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國外文獻報道早期肝癌約佔肝癌的30%,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達50%~70%,早期肝癌可接受根治性治療,近年來,手術切除、肝移植、消融等方法在早期肝癌的治療中均佔有一席之地,有關爭論也不少,而如何通過多學科的綜合治療手段為早期肝癌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延長生存時間並提高生活質量是臨床醫生最為關注的問題。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一、肝移植要比肝切除存在哪些優勢?

由於多數肝癌患者合併肝硬化,肝臟儲備功能的不足和腫瘤的多中心生長使肝切除手術的根治性和安全性受到影響,而肝移植治療肝癌的優點則在於不僅可以徹底切除腫瘤,同時不受肝臟儲備功能的限制,而且對門靜脈高壓症等多種合併症也有改善作用,另外對於一些特殊解剖部位的肝臟腫瘤或存在嚴重肝硬化而無法接受肝切除,同時又符合肝移植標準的患者來說,肝移植是唯一可實施的根治性手術方法,或者從理論上講,肝移植是治療合併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肝癌患者的最佳選擇。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早期肝癌患者都應接受肝移植。有作者認為,從現有的資料分析,對於那些既適合接受肝移植,又適合肝切除的早期肝癌患者,兩種治療方法的結果相差不大——早期肝癌患者行肝移植術後遠期生存率與肝切除術後相當,同時目前尚缺乏對這兩種手術效果的隨機對照研究證據,因此對於早期肝癌患者到底應選擇肝移植還是肝切除治療的爭論將會長期存在。

二、肝移植在早期肝癌治療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目前,肝移植已基本不用於治療進展期肝癌患者,因為此類患者在肝移植術後容易出現腫瘤復發,長期生存率較差。1996年,意大利的Mazzaferro等提出Milan標準:即單個腫瘤直徑≤5 cm或多發腫瘤數目≤3個且最大直徑≤3cm,無大血管浸潤及淋巴結或肝外轉移,按照這個標準進行肝移植的肝癌患者4年生存率為75%,複發率<10%。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1998年美國器官移植分配網開始採用Milan標準用於供肝的分配。有趣的是,Milan標準與巴塞羅那肝癌分期系統(BCLC)關於早期肝癌的定義基本相吻合,這從另一個角度提示肝移植治療早期肝癌的效果是相當肯定的。但Milan標準過於嚴格,部分有可能通過肝移植治癒的肝癌患者被排除在外,因此隨後又有不少學者提出自己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包括Marsh提出的改良TNM標準,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Yao等提出的UCSF標準等。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不久之前,Milan標準的提出者Mazzaferro也對自己的觀點做出改進,他根據來自歐美國家36個器官移植中心的1556例肝癌肝移植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後提出up-to-seven標準,即腫瘤數目及最大腫瘤直徑(cm)之和不超過7,符合這一標準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71.2%,與符合Milan標準的肝癌肝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基本接近,後者為73.3%。由此可見,肝癌肝移植的選擇標準已經大大超越了早期肝癌的範疇。

三、肝移植目前仍然面臨的一些問題!

在亞洲國家,特別是我國肝源嚴重短缺,肝移植費用高,限制了肝移植大規模的開展,而經驗不足的移植中心在處理肝移植術後排斥反應、感染或病毒及腫瘤復發風險的水平較低,同時肝移植相關的手術併發症仍較高,以上種種因素都限制了肝移植在早期肝癌患者中的應用,或者說肝移植尚不宜作為可切除的早期肝癌的首選治療。相反,我國在肝切除手術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所以當前肝切除仍然是治療早期肝癌的主要方法。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現階段,國外的很多移植中心把肝移植作為治療合併肝功能不全的無法手術切除小肝癌的最佳手段,而對於無肝硬化或輕度肝硬化,肝功能良好的早期肝癌也首選肝切除手術,如果一旦術後出現肝癌肝內復發或肝功能衰竭則進行挽救性肝移植,挽救性肝移植可被看作是肝切除和肝移植治療早期肝癌患者的有機結合,研究表明,挽救性肝移植與一期肝移植的效果相當,在移植前進行肝切除並不增加手術死亡率,但也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肝癌肝切除後再進行挽救性肝移植與一期肝移植相比,手術死亡率和腫瘤複發率更高,因此認為一期肝移植是早期肝癌的最佳選擇。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腫瘤復發是影響肝癌肝移植療效的重要因素,而選擇合適的適應症是提高肝癌肝移植術後無瘤生存的關鍵,現有的肝癌肝移植國際標準都是根據腫瘤數目和大小來制定,而對腫瘤生物學特徵考慮不足,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腫瘤的生物學特徵和腫瘤復發的關係,找到能夠準確反映肝癌肝移植預後的準確指標。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我們通過巢式RT-PCR方法檢測肝癌肝移植患者手術前後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的腫瘤-睪丸抗原(MAGE-1,SSX1和CTp11)基因mRNA表達與預後的關係,發現如果這三種基因的表達在術前和術後持續陽性或由術前陰性轉為術後陽性,則75%的患者會出現腫瘤復發,而如果在術前和術後表達持續陰性或由術前陽性轉為術後陰性,所有患者均無瘤生存,提示這三種CT抗原基因mRNA可聯合作為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不僅可用於檢測肝癌患者血循環中的腫瘤細胞,也有助於在術前對肝癌肝移植術後的腫瘤復發做出預測,為選擇肝癌肝移植的患者提供參考。

早期肝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三)——肝移植是終極手段!

結語

總之,肝移植和微創消融技術的長足發展對經典肝切除術造成巨大沖擊,也因此促使了肝切除手術的不斷髮展和改進,目前,原發性肝癌治療仍然是採用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方式,在徹底清除肝臟腫瘤病灶的同時又能保留充足的功能性肝組織是外科醫師面臨的挑戰,而為每個早期肝癌選擇最恰當的綜合治療手段,使其獲得長期無瘤生存,提高生活質量更是每個臨床醫生最應關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