚遠,相當一部分書家甚至是胸無點墨,所以,展覽體盛行、沒有個人面目或者說是千人一面,所以說,今天的書家無法與古人爭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