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視頻號會火嗎,為什麼?

法傑39319


作為一個產品,是否能火取決於它的流量、用戶體驗及用戶粘性,作為擁有數十億用戶的微信來說流量獲取不成問題,有人說朋友圈都不看了視頻號更不看,但如果視頻號現有位置移動到消息列表的位置,那流量就會很輕鬆獲取,目前最關鍵的是用戶體驗及培養用戶粘性,雖然是模仿的產品,但騰訊最可怕的就是在模仿中創新,而視頻號目前也算屬於測試階段,畢竟沒開放發佈權限,所以還是有火的機會的,短視頻出來也沒幾年,還有很多創新的地方,而作為頭條系的抖音也為有一些防守和進攻措施,未來讓我們拭目以待,作為吃瓜群眾做的就是隨波逐流,當風口的豬,抓住短視頻的風口,不論哪個平臺一定儘可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樣才有更大的機會成功。


老韓念念碎


之前騰訊的微視想通過嵌入微信朋友圈來阻擊抖音,但是根本不成功,為什麼?因為嵌入得太生硬,而且只在朋友圈,沒有充分融合微信系統,當然做不起來。

但是視頻號在微信的權重很高,是僅次於朋友圈的位置,用戶使用體驗也比較順滑。

我這裡做個大膽的假設,我覺得視頻號的權重,在未來會上升到和朋友圈同樣的位置,當5G普及,當視頻開始成為主流,未來微信就是視頻號的微信,而不是圖文朋友圈的微信。

當然,這是我的猜測哈,我認為視頻號會成為微信正式邁入視頻時代的成人禮,這也是騰訊在視頻賽道上的未來。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抓住視頻號的最底層邏輯。

2

私域流量+打通社交關係鏈+平臺推薦

公眾號為什麼會在過去五年成就一批人,我認為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起盤相對容易,門檻低,公眾號一開始的閱讀量,可以通過朋友圈來積累,誰微信通訊裡沒有幾百幾千個好友呢。

所以不是冷啟動,至少可以從零到一,有觀眾、有訂閱、有粉絲,而且還是熟人社交,整體交互感也好,對吧。

如果你去別的平臺,根本沒人,冷冷清清,起盤不容易。

但這不是核心。

公眾號牛逼的地方,就是打通了微信之間的社交關係鏈,從私域走向了公域,而且當內容足夠讓更多人轉發的時候,粉絲就蹭蹭往上漲了。

而且訂閱號本身就在微信的一級菜單裡可以看到,融入了大家的微信生活。

而視頻號的邏輯也是一樣,做個視頻號,你可以發到朋友圈,馬上很多人看到了,這個邏輯絲般順滑,就像看你朋友圈一樣,注意哦,這個非常重要。

你看看抖音內容千方百計想嵌入微信而不成功就知道了(當然人家抖音也是牛逼,自建幾億流量)。

更重要的是,視頻號不僅也可以像公眾號一樣打通社交關係鏈,可以轉發,可以評論等,也採取了算法機制,這個可是公眾號都沒有的待遇。

我相信大家視頻號的內容要是做得好,視頻號的漲幅速度會比較可觀。

另外,因為視頻號是微信生態內部產品,相當於微信親兒子,所以和公眾號呀、朋友圈呀這些相互結合的方式特別順滑,視頻號可以導入公眾號鏈接,這樣反過來又放大了公眾號的價值。

實現了視頻號+公眾號的乘數效應,彼此可以相互共享粉絲,這個想象空間就太有意思了。

視頻號和公眾號,不是微信生態的競爭關係,而是協同關係,而且內容上也是,公眾號是圖文模式,視頻號是視頻模式,兩者也不衝突,還增加豐富感,這個真是太美妙了。

3

任何一個時代的紅利

都不是留給沒準備的人

大家都知道,我就是從公眾號這波紅利過來的人,但是,要寫好一篇文章可不是這麼容易的,要寫出吸引人的標題,寫出觸人心的文章內容,這背後都是有它的方法和邏輯。

我也是寫了將近幾百篇的文章,才寫出了爆款文,後來我把我寫作的手法總結出了方法論,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寫作課。

很多朋友的視頻號還沒有開通,那我覺得你現在就應該準備好內容,就要研究怎麼拍攝,慢慢找到感覺,儘快讓自己熟悉鏡頭感,那麼,下個時代的紅利,或許你就可以趕上。

我最近也拍了一些視頻囤在我們的企業盤裡,也發了一些視頻,摸索了視頻號背後的推薦機制。

我總結了一些分享給你們。

第一,流量不會被頭部吸取完,普通人入場有機會。

視頻號它採用了一種社交推薦機制,比如說,我和你是微信好友,但是你的微信好友和我沒有好友關係,當我發了一個視頻,如果他有視頻號,他其實很可能會刷到我的視頻內容。

以前我們都在說影響力很重要,你看吧,微信的這種推薦機制,我認為可以把每個人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絕不僅僅是出圈這麼簡單。

第二,視頻號的社交推薦僅僅是推薦的一部分。

社交推薦可以影響好友和好友之間的關係,可以增加親密感,但是要想真正出圈,你還得獲得微信官方的推薦才可以。

也就是說你得有好的垂直內容才可以,內容才是做短視頻的核心,比如視頻的封面如何做到吸引人呀。

本質上,一條視頻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抓住了熱點和用戶的痛點。

第三,曾經火過的短視頻很難在視頻號火起來。

如果讓曾經火的視頻再火一遍,那視頻號的內容定位是沒有意義的。

根據官方的視頻號規則來看,視頻號是提倡原創的視頻內容,搬運他人的作品很難獲得系統推薦,甚至有違規的風險。


iOS集中營


微信本身是一個封閉的環境。而視頻現在大家習慣的玩法是開放的。微信本身如張小龍所描述的是想打造一個獨立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動物、植物都能自由的生長髮展。可是這個小世界和外部的大世界到底有多少不同呢?顯然強如騰訊微信也不能包打天下!現在內測階段的視頻號還沒發現多少亮點傳播性很不夠。 外部世界顯然追求互聯互通、追求更多更大層面的自由空間。而微信顯然現在的玩法太封閉。希望在視頻號這塊能更加開放。若能結合微信龐大的用戶和圈子特點而又以更加開放的形式展示出來面世的話,我仍然看好他的視頻號。 但若這次的改革開放還帶著甩不掉的慣性。那麼很可能就是僅僅增加一個功能不疼不癢而已。 就看微信團隊,張小龍敢不敢於真的開始革命。動真格的革命而不是躺在遊戲上。


科技社會觀察家


第一、微信視頻號咋看有著天然的優勢,用戶眾多,社交粘性很強,但這恰恰是視頻號的劣勢。因為這裡的社交多趨向生活化的,不太適合現在短視頻的潮流。這裡的人們更願意看真實狀態的朋友。

第二、太生活化的朋友,採取的推薦算法會難做,人們不喜歡關注那些與己無關的人事物。為什麼抖音能做大,因為它立足娛樂化,如你自己,抖音裡有生活中的朋友,但絕不會是那些時常見面,能聊上一天半宿的。

所以,我認為微信視頻號,將難以壯大。他要是能很好脫離微信,就是下一個微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