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元青花鬼谷子下山這麼值錢?

wlm教授


除了“元青花”本身的價值之外,最重要的是大罐上的故事題材“鬼谷子下山圖”寓意深刻,體現了中國的思想演變和文化內涵,這是最大價值。

2005年7月的倫敦佳士德拍賣會上,一件元青花的人物故事大罐拍出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最高的拍賣紀錄,拍出價1400萬英鎊,加佣金最後摺合人民幣2.3億元。


“鬼谷子”是一個人,司馬遷說他是位隱士,蘇秦習之於鬼谷先生。又有道家認為鬼谷先生是古之真仙。戰國說客蘇秦、張儀都曾跟隨鬼谷先生學習。“鬼谷子”不是人名。“鬼谷”據說是他的隱居之地,周世隱於鬼谷。這個鬼谷的具體位置 明代宋濂說是在潁川陽城。這位鬼谷先生無姓名里居,以“鬼谷”為號。“子”是一種尊稱。“鬼谷子下山”這個故事則說的是作為孫臏師傅的鬼谷子在齊國使臣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

至今流傳有《隋書*經籍志》中傳下來的《鬼谷子》三卷。書裡闡述了一些權謀策略以及言談辯論的技巧。在所謂“鬼谷子”生活的年代,書中的理論觀點和當時影響力最大的儒家所倡導的仁義道德大相徑庭,不可以否認的是《鬼谷子》裡面的思想在大爭之世的戰國時期比較實用。被認為是鬼谷子學生的蘇秦和張儀“學乎鬼谷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


“鬼谷子”流傳到現代,貶者認為它是陰謀詭詐之道,不過是舌辯之才,褒者則認為它是大智慧,是曠世奇書。“鬼谷子”這個人因為太神秘,所記甚少,所以歷來存疑。有人認為“鬼谷子”根本就不存在。其實這個人存在不存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借“鬼谷子”而流傳下來的思想演變。


沅汰


判斷一件古董瓷器的價值,一般有這麼幾個標準:

一、是否到代真品(歷史價值)?

二、藝術性如何(藝術價值)?

三、稀缺性如何?

四、是否傳承有序?

五、追捧程度?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就具備上述五條標準。

一、它是到代的元代鼎盛時期青花瓷器。元青花,是中國瓷器從青瓷到彩瓷的第一個大轉折大提升,為景德鎮創燒品種,對後世的陶瓷燒造乃至中國古典工藝美術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歷史價值非常顯著。

二、藝術價值。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使用進口鈷料蘇麻離青繪出青花紋飾,共分四層,十分複雜。第一層頸部飾水波紋,第二層肩部飾纏枝牡丹,第三層腹部為"鬼谷子下山"主題紋飾,第四層下部為變形蓮瓣紋內繪琛寶,俗稱"八大碼"。其主體繪畫的是戰國曆史人物“鬼谷子下山”。故事說齊、燕交戰中,孫臏被燕國囚禁,交戰雙方指揮員孫臏和龐涓的師傅鬼谷子下山營救徒弟孫臏。主人公鬼谷子坐在一虎一豹所拉的車上下山。另外還有兵士。故事出自元代版畫《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在瓷器上繪畫人物,對畫師的要求十分高。若不是熟練的老畫師,無法完成這麼複雜成熟的人物繪畫。

三、稀缺性。元青花人物大罐本來存世就極其稀缺,目前已知有8件:東京出光美術館藏的“昭君出塞”青花罐、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的“尉遲恭救主”青花罐、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藏的“百花亭”青花罐、英國鐵路基金會藏的“錦香亭”青花罐、“三顧茅廬”青花罐、“西廂記”青花罐、“細柳營”青花罐、“鬼谷子下山”青花罐。其中前4件被全球大博物館珍藏,後4件在市場上流通。可以說十分稀缺。

四、傳承有序。這個瓷罐是1913年荷蘭人範·赫默特男爵(Haron van Hemert tot Dingshof)在中國購得。此後一直被家族作為明代早期青花作品收藏。直到2005年才到市場上流通。這件寶貝在男爵家族珍藏了差不多一百年了。

五、追捧程度。元青花因為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稀缺性,改革開放以來,受到陶瓷界和收藏界的高度重視。當然,也受到資本的追捧。這件寶貝的追捧程度,可以從拍賣成交情況來看。當時,這件寶貝全球巡展,引發了爭論和轟動,很多收藏家都親自上手了它。中國著名收藏家馬未都也在北京上手了它並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馬未都認為這是件據有鮮明時代特點和標誌意義的青花陶瓷作品。在古陶瓷美術史上佔有重要一席。

總之,這件東西被資金追捧。2005年7月,寶貝倫敦佳士得現場拍賣,起拍價100萬英鎊。最終以1568.8萬英鎊,由英國古董商埃斯凱納齊購得。現在未再次流入市場。


雨余天文物史


元青花大罐不止元代有燒製,到了明代還有大量燒製,元末明初請問老師們,屬於什麼年份朝代呢?







