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的哪些傳說是真的存在麼?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朝代,由周武王姬發創建,是中國曆時最長的朝代。

周朝自建國共立32代37王,統治791年。周武王時期實施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維繫社會秩序,後由盛轉衰,歷經犬戎之禍,西周滅亡。平王東遷後建立東周,又稱“春秋戰國”,最後被秦國統一。周朝是奴隸社會集大成者和封建社會的開端,是中國社會制度轉變的重要時期。

周武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岐周人,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被後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武王伐紂的哪些傳說是真的存在麼?


商紂王不顧慮財政,持續發動征討東南夷的戰爭,已把商朝弄得國困民乏。武王見時機己到,便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親率戰車300輛,虎賁3000、甲士45000人,進攻朝歌,在牧野發動戰鬥,據說殺人無數,“血流漂杵”。商朝因為軍人不足,故武裝奴隸兵,但奴隸未經過嚴格軍訓,不敵周的精銳武士,陣前倒戈,反攻商軍,殷商大敗,紂王只能自焚於鹿臺,周武王以鉞砍紂王遺體,代表誅殺商紂,殷商正式滅亡,史稱武王克殷。這就是武王伐紂!

周武王得天下後,為了鞏固全國政權,自夜不寐。由於商朝的實力還在,於是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為了加強對已經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與武裝殖民,對周的開國元老實行大分封,如將呂尚封於齊,公旦封於魯,召公奭封於燕,叔鮮封於管,叔度封於蔡。


武王伐紂的哪些傳說是真的存在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