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以前因為窮去吃,現在卻吃不到的有哪些菜?你還記得怎麼做的嗎?

伊人間


我是鄉村淇譯,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

在以前的農村因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是那麼的高,種植的糧食也是不夠吃的,這個時候就是會有不少人上廣闊的田野裡面去找一些能吃的事物回來做給家裡人吃,已解決家裡人溫飽的問題。可是現在農村的水平提高了,大家的糧食也是夠吃了,有不少的人也就是不吃這些東西了,只是在偶爾做一點在嚐嚐味道。告誡子女以前農村生活的不容易,要珍惜現在的什麼。那麼什麼樣的野菜現在不會去吃了呢。

楊樹葉

這個楊樹大家也都是見過的吧。我還記得我的母親跟我說過,在他們那個年代,家家糧食都是比較少的,一家人的口糧往往都是不夠一家人一年的吃喝的,這個時候大家就是會出去找點野菜來充當食物。那麼一到了開春的季節在楊樹剛長出嫩葉的時候,大家都是會去楊樹上面把楊樹的嫩葉摘回來吃的。在當時也是比較受到人們喜愛的,因為在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別的可吃的。

這個我的母親在我小的時候也是做過,就在開春的時候挑楊樹的嫩葉摘回來,用水潮一遍要是再用涼水多泡一段時間不然楊樹葉發苦是吃不了的。在泡了一段時間以後不苦了,可以用來蘸醬吃伴著吃或者剁碎了用來和玉米麵烙餅吃都是可以的。

野菜糰子

在哪個時候家家都是不少人口的,家裡糧食不夠用,那麼就會上田間地頭去釆栽點野菜,像是水芹菜,大葉芹 ,榆樹錢,槐樹花都是人們的選擇的。



這些野菜糰子的做法就是我們把採摘回來的野菜用水炒一下過水透涼剁碎用玉米麵把它們裹在一起上鍋蒸熟就可以的。也是因為在那個年代白麵是緊缺的,只有到了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平時也就是用玉米麵還的是家庭好點的才能有呢。到了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也是沒有多少人在吃這個了,也就是有的人想改善一下回味一下過去才會做點吃。

玉米糊

玉米糊在以前也是經常吃的一種食物了,把玉米打碎了放到鍋裡碴粥來個,都是裡面水多玉米麵少的,做一鍋就夠一家人吃了。在就點鹹菜也就是一頓飯了,吃這個是不怎麼頂餓的,往往不到半天就餓了,可是在哪個時候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能吃上這個也就是不錯的了


這個到了現在也是沒有多少人回去吃了。

在以前的那個年代大家都是以不餓著為主的,只要是能吃的都回去吃的一些野菜根,樹皮什麼的都會被拿到家裡去吃的,現在生活好了大家也是不用為吃飯發愁了。可是我們也不能忘記以前人們的苦的。

那麼在你的印象裡面是什麼以前吃現在不吃呢。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留言探討。

發表自己對於農村的一些看法。分享一些農村趣事和自己養種植經驗,喜歡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鄉村淇譯


作為80後,也是捱過窮的,家在南方我記得蔬菜跟現在差不多,就是缺肉少油。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農村都還很窮,除了逢年過節能吃上肉,平時餐桌上基本難看到,一兩個月買一次豬油,油渣就成了美味,油渣配飯我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可以吃三大碗飯。

家家戶戶都養著雞鴨鵝豬,這些都可是要拿著換錢買油鹽的,連雞蛋也成了奢侈品,一年也就生日的時候能吃上兩個荷包蛋,

記得讀書時代,離校遠小學都是在學校吃午飯的,每次要從家裡帶上三五天的米菜,統一放學校食堂裡,自己蒸飯吃。那時,大家都很窮,帶去能吃那麼久的,無非也就是鹹菜或醬。那個時候,同班人聚在一起,大家都把家裡帶來的菜放一起吃。每次,我的菜總是最先被吃完的。小學五年我帶的就是醬。我的醬裡,媽媽炒的時候放了油渣,而別人帶的醬,真的只是醬而已。

作為男孩子,那時候那會關注這些菜是怎麼做的。現在生活好了,卻連吃肉都是不出以前那個肉香。





身在山中


印象最深的就是榆錢子,和香椿。至於怎麼做的,作為八零後我還真不會做,小的時候都是我媽做了給我們吃。結婚以後,娶了個好老婆,這些農村野菜我老婆都會做,只要想吃農村這個季節還是能搞到的!文采不好!謝謝各位!