阿偉78234


你好,說到在收藏界颳起一陣狂風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不但讓元青花的身價倍增,使中國文物在國際賣場上的身價一步登天,給中國國內收藏愛好者打了一劑興奮劑。在給中國文物市場造成巨大的震撼和衝擊的同時,也讓元青花的造假走向一個繁榮期,一時間,各種各樣的元青花仿品充斥了市場,讓不少人上當受騙。

2005年7月12日,英國倫敦佳士得公司的一次拍賣會上,一隻高27.5釐米、直徑33釐米的中國有著鬼谷子下山圖的元青花大罐,以1568.8萬英鎊(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三天後,同樣在倫敦,又一件元青花葫蘆瓶以3344.5萬英鎊成交,創造了元青花拍賣的又一個令人咋舌的天價。從此,元青花的神話席捲著全世界。

這兩次元青花的天價拍賣,沒有人去在意這兩件元青花得主和它們的去向,對於國內的瓷器收藏愛好者來說,卻進入了一場元青花的狂歡。直到今天,元青花讓很多“撿漏了元青花”的人精神亢奮,家裡收藏了一屋子“元青花”,跟藏友總是有一大套元青花的理論知識,誰不跟他談“蘇麻尼青”就跟誰急。



有了這兩件天價元青花的成交記錄,再經過各地電視臺鑑寶節目的推波助瀾,更是讓人們神魂顛倒,元青花從不為人知成了婦孺皆知的財富傳奇,使中國收藏人群短短時間內猛增了一倍有餘。人們為幾十元的元青花翻了上千萬倍的傳說深深神往,這樣的傳說誰聽了誰都會為之瘋狂,所以元青花價格居高不下並不奇怪。


但是,目前瓷器鑑定秩序混亂,市場上的元青花魚龍混雜,仿品幾乎佔據了整個古玩市場,而為數不多的真品只是在小圈子內被認可,一旦流落到市場,就會引起爭論,不為大部分人認可。很多資深收藏家都只能在景德鎮找高人定製高仿品收藏,所以,大家對於元青花收藏和買賣一定要理智對待,不能頭腦發熱。


風雲說收藏


一、元青花的發現

1929年英國大英博物館的中國古陶瓷學者霍布森參觀大威德基金會東方藝術博物館發現一對有明確紀年“至正十一年”的來自中國的青花瓷,同年他在《Old Furniture》雜誌上發表《明代以前的青花瓷》(Blue & White before the Ming Dynasty)披露了這對中國元代青花雲龍紋象耳瓶。但這篇文章的出現並沒有引起包括中國收藏家在內的收藏界的重視。

在這之前,中國收藏家沒有元青花的概念,而是把這類青花瓷歸納在明代初期的普通的青花類瓷器。

沉寂了20多年後,美國學者約翰波普博士參觀並深入研究了土耳其託普卡比宮博物館( TOPKAPU SARAYIMUZESI)和伊朗阿德比耳神殿(ARDEBIL SHRINE)的中國早期青花瓷,分別於1952年出版了《Fourteenth-Century Blue-White A Group of Chinese Porcelains in The Topkapu Sarayi Muzesi, Istanbul 》和1956年出版了《Chi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出版了《十四世紀青花瓷》。從此開始了全世界收藏家研究元青花瓷器時代。

二、文博系統的元青花存世量說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已故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中國硅酸鹽學會等陶瓷專家開啟了對元青花的深入研究並在80-90年代文博界得出一條結論:元代青花瓷被國內陶瓷界認知始於上世紀的50年代,經官方確認的館藏品、出土品和傳世品累計約為400件(也有人說300件的)。其中土耳其TOPKAPU博物館40件,伊朗(ARDEBIL SHRINE)32件 ,國內江西高安元青花博物館19件,故宮博物院11件等。其中特別熱捧的是人物紋飾的元青花八大罐。這麼少的元青花存世量,激起全世界收藏界對元青花收藏的極高熱情和市場熱捧。

三、元青花的藝術價值

景德鎮制瓷歷史非常悠久,宋代時期的湖田窯系瓷器胎質細白堅硬,影青為宋代湖田系主要瓷器釉色,宋代瓷器以汝、官、鈞、定、哥為主要。元青花的發現開啟了景德鎮的輝煌制瓷歷史,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的制瓷歷史。景德鎮高嶺土瓷質細膩,有較好的強度和硬度,元青花瓷器改變了傳統宋瓷秀美、端正的造型,器型變得碩大厚重,體現了草原馬背民族的豪放粗獷的個性。宋代陶瓷器物造型優美和釉色溫潤、純粹、自然。元青花運用伊朗進口的蘇麻離青鈷料顏料在瓷器素坯上作畫,經1340°左右高溫燒結瓷化後,形成豐富多彩的畫面。蘇麻離青鈷料經燒結後髮色青翠濃豔,筆觸濃厚處呈現黑色鏽斑,釉面有凹凸不平之感。畫師們把佛教、道教紋飾,元雜劇和中國傳統歷史故事等吉祥元素等以前無古人的文人畫風格淋漓盡致的表現在瓷器上,粗獷豪放、灑脫隨意、流暢嫻熟,畫面構圖飽滿、繁而不亂,勾、點、染、塗一氣呵成。人物形體比例、動作神態、面目表情等栩栩如生,飛禽走獸、花卉水草生動靈動有活力。充分表現了畫師們的藝術底蘊。瓷器成為了中國書畫大師們除了宣紙以外的又一重要書畫載體。所以元青花瓷器無疑是具有劃時代並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四、元青花收藏的價值評估

