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可由勉勵替代

有些父母對子女說話都是疾言厲色,連關愛也以責罵表達。比如:天這麼冷,為什麼不穿衣服?為何公司這次升遷沒有你,一定是你成績太差。結果造成親子關係日趨疏遠,親子的難題要如何解決呢?

責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可由勉勵替代

父母總希望孩子好,但孩子長大了,從學校、同儕、書本中得到許多知識,有自己的判斷力、想象力和自主性,不想被父母過度干涉。如果父母還是把孩子視為兩、三歲的小孩子般,非要孩子完全聽從自己,一定會有摩擦。

現代父母必須多瞭解子女,從旁輔導、勉勵,和他商量、引導,而非責罵。比如說,小孩英文不好,應和他說明英文的重要,拿一些英文漫畫給他看,激發他的興趣。如能採取這種方式和小孩子溝通會好得多,而非動不動就要罵:不學好、不上進,英文這麼差。這種管教不夠慈愛,也不夠了解孩子,且傷了孩子的自尊。

責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可由勉勵替代

傳統父母不習慣甜言蜜語,只會命令或責罵,有時明明是表達關心的,比如關心孩子的飲食,就命令:快點把湯喝掉!要孩子用功,就罵:考這麼差,一定是你太懶惰!像這樣的責備訓話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我們許多小孩子,年幼時會經常隨父母一起外出,但到初中後,就不想經常和父母一起外出。因為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天地、玩伴,有些父母在失望之餘,會怪孩子不再聽父母的話。奉勸各位家長:平日應該利用時間與孩子談談心情、未來的方向,或是最近學習的困難、心得。利用機會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理解父母的用心,孩子才會想要跟你們在一起。

責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可由勉勵替代

有一位朋友常常責罵、批評小孩,小孩愈來愈不聽話。有次跟我聊天說到此,告訴他:你不僅要做父親,也要做孩子的朋友;孩子有多高興,你就站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去了解他。我認為親子溝通的方式,不是要孩子依你的意見怎麼走、怎麼做,而是依孩子立場,當小孩的顧問。

責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可由勉勵替代

當大人的態度改變,孩子也會跟著改變。就讓大人先改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