豫東山歌


我是70後的人,曾經捱過窮,那個年代在農村,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肉,平時飯桌上很難看到,糧食不夠吃,只能挖些野菜來吃,那時感覺吃著可香了。像薺菜,馬齒菜等。

薺菜,馬齒菜很好做,把菜摘淨,用水洗洗,放點麵粉拌拌,然後放到鍋裡,大火蒸熟,蒸熟後放點鹽,調料,香油加蒜計,拌勻就可以吃了。

除了吃野菜以外,還吃榆錢子,槐樹花等,榆錢子可以用來做菜饃,榆錢子洗淨,拌上面,然後做成菜饃饃,蒸熟後蘸點蒜汁來吃。槐樹花可以用來攤餅子,或者蒸著吃都可以。

那時能吃的野菜可多了,榆皮,楊樹結的毛毛蟲,蒲公英,等等。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現在一般就不吃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為吃飯發愁了,食品的種類也多了,所以一般人也就不吃了。


漂泊誠實者張哥


以前農村窮,糧食不夠吃的,研究出了許多我們現在不在吃的野菜,樹皮,樹葉等等許多菜或者糧食。那是時候是窮沒辦法才吃,現代人回想起來都成了的美味。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對老人們來說難以下嚥的野菜,樹皮,卻成為了現代人追求分美味。

第一個當數薺菜了。

即使在現在每當春天來臨,薺菜反綠,生長的時候,都有太多的人去地裡挖薺菜,甚至都成為了城裡人餐桌上的美味。

肥美的薺菜可以包餃子,放上肉餡,做成皮薄餡大的水餃。沒出鍋就會聞到天然蔬菜散發出來的香味,在春天裡吃一頓薺菜餃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薺菜餃子,薺菜1000克左右,新鮮豬肉500克,大蔥,生薑,花椒,醬油醋等調料備好。

摘掉枯萎的葉子,用水沖洗乾淨,要多衝幾次。薺菜挖出來以後大多帶走泥土,也有農藥殘留,多衝洗幾次,沖洗乾淨,控幹水備用。

將新鮮豬肉剁成肉丁大小,並以次放入薺菜,生薑,大蔥,花椒等調料,剁碎製成餃子餡,放入少量的花生油調勻。

剩下的就是做餃子的過程了,春天正是農村認真有水少的時候,一頓薺菜肉餡餃子,正正真真的人間美味。

薺菜還可以做薺菜炒雞蛋,這也是一道簡單而又美味的佳餚。

第二個應該就是榆錢了。

榆錢是榆樹開的花,味道稍微帶一點點甜。老人們喜歡用它們做糊糊,添加幾粒碾碎的花生米,有時候還加點白麵。

從榆樹上採集來的榆錢,先一把字把的從樹枝上擼下來。在水裡淘洗乾淨,榆錢上都帶有少量的花萼,褐色的,要把這些都沖洗掉,有時候還可能有蟲子。

放到熱水了一焯,撈出來控幹水。

先把花生米放鍋裡,然後加一點小麥粉,攪勻,在放入乾淨的榆錢,等水開了,榆錢糊糊就出鍋了。

榆錢糊糊既有榆錢的甜,又有花生的嚼勁,還有面糊糊的粘性。每次做了,少不了喝上三大碗,現在也忙了,媳婦不會做,母親也老了,想吃,卻吃的少了。

還有就是榆樹的樹皮,嫩嫩的榆樹枝條,在清明左右,樹皮和樹枝是不在一起的。我們這邊叫做離骨,折一小段下來,把樹皮剝離樹枝,就可以放到最裡吃。榆樹皮越是嚼越是黏,等到都嚼碎了,又在最裡滑滑的,比現在的口香糖可好多了。

