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長沙窯是興起於中晚唐的商業性窯口,窯址位於長沙所轄今望城區石渚湖彩陶源村一帶,它的叫法多樣,我們現在叫長沙窯,唐時被稱為”石渚窯“,過去也叫"銅官窯"。釉下彩和銅紅釉就是這個窯口發明的,這兩樣的發明對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大的貢獻。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現代釉下彩

1.釉下彩

釉下彩瓷對於我們現在的人說是耳熟能詳,普通人多多少少都知道釉下彩這一說,瓷器上描繪出色彩斑斕的畫面,對現在工藝來說,非常簡單,隨便一家陶瓷工作室,都可以掌握的技術,至於好壞優劣另說,但是對於唐代以前都是不能想象的技術,原來瓷器還能畫得這麼漂亮。以前多采用刻劃花紋做裝飾,就是用工具在瓷器的坯體上經行刻劃,形成的畫面,釉料也沒那麼多,燒製的條件也不像現在這麼好;北方的邢窯有燒三彩陶器,但那是低溫陶,燒出的色彩較淡,釉色容易被腐蝕。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那麼釉下彩是怎麼發展來的呢,越窯邢窯沒有發展起來,唯獨只有長沙窯發展起來了釉下彩瓷,原來是因唐代“安史之亂”之後,大量工匠為躲戰亂而紛紛南遷,使得長沙成為了多地文化匯聚之地,長沙窯作為商業性窯口,作坊主和窯工有更強烈競爭意識,既然燒白比不過邢窯,燒青比不過越窯,在名窯夾縫中求生存的長沙窯,那就獨闢蹊徑做彩瓷。另一方面長沙窯的出現實際上也是南北瓷藝融合的產物,它既不是嶽州窯發展的結果,也不是中原地區制瓷工藝的簡單植入,而是二者融合後產生的,並出現有別於其他窯的特質。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長沙窯瓷器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器生產格局,較之盛產青瓷的越窯和盛產白瓷的邢窯,長沙窯積極融合南北陶瓷燒造技術,將唐三彩等北方彩釉工藝嫁接於嶽州窯類型的青釉瓷器之上,不但一窯焙燒出多種色釉瓷,而且同一器物上使用多種釉彩,實現了從低溫彩陶到高溫彩瓷的轉變,開啟了中國的彩瓷時代。同時慢慢的發展出釉中彩,釉上彩,素地彩、釉上下彩,堪稱陶瓷史上第一座彩瓷窯。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2.銅紅釉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銅紅釉瓶

銅紅釉,這個詞,對於沒有接觸過瓷器行業的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這個是專業名詞,它是指以銅作為高溫著色劑應用到瓷器裝飾上。在唐代以前的中國傳統釉彩中,銅主要用於綠色低溫鉛釉的著色,唐代的長沙窯開始用銅作為高溫釉彩的著色劑,在考古發掘出來的長沙窯遺址中發現帶有紅彩和紅釉的碎片,經化驗,這些紅彩、紅釉確為銅紅。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唐代銅紅釉茶埦

銅紅釉對窯溫、氣氛、含鐵量等因素都極為敏感,如果工藝稍有偏離,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紅色,或者紅色根本就不出現,對現在的人說銅紅釉已經不是一個秘密,想研究燒製,釉料都有賣,我自己的陶瓷工作室也曾經燒過這個紅色,釉料是在景德鎮買的,理論上只要溫度和釉料達到條件,就可以燒出來,可是現實往往燒不出來,很難,像清時期出現的郎紅釉,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叫”想要窮,燒郎紅“,可見工藝技術真的不簡單。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那麼作為唐朝時期的工匠是怎麼研發出來的這個銅紅釉呢?從考古學家發掘出少量的銅紅彩瓷來看,開始時多帶有偶然性質,但就是這種偶然現象的啟發下,瓷匠們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逐步地燒出以銅紅作為裝飾的彩瓷,為我國陶瓷裝飾開闢了新途徑,這是中國陶瓷史上又一重大發明,宋代的鈞窯,元明清時期的、青花釉裡紅、鮮紅、郎窯紅等銅紅釉產品,都與它有一定的關係。

釉下彩和銅紅釉的鼻祖——長沙窯(銅官窯)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長沙窯的博物館,裡面有發掘出來的實物,也可以去長沙銅官,那裡現在也很多手工藝人開的門店,瞭解瓷器,可以關注小花陶藝,以通俗易懂的話來分享瓷器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