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遷就的鈴木,是小車的倔強還是認不清時局

最近這些年,小車似乎又開始受歡迎起來,儘管市場數據並不支撐這一說法,畢竟不少小車都開始賣不動了。一方面是網上不少網友說著懷念鈴木,懷念小型車。一方面是小型車的銷量仍然不佳,無論是此前熱銷大眾Polo系列,還是高端的smart。銷量都不大行。

不肯遷就的鈴木,是小車的倔強還是認不清時局

而懷念小型車中最多的口號就是懷念鈴木,這個在3.15過完自己百歲生日的日本車企,一度是小型車的代表,也一度是中國市場的寵兒,現在還有不少人津津樂道自己的奧拓開不壞呢。

不肯遷就的鈴木,是小車的倔強還是認不清時局

當然懷念歸懷念,當年鈴木退出中國市場也沒幾個人會憐憫,現在還有人說欠鈴木一輛車,那就純屬扯淡了。鈴木車雖好,價格一樣不便宜。價格競爭不過,外觀內飾也比不過,在加上那些年對小型車的需求沒那麼大,被擠兌掉銷量實屬正常,消費者無需為了情懷去買車,一味為了情懷那是粉絲,市場競爭還是產品說話比較好。

不肯遷就的鈴木,是小車的倔強還是認不清時局

正如中國市場沒有因為失去鈴木有所損失一樣,人家鈴木硬著骨頭退掉了中國這個大市場也不是說完全由著性子來。在這兩年,基本失去中國北美市場的鈴木,其實銷量還是很高的。就拿2018年來說,鈴木的全球銷量超過300萬輛,全球第八位。

不肯遷就的鈴木,是小車的倔強還是認不清時局

大概就是這樣的銷量跟市場支撐著鈴木的倔強吧,銷售額擺在面前無可爭辯,至於市場嘛,就是那個讓人不能忽略的印度,關於印度很多人印象都不大好,但鈴木在印度市場的地位很不一般,就跟帕薩特事件之前的大眾在中國地位一樣。

不肯遷就的鈴木,是小車的倔強還是認不清時局

印度雖然平原廣闊,但人也多,一個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有著十來億人口,這就讓皮實耐用的小型車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大概這也是鈴木能在印度好好生存的原因,同理在東南亞也是如此。當然這還得益於印度的政策對小於四米的車有稅收優惠,相當於國內的新能源補貼。天時地利人和都有,鈴木在印度大賣也不奇怪。

不肯遷就的鈴木,是小車的倔強還是認不清時局

當然鈴木在日本國內一樣很受歡迎,銷量經常就在第二三徘徊,僅次於豐田也不是開玩笑的。或者只是中美市場不適合鈴木罷了,鈴木的倔強其實是有自己的底氣所在。雖然至今對鈴木的詬病不少,尤其是著重外觀內飾的人,但喜歡的人不乏讚美,畢竟發動機,操控性,還有省油耐用,都是鈴木的優點,不容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