第三就是楊樹毛子了,我們這裡叫午時莽子。

春天裡楊樹發芽前,樹枝上就會生出午時莽子,它也是楊樹的花,最後會生出種子。

午時莽子,主要就是做豆沫子。把剛發出來的午時莽子從小楊樹上晃下來(因為它比較重,你只要晃動楊樹,它自己就會掉下來)

,洗乾淨,剁碎,放上蔥,花椒,姜,少許辣椒等調料,放到鍋裡,添加少量的水大火燒至水蒸發掉。中午的美餐就有了,拿出年前就備好的煎餅,滿滿的捲上一大包,煎餅又軟午時莽子又帶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山東大漢吃了有力氣。

其實我是不喜歡那個氣味,對這個倒是真不熱心。

還有一種觀音土,做法已經失傳了。

其實就是一種的黏土,據老人說就是我們現在燒製陶瓷用的鋁土。人吃了之後會便秘,接幹,不能多吃,吃多了會死人。

這個也不提倡我們現在去嘗試哦,帶有一定得罪危險性。我們是在追尋先輩的美味,不是在冒險。

現在社會發展了,農業發展了。糧食夠吃了,我們也不用餓肚子了,憶苦思甜也好,追尋消失的美味也好,其實我們都體會不到老一輩人吃他們的艱難與無奈了。

就算是消失在我們記性裡的美味,是讓我們追尋的回憶。兒時的美好年華,總是帶領我們到那回不去的過往,一件件,一樁樁,他們就在那裡,我們去找尋就能找的到。

最後說的有點例題了。農村裡以前因為窮才吃他們,現在我們因為回憶吃它們。我在農村,可以追尋的美味也不只這幾樣,多的數都數不過來。今天舉幾個例子,算也是對我自己童年的回憶。


小農旺


在七十年代,大家都吃過野萊,苦萊子,薺薺菜,馬紮萊等,這些都是涼拌好萊,特別是馬紮萊,用熱水燙後,再用冷水撥涼,用蒜泥一拌,可口無比。

還有一樣大家可能忘記,不是野萊,是豆蟲,就是豆子葉長茂盛時,在上面專吃豆葉的蟲,那時農藥緊缺,只能照顧大面積作物棉花,其它豆子,花生小面積作物不打農藥,所以豆子這種蟲特別多。抓到到後用刀被坯死,把蟲內臟不乾淨東西去掉,翻過皮來,一張帶白油的皮,展現在面前,然後用刀跺碎,加上鹽一拌,放入鍋中炒熟,一塊一塊似炒雞蛋,美味可口,當客人來了還當主打萊。

現在想起來,還淌口水,朋友不知你吃過沒有?不過現在農藥噴灑多了,豆葉上的豆蟲絕後了,已經轉入地下,這種地下豆蟲更加有營養,更加好吃了。


王連軍206


以前因為窮吃的野菜有苦菜.薺菜.蒲公英.馬齒筧等等,但是現在也有,大多數人工種植的,綿陽頭和麵蒸好沾蒜泥吃,還有幾乎找不到的榆錢,用榆錢和玉米麵蒸窩窩頭[偷笑]。


向陽花下


小時候鄰居給我吃了塊榆樹葉做的餅,味道已經完全忘記了,但是記得吃得很大口


頭大就叫劉大頭


自己經歷做不會忘記?

思想變了吧?


振明72


以前由於家家都很貧窮,生產的糧食不能滿足溫飽,只能靠吃一些野菜,和樹上可以吃的食物填飽肚子。比如:馬齒菜,野薺菜,蒜苗菜;樹上長有:槐樹花,香椿樹葉,柳樹嫩葉等

馬齒菜做法比較簡單:先把馬齒菜清洗乾淨,放入麵粉,再把馬齒菜菜攪拌均勻,讓麵粉包裹住它,然後放到鍋里加熱蒸熟,等到把馬齒菜蒸熟起鍋,放入蒜汁、油、鹽等調味品進行攪拌,一碗馬齒菜拌麵就做好啦,那種鄉村野菜味道撲鼻而來,這才是真正的家鄉野菜味道。

槐樹開的花和其他的野菜大都這個做法:主料油鹽蒜泥等

各位網友:你們的家鄉野菜是不是這個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