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看遠:看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沒有遠見必犯錯誤。有道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看遠,既是目標,也是過程,更是境界。目標牽引成長,過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一個被眼前美景所吸引的人,難見山外之山;一個被蠅頭小利所困擾的人,難睹天外之天。這種人,往往在自我陶醉、自我滿足、自我放縱中自毀前程。

一個鼠目寸光的人,難成大器。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看透:據說乾隆皇帝當年巡察江南時,看到江面上千帆競渡,不禁好奇地問左右:“江上熙來攘往者為何?”陪伴一旁的大學士紀曉嵐隨口答道:“無非為名、利二字。”可謂一語道破天機,看透人生奧秘。

天空如洗,遠山如黛。世界是那樣明朗,又是那樣幽玄。看透,方能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看透,才能大可利國,小可全身。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看開: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有太多的慾望。一個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和開朗。

否則,他不是活得太憂鬱,就是活得太無聊。

看開,不是不求進取,不是無所作為,不是沒有追求,而是以一顆純美的靈魂對待生活和人生。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快活的鳥兒在樹枝上甜美地歌唱,樹底下在草皮裡掘洞的田鼠卻聽得不耐煩:“閉上你的嘴,為什麼要發出這種可怕的聲音?”鳥兒回答:“哦,空氣新鮮,陽光燦爛,樹林茂盛,這個世界多可愛,我內心是多麼甜蜜,怎能不歌唱?” 田鼠大惑不解:“我在這兒生活了這麼多年,每天掘土,除了草根和蚯蚓外,什麼有意義的東西也沒有發現。世界哪有你說的這麼可愛?”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本是生活在同樣一個世界,鳥兒與田鼠的感受,緣何存在天壤之別?原因就在於用心感受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所看到的現實世界也就不一樣了。鳥兒感受到的是生活中充滿陽光,是美好的,所以快樂;田鼠感受到的是生活中的陰暗消極,所以悲觀。

生活中,人人都想要快樂而不想要悲傷。既然這樣,我們為何不學學那快活的鳥兒,多讓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光明的一面呢?讓我們試試吧,看看能否使自己快樂些。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生活中我們有許多的理由幸福:

我們有著燦爛的陽光,千姿百態的花兒,有著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有著甜蜜的夢。我常認為,這些,才是構成生活精彩的主要成份,這才是生活的幸福之本。

試想一想,如果生活缺少了燦爛的陽光,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試想一想,如果生活缺少了春夏秋冬的輪迴,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 ……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其實,抱怨生活不幸福的人,多少是對幸福追求中,放走了真實的東西,而在追逐影子,或者叫做捨本逐末。正像我們相互傳遞的祝福一樣,人生一世,安知我們生命的禍福之勢?

幸福的時候,我們常不自知,即便別人投來多少羨慕不已的目光。痛苦卻總是自作多情地來而不去。“人生的刺,就在這裡,留戀著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錢鍾書語)短瞬的生命之光澤,極易就這樣被黯淡著,好像每個人都有了千瘡百孔的憂傷。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種對於生命的理解。

比如知足,比如放棄,比如失敗,比如自嘲,比如樂觀。

其實,難得糊塗是福,簡簡單單是福,笑對挫折是福,身體健康是福,活出自己更是大福。

這種想法,這種理解,歸根到底就是對於生活的一種洞穿,一種豁然開朗的洞穿,也就是常人所說的“看得開”。

人生三看:看遠;看透;看開

如果說“永遠幸福”是用細碎的珠貝串起的一條纏繞生命的長鏈,那麼“看得開”就是串聯蘊藏幸福光澤的顆顆珠貝的線。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低頭揀拾起我們易得的珠貝,儘管碎碎點點,誰說串不成與生命等長的珠鏈呢;每當我們揀拾起易得的珠貝時,不妨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祝福自己:這就是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