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2500年前,中國的價值投資“寶典”:計然七策

計然七策,越用其五而滅吳;范蠡用之於家,數次累金鉅萬。

放在今天指導我們價值投資也是字字珠璣!

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

計然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飢;火,旱。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飢。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彊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


來自2500年前,中國的價值投資“寶典”:計然七策

第一策 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


其原意是:知道要打仗了,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瞭解了貨物出產的時間和用途,就瞭解了這個貨物。

一、 知鬥則修備

怎樣才能提前知道要打仗了呢?這是對勢態的把握與判斷。只有明白了勢態的發展趨勢,才能做到順勢而為。勢分為大勢和小勢,對於投資領域而言,中國經濟必將長期增長這是大勢,中國必將崛起於21世紀這也是大勢。那什麼是小勢呢?降息降準是小勢,新冠疫情的影響這都是小勢。只有對勢態有了初步的判斷,才能在投資時做出相應的準備。

二、時用則知物

我們做投資需要面對的物就是指:股票、基金、期貨、貴金屬、外匯、原油……

只有充分了解他們是什麼,有什麼特點,內在規律是什麼,我們才能熟練的掌握並運用他們獲取財富。


第二策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這和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一致的: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也就是反人性操作,冷買熱賣。就像這段時間疫情股災來臨,投資市場可謂哀嚎遍野、極度悲觀。就A股而言,很多股票的價格已經遠遠低於自身價值。此時我們不但不能恐懼反而需要貪婪!當行情好轉,牛市來了,人人都忘記了風險,股票價格遠遠高於價值時才是我們該恐懼的時候。


第三策 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飢


這就是規律,從生活實踐中體驗觀察到的規律。股市也有規律,有道是

術萬變,而道不變。A股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市場制度的完善震盪向上這就道,就是規律。短期內漲高了就跌,跌多了就張,這也是規律。做投資這些規律是必須掌握的。


第四策 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


一、務完物

原意是指要選擇好的容易儲存的貨物

。投資中那就是要選擇好企業,不容易倒閉或者不能倒閉的企業,比如工商銀行、中國平安等。其好的標準是:高增長、高分紅、低估值,長壽。

二、無息幣

就是不借錢、不貸款,不加槓桿。這個就好理解了,借錢加槓桿的壞處無需累述。價投大神巴菲特也有類似的投資原則:不做空,不借錢,不懂不做。

來自2500年前,中國的價值投資“寶典”:計然七策

第五策 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一、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

這是關於供求關係決定價格的論述。供不應求則貴,供大於求則賤,這個道理當今社會人人都懂。

二、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物極必反,月盈則虧。指數也好股價也好漲高了必然要跌,跌深了必然要漲。這也是市場震盪的本源。


第六策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一、貴出如糞土

股價漲高了,萬不可貪,不要不捨得賣,達到自己都預期收益就是成功的投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好。

二、賤取如珠玉

當機會來臨,股價便宜了,要做到不懼,就像現在。做到賤取如珠玉比較難,因為便宜的價格往往伴隨著大恐慌、大悲觀。

來自2500年前,中國的價值投資“寶典”:計然七策

第七策 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錢不能閒置,資金要充分的利用起來,利用的頻率越快意味著獲取的收益越多。我的股票賬戶餘額始終為零,我會第一時間把暫時用不到的錢轉入貨幣基金。利用自己就要從小處做起。

計然七策,穿越2500多年的投資理論,依然能指導我們做一個優秀的價值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