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一句句千古絕唱出自偉大的愛國詩人、楚辭創作者屈原。宜昌是屈原的故鄉,楚辭的源頭。在宜昌秭歸,千百年來,屈原的遺風在這裡世代流傳。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秭歸縣屈原故里建在鳳凰山上,北枕高峽平湖,西、南依秭歸新縣城,東連三峽大壩。屈原故里景區以屈原祠、屈原衣冠冢等為核心展現了屈原文化。據說現在景區裡有關屈原的建築物,都是因為修建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工程時由原址原物搬遷至此。屈原祠主要展示了屈原的生平、事蹟、思想和詩作等,還展示了歷代名家對屈原的謳歌詩作和墨寶。屈原祠前的山門是一座古舊的門樓,沿石板路各式碑廊、前殿、正殿、享堂等建築坐落其中;景區內還把屈原出生地的一些景點,如:香爐坪、照面井等進行了複製,還原了當年屈原的生活遺蹟。屈原故里距離三峽大壩直線只有600米,登上景區鳳凰山頂三峽大壩一覽無遺;景區修建了高峽平湖觀景平臺,平臺上可覽高峽之險峻,平湖之秀美。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鳳凰山屈原故里景區,還集中了秭歸縣三峽庫區水位線以下的淹沒區的地面文物,構成了以新灘古民居、峽江石刻、峽江古橋等為重點的三峽古民居區。新建的端午習俗館、龍舟博物館、屈原傳說館、民間記憶館等則表現了後人對屈原的紀念、追思和文化傳承。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在秭歸,紀念屈原的遺蹟很多,屈原的出生地屈原村(原叫樂平裡)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蹟和傳說很多,現仍保留著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三閭八景遺蹟和屈原廟。秭歸縣有不少以屈原命名的村、鎮、學校、紀念館、藝術團、橋樑、街道等。全縣豎立屈原銅像、塑像近10座。民間流傳屈原傳說更是版本眾多,整個秭歸縣屈原文化非常濃厚。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宜昌依長江而建,坐擁三峽美景。到三峽當然要遊覽三峽大壩,在三峽大壩景區遊客換乘中心進行安檢後,可以乘景區內部交通遊覽大壩開放景點。北岸的罈子嶺可以觀賞到三峽工程的全景,園區分上中下三層,分別設有模型展示廳、萬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峽壩址基石、銀版天書等,最高處罈子嶺觀景臺能欣賞整個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和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罈子嶺以西,壩頂公路左岸端口處是185平臺觀景點,185平臺與三峽壩頂齊高,從平臺俯看,如同身臨壩頂,能近距離感受大壩的雄姿。南岸的截流紀念園位於大壩的下游,這裡可以仰視大壩的雄偉及洩洪時的蕩氣迴腸;紀念園展示的圖文資料可以瞭解三峽工程的偉大。同時三峽大壩還設有三峽展覽館和近壩園區可供遊賞。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要領略三峽風光、風土人情可遊覽三峽人家,三峽人家在宜昌夷陵區西陵峽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是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一段之一。乘渡船到三峽人家,甲板上可見滾滾長江盡收眼底,兩岸山巒連綿不絕。三峽人家景區內傳統吊腳樓點綴山水之間;古帆船、烏篷船或安靜地泊在三峽人家門前,或行走在江上;景區內各種歌舞表演、民俗表演無處不在;江面上悠然的漁家在撒網打魚;少女揮著棒槌在清洗衣服;阿哥阿妹在鵲橋上吹笛唱著情歌……。石令牌、燈影石、燈影洞、蛤蟆泉、水上人家、石牌抗戰紀念館等幾大景點相連,步步有景,各有風情。景區內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原汁原味的西陵百里畫廊,融合了地質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峽江文化和抗戰軍事文化。整個景區由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三部分組成,遊覽可遊船與步行結合,放眼望去,這裡的長江既壯美雄奇,又幽深秀麗。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在長陽坐遊船遊清江是很愜意的事。都說“三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長陽似畫廊”。清江的水很靜,在遊船上能清楚地聽到發動機的轟鳴聲,清江兩岸峽谷風光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映入眼簾。船過大壩,過大佛,一路前行。清江大佛是一尊天然彌勒佛,石佛高270多米,底座140多米,沒有經過任何人工雕鑿,天然而成,立於清江邊上,不笑不怒,一派安然的樣子。船到仙人寨可以下船登岸遊賞,走進仙人寨可見一座重重疊疊的土家吊腳樓,古色古香,沿臺階一路登上仙人洞,洞裡有奇石;下得山來可觀看土家歌舞表演。遊船到達清江最遠的景點是武落鍾離山,說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是“很山故地,夷水名疆”,就是以此山為代表。武落鍾離山整個山體若浮於清江河面上,島上五峰錯落。據稱這裡是三千多年前巴人首領廩君誕生的地方。遊清江畫廊就是一場土家文化之旅,土家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原始、古樸、神秘的巴土文化在這裡能夠得到全面的體驗。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在宜昌觀三峽,遊三峽的景點和項目很多,可乘遊船於江上游覽,亦可在岸上各處景點遊玩各有特色的景緻,總有一番情懷。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宜昌除了屈原楚文化,長江三峽情,還有聞名的昭君村。昭君村(原叫寶坪村)因一代名妃王昭君改名而來,是王昭君的故鄉。昭君村古漢文化遊覽區位於興山縣香溪河畔,仿照了漢代的建築風格興建,村中的粉黛林、佳麗島、浣紗處、彩石灘等勝蹟,完好地展示了漢代文物和宮廷仕女的生活。昭君紀念館內陳列了大量文史史料、名人字畫和出土於昭君村的漢唐文物,文字資料和現代的影像廳,可以生動地呈現出漢朝王昭君的生活場景。昭君別鄉幾千年,但村中仍保留著西漢時代的生活習俗和勞作方式,婚、喪、嫁、娶原始古樸。昭君村是世人瞭解王昭君生平事蹟的最佳場地。

楚文化,長江三峽情,疫情結束後遊湖北之宜昌

宜昌不僅有深厚的巴、楚文化,長江三峽風情、風光,更有秀麗的山色風光,別緻的草原風光,深山瀑布、奇異石林、神奇洞穴等應有盡有,是迷人的旅行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