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作綠葉扶紅花

甘作綠葉扶紅花

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6”期間,甘戰永觀看比賽。黃遠利 攝

從參賽隊員轉變為教練員,起初我並不甘心——作為一名有20年駕齡的資深駕駛員,我的訓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有信心在比賽中拿到好名次。

2015年3月,得知單位選拔人員參加國際軍事比賽“防空戰鬥能手”項目時,我興奮不已。因為比武內容有我擅長的駕駛專業,我毫不猶豫地遞交了報名申請。

沒多久,我如願進入了單位的集訓隊。因為兵齡長、駕駛經驗豐富,我被指定為臨時負責人。我主動查閱資料,找到了往年國際軍事比賽“坦克兩項”的標準,與隊員一起進行方案設計,讓專業訓練順利展開。

後來,我又被集訓隊安排由一名參賽隊員轉變為教練員。經過一番思想較量,我甘當綠葉,為年輕隊員創造更多施展拳腳的空間。

身份轉換,激情依舊。集訓中,我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帶領其他隊員不斷攻堅克難,駕駛訓練成績提升顯著。最終,我以保障人員的身份負責裝備維修、訓練組織和參賽裝備押運,走出了國門。

保障人員看似輕鬆,實則不然。1萬多公里的裝備押運里程不容絲毫失誤,特別是在出境時需要中俄火車換乘,由於俄方火車平板長寬尺寸原因,對裝備捆綁固定都有新要求。為確保裝備安全到達,每一次臨時停車我都要上平板仔細檢查。

抵達俄羅斯後,為全力保障好參賽隊員,我每天早起晚睡,大到步戰車、導彈發射筒,小到步槍、對講機都要仔細檢查。最終,在駕駛過程中我方隊員用時最短,全程零罰時完成了比賽。走下賽場,俄方觀眾熱烈歡呼,爭先恐後地與中國軍人合影。雖然不是參賽隊員,但我依然感到了作為中國軍人的驕傲。

有了這次的參賽經驗,當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6”的通知到來時,我們組訓更加輕車熟路。2016年3月,我再次被安排到集訓隊任教練員。

這一次,我把賽車手訓練法融入駕駛訓練,讓隊員矇眼聽轉速、快速換擋等,形成了一套“肌肉記憶駕駛訓練法”。為了能準確瞭解駕駛員的情況,我每天跟車10餘趟,在越野路顛簸近10個小時,採集隊員訓練數據。

此外,我還根據參賽隊員的短板進行針對性強化訓練。有位隊員在通過反坦克壕時因方向把握不好,經常碰杆,我便主動跟車訓練,利用DV錄像,而後與他分析原因,並將總結的看點、記位等技巧傾囊相授。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他終於掌握了通過的技巧。

都說裝甲兵“每天吃進二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每次訓練歸來,我與隊員們都像是戴上了一副“灰土面具”。但看到大家訓練成績不斷提高,在塵土中鑽入鑽出的我覺得很值。

再次站在國際賽場,8個國家參賽隊同臺競技,我方隊員在駕駛過程中依然是全程零罰時,通過障礙時快、準、穩,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中國軍人過硬的軍事素養與訓練水平。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我心潮澎湃。雖然沒能站上領獎臺,但我無比自豪。我深知,鮮花也需要綠葉的襯托,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