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信息的背後

目前,多媒體數據包括圖片、文本和視頻鋪天蓋地,自媒體風起雲湧。人們在虛幻的多彩世界裡狂歡和放縱,任由自己的感官吸收、咀嚼和消化,上演著一出出文字罵戰以及文明和粗俗的碰撞。

事實上,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這些媒體,有的是美麗的地域風光,但是媒體所發佈的實景一般都是人們拍攝的實景裡最誘人的地方。比方說風景照、人物照等。風景照裡給人們的感覺是,這個地方風景秀麗、值得一遊。但是風景照很難反映一個景區的全部,因為人們肯定不願把一個景區大煞風景的地方拍下來去展覽,所以才有人們說的聞景別見景,見景更稀鬆。同樣,美麗動人的人物照更是如此,無限風光、風姿綽綽的背後也許藏著諸多無以言表的故事。

利用圖像進行欺世盜名、瞞天過海已經不是新鮮事。 例如,2008 年7 月,伊朗媒體公佈了伊朗導彈試射照片,照片顯示四枚導彈騰空而起,事實證明,伊朗革命衛隊為了誇大武器的真實力量,採用複製-粘貼手段合成了其中一枚導彈如圖3;同樣,也有的人為了達到可怕的政治目的而不擇手段的發佈偽造圖片, 欺騙世界,愚弄群眾,例如,路透社發佈的哈吉提供的以軍空襲貝魯特的照片造假案以及伊拉克戰場的照片合成案件,如圖4。

媒體中的數字信息也是這樣,許多光鮮亮麗、蒸蒸日上一般都是由數字映襯出來。有的人為了誇大業績,堆積出了一大堆亮麗的數字,這些數字足以讓人想象出這是一個何等美好的人間天堂。藉助於這些龐大的數字,人們又可以用大數據等進行數據分析,進而勾勒出一個更絢麗、更令人無限嚮往的願景。

美麗的照片可以成人之美,誘人的數字也可以使人平步青雲。殊不知,照片有造假,有時會以偏概全;數字也有不真實,在一個不真實的數字下進行任何預測和推理更難保證其真實性。因此,照片中的美好不一定是現實世界中的美好,一些預測分析的數據只有建立在真實數據基礎上才更有意義。

中國新聞網說的好:“社會上患了一種“流行病”——數字造假。群眾稱這些數字為“摸腦殼數字” [1]。觀察者網說:”“App的生存之道,就是靠App的推廣分發,所以很多App依靠第三方來推廣,以追求高下載量和安裝量。但是,很多不法推廣組織利用技術手段實現虛擬下載和安裝,卻並不能轉化為有效的用戶應用。[2]"

造假的數字媒體內容如果被大量地用於正式媒體、科學發現、保險和法庭證物等,將對社會穩定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產生嚴重的影響。從道德和歷史範疇考慮,虛假信息會歪曲事實和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使人們不再相信真善美進而也不再憎惡假醜惡;從世界和平和司法公正的角度考慮,一張假造的圖片可能成為一場戰爭的導火索,也可能使得無辜的善良人冤沉海底,那些事實真相將永遠無法見到天日。


數字媒體信息的背後

古埃及文明,實際拍攝於新加坡環球影城


數字媒體信息的背後

拿著“仙女棒”的狗狗,實際是電腦合成

數字媒體信息的背後

圖3 導彈發射,實際上是三枚


數字媒體信息的背後

圖4 造假圖片

參考:

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10-11/8647171.shtml)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102283145664585&wfr=spider&for=pc

3. 圖片來自:https://new.qq.com/omn/20200120/20200120A0RFH200,與環球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