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即將來臨,遭遇“禿”如其來!這屆學生頭髮保得住嗎?

聽說,第一批95後還沒脫單,就已經開始脫髮了。

  脫髮問題“禿”如其來,成為當下不少年輕人的新煩惱。據叮噹快藥最新報告顯示,在我國,平均每6人當中就有1人有脫髮症狀;去年上半年,一邊脫髮一邊補發的80後佔比竟高達40.5%,已成為購買護髮、植髮產品的主力軍,而90後的脫髮人群佔比也有38.1%。脫髮群體正日益年輕化。

  失眠熬夜、工作壓力過大、飲食不健康……種種問題導致人們的髮際線靜悄悄地向後移,髮量一天比一天少,這屆年輕人的髮量還有救嗎?


中高考即將來臨,遭遇“禿”如其來!這屆學生頭髮保得住嗎?


17歲少女20天掉光1/3頭髮

高考即將來臨,高考生們都籌備著複習計劃,加上疫情影響今年算是史無前例的了,可今年17歲的長沙姑娘小莉(化名)卻下了決心要來醫院求診,拯救她的“三千煩惱絲”。

接診的醫生也驚呆了——不到20天時間,小莉的頭髮已經脫了1/3,能看見光亮的頭皮。

中高考即將來臨,遭遇“禿”如其來!這屆學生頭髮保得住嗎?

什麼原因導致瞭如此嚴重的脫髮?醫生仔細詢問小莉的病史得知,原來,她正在經受高考壓力,備考的半年時間,每天晚上熬夜複習,平均睡眠不足7小時。更重要的是,同窗3年的男友又跟自己提出分手。各種緊張與煩心事撲面而來,小莉的精神壓力倍增,導致髮絲不停脫落。

“頭髮之所以被稱作‘煩惱絲’,就是因為與情緒有著必然聯繫。”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席建元介紹,情緒性脫髮在女性身上表現更為明顯,因為壞情緒刺激會影響到內分泌,尤其是免疫功能紊亂之後,會導致自身毛囊的損傷,造成瀰漫性斑禿的發生,嚴重者可以出現全身毛髮的脫落(普禿)。不過,這類“少年禿”是可逆轉的,只要調整好情緒、放鬆心情、作息規律,再配合藥物的治療,能有效改善。

中高考即將來臨,遭遇“禿”如其來!這屆學生頭髮保得住嗎?

不怕“少年禿”,就怕“拔毛癖”

席建元介紹,近年來,脫髮人群逐年年輕化,13—18歲學生成“少年禿”主力,其中,精神壓力過大、睡眠嚴重不足、用腦過度等都是導致青少年嚴重脫髮的重要原因。

席建元解釋,經常熬夜學習、壓力過大且飲食習慣不佳(比如愛吃油炸食物、經常吃宵夜等)的青少年更容易脫髮,因為人體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下,會出現立毛肌收縮、植物神經紊亂的現象,導致毛囊、毛乳頭變異,從而抑制毛髮生長。

而在“少年禿”的群體中,更值得廣大家長注意的是“拔毛癖”。

中高考即將來臨,遭遇“禿”如其來!這屆學生頭髮保得住嗎?

“我們每月皮膚科脫髮門診中,有近1/10的‘少年禿’是因‘拔毛癖’而來。”席建元給記者分享了一個案例。

家住長沙市嶽麓區的小露(化名)自進入小學六年級後,有了一個新癖好——拔頭髮。媽媽見孩子掉髮嚴重,以為是營養沒跟上,直到有一次,親眼見到女兒偷偷拔頭髮,一抓一大把。一個月時間,小露頭頂出現了一塊塊的“荒地”,媽媽把她帶到醫院。

“這就是‘小升初’孩子在高壓學習環境下,最容易出現的‘拔毛癖’。”席建元說,從接診案例來分析,留守兒童、單親孩子、有童年期創傷以及短時間內學習壓力過大的青少年等更容易患上“拔毛癖”,“他們需要靠不停地拔掉毛髮,來釋放壓力與焦慮情緒。”

中高考即將來臨,遭遇“禿”如其來!這屆學生頭髮保得住嗎?

改善“少年禿”,需要對症下藥

“大多數青少年脫髮都是因情緒而起,所以找到癥結很重要。”小編建議,一旦發現孩子出現大把頭髮脫落的現象,家長首先要學會談心,適當地幫助孩子緩解壓力與焦慮情緒。同時,從生活與飲食習慣進行改善,堅持膳食均衡,多吃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避免孩子熬夜,保證充足睡眠。

另外,在日常洗護用品方面,要儘可能選擇溫和、天然的洗髮水,避免使用刺激性、脫脂性強的洗護產品。平時掌握正確的洗梳頭髮方法,洗頭髮次數不要太勤,間隔最好保持在2—4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