1、元青花瓷器是具有劃時代的瓷器,從它的創燒開始,它就是作為生活中的日用器具。

 

2、忽必烈1271年建“大元”國至1368年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歷時97年。將近100年的元代,生產出來的作為日用器具的元青花瓷器絕非文博界認定的400件。1980年在一個既不是文化又不是政治、經濟重鎮的江西高安縣由民工用鋤頭、鎬、鍬挖出19件窖藏元青花。改革開放幾十年海量的基礎建設和大開發,無疑挖掘出來了大批量的元青花瓷器。國家文物局長已經多次公開承認民間藏家手上有數倍於國有博物館的文物存量。

 

3、中國文物法有明確規定,不管天上、地下和水裡的等,挖掘出土的文物均屬於國家,民間大規模基礎建設不經意挖掘出來的古物作為普通的藝術品在民間轉藏或流向了全國各大古玩市場,得不到文博界的認可。但不可否認大量“珍、精、稀”的藏品被埋沒在幾千萬的民間收藏家手裡,導致國內外各大拍行只有外國人的藏品(國外藏品無需提供藏品出處的身份證明),極少出現國內拍品的現象。

 

4、元青花瓷器具有開創了書畫用瓷器作為載體的新紀元,並結合瓷胎有別於宣紙和絲絹的筆觸、渲染、暈散和蘇麻離青的特殊成色效果,厚重大氣粗獷的器型上承載著畫師們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元素的理解和渲染。因此“珍、精、稀”的元青花瓷器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人物紋飾的罐,2005年在倫敦佳士得被英國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凱納齊(Giuseppe Eskenazi)以1400萬英鎊(加佣金摺合人民幣約:2.3億元),創造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最高拍賣紀錄。這樣的拍賣價格就像當時的元青花創燒一樣,對中國藝術品在世界市場的影響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開啟了全世界愛好藝術品的人們對中國元青花的熱愛和關注。

 

結論:藝術本無價,傳藏價格僅代表藏家對這件藝術品的喜愛程度。





邨村通


首先畫人物紋的青花罐非常少,全世界不足十件,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出土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國家文物局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可見是多麼的珍貴。

“鬼谷子下山”青花罐也是人物紋,題材說的是燕國和齊國交戰,大名鼎鼎的孫臏被燕國俘虜了,齊國就跑到鬼谷子隱居的山上去尋找他,希望他能用自己的能力去救他徒弟。這個青花罐描寫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這裡面的人物鬼谷子王詡非常厲害,他是縱橫家的創始人,兵法家尊他為聖人,占卜算命的祖師爺,他的徒弟孫臏,龐涓,蘇秦...等個個都赫赫有名。而鬼谷子的師尊是道派創始人 老子。這樣的人物和題材沒有人會不喜歡的,加上做工,顏色,畫藝都是巔峰造極水準,而且全世界就這麼幾個,所以這也是“鬼谷子下山”青花罐值錢的原因。


城的南邊


元朝崇拜白,藍的顏色,唐朝始有青花,不被唐人喜歡看好,宋朝崇尚,汝,官,哥,鈞,定,不喜歡青花,蒙族草原人鐵騎征服了南宋漢人,建元朝後目光鎖定了天藍白雲之色,元青花建國後就為了上等人在景德鎮燒製,元早期延祐期,使用國產料,石子青釉燒製蒙族人的酒具梅瓶貯藏酒液。風皇紋飾鳳頭畫的象鸚鵡的形象,生產量少,不出口貿易,隨著開放口岸貿易發達,進口引進了蘇麻離青鈷料,至正型元青花創造了元青花的頂峰,高嶺土加瓷石,生產出大器瓷器,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瓷器大型器,品相完好,釉色純正,畫功神韻飄逸,人物眾多,是元青花的頂峰之做,元代,大量瓷器出口海外貿易,精品多為官,宦,上等人居有,元朝滅亡,逃回蒙族草原倉促,土埋隱藏,毀壞,明代精美瓷器替代元瓷,到民國,元青花瓷精品已經很少了,物以稀為貴,鬼谷子下山大罐所以珍貴,一段時間元青花還是瓷器之王的位置難以撼動。











只論真品


🌺🍃🌸🍃🌺🍃🌸🍃🌺🍃🌸🍃🌺看一看這些上帝的美術作品值錢嗎?天然畫面藝術寶石系列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