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

背景:1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12名勇士加入了北京市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當天隨即趕往武漢。農工黨黨員、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燕琳就在這支隊伍之中,他們至今已經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鏖戰了一個多月。他從前方發來語音,向記者講述了武漢的春天已經到來,重症患者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最近幾天,病區危重患者比我們剛來的時候少了,情況在明顯好轉。

從北京到武漢已50多天了,壓力最大的還是最初的兩三週,那個時候患者不僅數量很多,而且病情也非常危重。我們上一個大約6個小時的夜班,收10多個重症患者是常有的事情。我們負責的病區也從一個病區,開到兩個病區,然後是三個病區。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其中一個剛收治入院的患者,來的時候脈搏氧飽和度才30%多(正常情況在95%以上),口唇紫紺明顯,但神智還十分清楚,我們迅速給患者先使用儲氧面罩,隨後更換為經鼻高流量氧療,患者的血氧逐漸升高到90%以上,口唇也漸漸紅潤起來。這也只是眾多危重患者中的一個,類似的患者很多,有些通過無創的氧療方式可以迅速緩解,有些則需要插管連接有創呼吸機才能維持氧合。這部分患者有的經過治療後逐漸好轉,最後成功脫離了氧療支持,也有小部分患者最終治療無效。那個時候我一直都處於十分緊張的狀態,每天都希望能再多做一點,能夠讓更多的患者康復過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危重患者的數量相比之前已經開始下降,我們治療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除了進行積極的治療之外,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慰也是我們的重要工作。剛入院的患者心裡都十分緊張,特別是在看到穿戴整齊的醫護人員,以及在面對自己病情充滿未知的時候。因此,每次查房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和輕症患者聊聊家常,鼓勵他們加強鍛鍊,加強營養。隨著相互之間的熟悉和了解,患者們慢慢都會消除對疾病的恐懼,更加堅定康復的信心。

有的患者夫妻、父子或母女等一家人都住在一個病區。由於病房的安排問題,他們並不是都能夠被安排在一個病房之內,但這並不能阻隔他們之間對親人的關心。其中,有一對夫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於病情輕重,兩人並不在一個病房,病情相對較輕的妻子經常會在查房的時候向我們詢問丈夫的情況,然後讓我們幫忙帶過去一些東西,或帶上幾句問候。目前妻子經過治療後已經出院,她始終牽掛監護室中的丈夫,堅信他也會很快好起來。

在這一個多月的工作中,另一個讓我十分震撼的是武漢同行們堅韌不拔的精神。在我們來到武漢之前,協和醫院的同事們已經堅持工作很長時間了,從發熱門診到病房,不停地輪轉。他們身上有股韌勁兒,為武漢澆灌了春天的希望。能夠有幸和他們一起工作和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