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疫情期間的教學你有什麼話想說?

懶媽說教育


我在鄉村小學從教三十多年,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小學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善,相應的,教師素質、家長意識也有了全新的變化。

這次疫情對所有的孩子都有影響,具體到鄉村學校我從兩個方面說一下:

第一,教師。

我們學校有將近三十名老師,大部分是上世紀八五年到二零零零年畢業的師範生,以他們的水平如果當時讀高中都可以進入211以上的大學,但是為了一張飯票進入到教育系統,給中國農村基礎教育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所以,在專業上他們也能與時俱進,都能順利操作線上教學。

其次,責任心問題。儘管這些鄉村教師和公務員相比,收入差別巨大,工資收入大約只是他們的一半,但是,他們大都有職業良知,這次遇到疫情如此嚴重,都毫無怨言開展網上教學,每天忙到晚上十幾點鐘,很多老師眼鏡都快壞了。

最後,和家長的溝通問題。不可否認,農村有一部分留守兒童,也有一部分沒啥文化的家長,他們不懂網絡,每天測量體溫也不會上傳,更不要說每天監督孩子學習。這個問題我們的老師每天都對幾個重點學生實行特別關注,每天都要打好長時間電話。

第二,學生。

現在的學生都很聰明,基本上都能進行簡單的網絡操作,只是一部分學生自控力比較差,這些學生,老師通過去年下半年一個學期都有所瞭解,會有針對性措施。

第三,家長。

這是最難的一環。三分之一的家長很願意配合老師,有三分之一的家長會簡單的督促孩子,最大的問題是剩下的三分之一,平時對孩子的學習就不關心,疫情期間更是嫌麻煩,電話也不接,各種表格也不填,偶爾接個電話就像施恩一樣。最這個問題,我們都是和村委聯繫,讓他們出面溝通,有一些效果。

總之,疫情期間教學的問題和平時教學所反映的問題相差不大。馬上開學了,要進入查漏補缺的階段了,這也是常態。難的是時間太長,如何讓孩子收心!不過,只要開學了,總會有辦法!


樟樹病人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今年由於疫情影響,我到目前還在家裡,學校裡開通了空中課堂,我們今年畢業,專業課比較少,只有三門課,每週一、週三、週五各有一節課,我以前是老師,前年考了研究生,所以我可以從老師和學生兩個層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老師在網上授課,確實一下子適應不了,因為自己一個人對著電腦講,沒有人互動,講著講著可能感覺自己在自言自語,沒有互動有些問題一時疏忽,也就考慮不到了,尤其是中小學生,每個班人數較多,有些學生家裡條件等因素制約,尤其是農村,很多家庭沒有電腦,有些也沒有網絡,只能拿手機上課,課堂效果不好。家裡麵人員混雜,沒有一個好的安靜課堂環境,這個包括老師和學生。很多老師都有小孩子,聽課的時候是不是傳出小孩子的稚嫩聲。



中小學生相對大學生自控能力差,在學校課堂上都會時不時的走神,何況在家裡,一會撓耳抓腮,一會喝水,一會又是廁所,父母有些還要忙田地裡的活,沒有人監督,課後作業也是在網上佈置的,落實任務自然就落到了父母身上,本來是教育孩子,竟搞成了打怪獸。


現在空中課堂還不完善,有些課堂人數多的,只能開語音授課,看不到學生,學生也沒有開耳麥,因為噪音太大,所以就造成了信息不對稱現象,以至於老師在面對一個電腦自言自語,對面有沒有人在,或者在了有沒有認真聽課,還是在做其他事情。

這次疫情期間的空中課堂是特殊時期的措施,也是將來教育發展的一個可借鑑的方向,當然還需要不斷完善,但是目前我們的教學還是傳統教育方式比較好,願疫情早日散去,我們的孩子和老師重回校園。



走進藏東


我是湖北某農村初中的老師,擔任班主任,疫情期間,我們也是採用線上教學的模式進行教學,封村解除後,我花兩天時間到同學們家中進行了家訪,瞭解他們在家學習的現狀和困難。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觀點分享:

一、農村地區信息技術條件制約線上教學的發展

我走訪了五個行政村,除了少數個別村子通了寬帶網以外,其餘村子的學生家庭大多沒有安裝寬帶網,有的村莊寬帶光纖已經到達村委會,但是家長長年在外務工,家中只有老人,大多數父母只在春節期間回家與親人短暫的相聚,他們認為沒有安裝寬帶的必要。有的村莊人戶稀少,家與家之間相隔較遠,網絡運營商不願意為偏遠的農戶拉光纖和電纜開通網絡。

70%以上的農村家庭網絡仍然以手機流量上網為主,而且因為山大人稀,無線網絡傳輸信號被大山阻隔,部分學生家庭住處無網絡信號覆蓋,所以就出現了上山找網絡上網課的現象。疫情暴發後,運營商反應還是比較及時,針對個別特殊情況採取發相應措施,無網絡的現象逐漸好轉。

農村家庭有電腦的數量也很少,大多使用手機上課,屏幕小,效果差,不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

二、大多數家長支持網課,但管理監督缺少方法

真正反對上網課的家長並不多,大家都能站在大局出發,也很支持學校網絡教學,可是家長們自身信息技術知識薄弱,管理學生監督學生的方法簡單粗暴,學生是信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稍微動點心思就可以騙到家長,筆者通過某遊戲監測後臺發現,部分學生成天沉迷遊戲,上課很少。

三、教師缺乏相應的培訓,線上教學只是把線下的一套搬到了線上

線上線下兩種模式差別是很大的,處於農村地區的老師這方面的培訓太少,能夠勉強掌握上網課的相關技術已經不易,缺少線上教學的具體研究,到最後,就是把線下的一套搬到了線上,效果差,學生負擔重。

四、師生家長都比較焦慮

對於農村地區來說,讀書是孩子走出農門的唯一出路,家長期望值高,老師的教學壓力大,都很著急和焦慮,所有壓力最後轉嫁給了學生,學生成天網課,比在校上課還要辛苦,最近的新現象是有負責任的老師連學生雙休時間也不給足,會在雙休時間進行一些線測試或者是學業檢查等,違背了教育規律。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幾點,我是李老師,喜歡說點教育故事,如果你也喜歡,關注我,期待與你交流!


李老師日常


疫情期間我們學生不能按時回到學校學習,為了教學進度,各個地區都開始了網課,全國的學生都聚集在網上上課。

那麼問題來了,農村的網絡信號不是很好,很多農村沒有4G網,所以導致學生上課網絡斷斷續續,或者是要到幾公里外的地方上課。老師也是一樣因為網絡問題而要到野外尋找網絡給學生上課。總的來說其實對於農村疫情期間的教學我不是很滿意。



我是一個大學生,剛好趕上了這個新冠肺炎疫情,也開啟了在網絡上上課的經歷。就我個人上網課經歷來說真的是“慘不忍睹”。一開始是老師讓我們加各種群,然後下載各種APP。什麼騰訊課堂、學習通、知到、慕課網等等,本來我就是一個農村裡的孩子,我家在廣西的一個小山上,家裡面的網絡一般只能發個信息,在樓頂上的網絡稍微好那麼一點,能夠勉勉強強語音通話。但是看視頻呀直播的都不行。


網上第一節課也就是開學第一課。我就遇到問題了,簽到遲到了,因為老師設置的簽到時間為一分鐘,因為我的網絡不好,一直加載不出來,所以就沒有簽得,導致了遲到。我就被老師教育了一下。為此我的心情不是很好,我就去附近找網絡,我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到村裡的小賣部那找到了比較強的網絡,我就拿一個小板凳在那裡坐著聽了一天的課。後面的每天都是這樣。

網上聽課的效果不是很好。因為有時候還是會卡頓,或者是APP系統崩了!農村裡的孩子比較多,而家裡的手機並不是每人一部,兩個小孩用一部手機上課,家長為了每個孩子能夠正常上課,於是就問親戚借錢買了手機,這無疑是加大了這個家庭的壓力。這是農村學生上課的問題。還有就是在農村裡教學的老師遇到的問題。同樣是網絡問題,還有直播時翻車等等,整體上對學生的上課進度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我希望政府可以幫助一下農村地區學生和老師因網絡信號不好而導致不能正常聽完網課和老師正常給學生授課!


稱蘭創作


我是一名老師,現在快被氣死了,我想說盡人事,聽天命!理由如下:

第一,老生常談問題,老師不是萬能的。我們總想讓所有孩子都能考高分考好點,但是,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即使我們再怎麼拼命也是於事無補,他們並不覺得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我們班一個孩子就是極其特殊,每次都不寫作業,也不聽課,上課根本找不到人,我打電話給家長,發現已經被拉黑刪除了!

第二,學生本來就不是一樣的水平。雖然說學生的智力並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是經過幾年的學習,他們之間已經差來了很大的差距,有的學生不用管就自己學,有的你怎麼管他也不聽,反而朝著相反的方向用力。所以,還是省省力氣吧,畢竟未來科學家需要人,搬磚挑大糞的也得需要人不是嗎?

第三,網課可以看出來孩子的情商。拿我們班孩子為例,情商太低,老師辛苦給他們找視頻,找圖片為了讓他們把知識點更好的理解。可是,他們會覺得不屑一顧,他們的關注點不在知識點上,而在視頻裡的人好不好看,圖片美不美?我都覺得有點兒缺心眼兒似的,就這樣的情商以後能有多大出息?看到現在就大概能猜到幾年後,幾十年後的樣子!

第四,保護好自己。已經太多“負責”的老師倒在了網課上,還是保重自己吧,你一心為了學生,卻不知道你為的那些人手裡一人一把槍正伺機將你一槍斃命。就問你怕不怕?

總之,網課最最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沒人去領你的好意!


一名教書匠


疫情期間網上教學毫不誇張對於農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不信我從三個方面給大家分析一下,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



第一,硬件設施面臨及大的挑戰。在還沒開始網上教學之前,學校統一安排對每個學生家進行摸底排查。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學生家就連有線電視都沒有,更不要說網絡了。一聽說要網上上課,很多留守兒童都慌了,因為家裡帶他們的老人根本不懂這些。然後只能是不停的求教老師,在聯繫技術人員架設網絡等。

第二,各地區教學資源分配明顯不均。我們這邊採用的形式是通過有線電視臺進行錄播,教學資源應該都是本省比較好的學校老師的課程進行整合的。在特殊時期時間又很緊張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些實屬不易。但相對於北京等一線城市的空中課堂來說,差距還是蠻大的。



第三,家長監督輔導孩子學習難度係數很大。農村裡部分年輕的家長做孩子的學科輔導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在教育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甚至有些家長直接就懶得管孩子了,更加熱衷於參加一些娛樂性活動。爺爺奶奶級別的家長更不用說了,有的老師要求在釘釘發作業,釘釘到底是怎麼操作一頭霧水,最終導致孩子的學習結果無法得到反饋。

以上是我認為在疫情期間農村網上學習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子建老師教語文


我指的是政府允許上學農村1.創設一個環境。農村相對城市封閉性好,流動人口少,學校嚴格監督防控措施,決不讓外來人員干擾,前提是這與當地村委信息互享,可採用負責任家長組織配合學校管理。2.加強衛生習慣培養。學校派學習能力強的老師,培養學生小骨幹,帶領學生養成衛生防疫習慣,他們也可給衛生落後村民及家庭當好小老師,孫子教爺爺有時效果出奇好。3.創良好愉快教室環境。教室除符合安全要求外,農村小班更易達到。除網絡學習外,做好眼睛保健操,放點動畫或愛國影片及書法等教育,樂學為第一,室外課間操要分班做,密度要大,強體樂學為第一,教師加大電子作業監督公佈。4.年級分階段放學。5.學校建群做好防疫宣傳,提高家長素質,不信謠言,正能量指導。教師最高境界是“愛!”,學生、家長、村委會最大程度關心自己下一代的,科學+愛心+黨和政府關愛=陽光少年。


地圖粉絲


不瞭解。


竹林隱者1


我就是一名鄉鎮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老師,也是一位班主任,在疫情期間,學校響應國家教育部延遲開學的號召,隨時做好開學的準備。也做到了停課不停學。

但現實的應用當中,對於農村學校不建議網絡直播。因為有些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家裡根本沒有網絡,再有的就是網絡時好時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可以採取統一規劃作息時間表,每日教師下發學案——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答疑檢測——教學資源輔助這樣的形式進行。對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可以電話溝通或走訪安排學習任務,以閱讀,練字,背誦古詩為主。上面也規定所有課程開學後一切按教材內容上課。

所以在疫情期間,農村的教學就顯得過於緩慢。


chen老師7406


作為一個生活在農村的人,針對這個話題,我有幾個方面要表述一下。第一個方面關於老師的,大部分老師都是通過微信裡發送學習內容,多半是圖文並茂。第二也是關於老師方面的,那就是留作業的方式。其中一部分是截圖留作業。第三個方面就是關於學生的,針對老師的教學內容學生得打開學習。第四就是學生得完成老師留的作業。目前農村教學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我雖然不是老師,但是孩子的參與學習。

針對如上的幾個過程,我有幾個方面需要表述一下,第一在整個過程中,老師的教學內容都不是自己錄製的,多半是幾個人的錄製內容。在這個環節中老師是否用心不可監控。在老師留的作業中,學生的完成情況有沒有統計,也就是學生完成的怎麼樣,不可監控。另外,是否是所有的學生是否全部參與學習了,不可監控,在這方面,有這麼一個案例就是,老師發現有沒有參與學習的同學,聯繫他們的家長了,可是結論是這個學生一直沒有參與完成作業等類似的情況還是很多的。

綜上所述,我們這裡的情況大致就是這樣,作為我們家長一族還是要用心,多督促自己孩子的學習的。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律性也會得到培養。你們那裡也是這樣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