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髮展,AI人臉識別、無人駕駛、AI機器人等名詞逐漸湧現在大眾視野中。

加之各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紛紛入局人工智能領域,似乎預示著人工智能時代即將到來。

如今5G已經進入商用階段,其所具備的高速率、低延遲、大容量等優勢,更是進一步助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

而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人工智能也得到了一展露身手的機會,且取得相當不錯的反饋。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在抗擊疫情中,工信部發出倡議書,呼籲AI相關單位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組織科研和生產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撐疫情防控的相關產品攻關和應用作為優先工作。

從紅外熱成像無接觸快速測溫到AI機器人的落地應用,人工智能在抗疫中擔任了其中較為重要的一角,可以說是用實力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認可。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復工後,地鐵站、火車站、機場等流動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都安裝了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無需接觸進出入人員,就能對其進行精準快速的體溫篩檢。

這種高精準的非接觸式人工智能測溫設備,不僅提高了檢測效率,幫助一線防疫人員減輕工作負擔,還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在防疫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蠢材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所推出的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檢設備,具有檢測速度快、範圍廣、精準測溫等特點,可實現大面積排查,一旦檢測到有人員出現發熱異常情況,系統即刻發出預警信號。

同時,還具備口罩識別功能,自動識別未戴口罩人員併發出預警。

疫情期間,體溫測量是必要的工作,但傳統的體溫測量方式不僅效率低,且還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而通過AI技術研發出來的無接觸體溫篩檢設備,則能夠很好地攻克這些難題。

因此,不少行業人士相當看好人工智能產品的發展前景,相信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在疫情期間也得到很好的落地應用。

由於新型冠狀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因此,無接觸成為了疫情防控的關鍵。

在醫院裡,為了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一些AI機器人被運用至防疫工作中,如消毒機器人、送餐送藥機器人、導診機器人等,肩負起了醫院工作人員一職。

使用消毒機器人對隔離病房、ICU、發熱門診等進行消毒工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醫院工作人員的感染風險,以及減少了超負荷的工作量。

同時,機器人具有長時間作業的優勢,能夠提高消毒效率。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另一方面,AI物流機器人在配送物資或外賣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京東使用送貨機器人在湖北配送醫療物資;美團無人配送車“魔袋”,為在美團下單的社區用戶提供配送服務等。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疫情發生後,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新方式快速發展,

人工智能、遠程辦公、互聯網+醫療+藥店等逆勢發展,信息消費等顯著增長。

可見,在抗擊疫情中,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確實得到了不錯的發展,成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不過,目前AI技術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存在著產業鏈成本較高、技術尚未達到足夠成熟穩定的狀態,因此無法大規模地落地應用。

在此次疫情中,人工智能雖然得到了不錯的亮相機會,但要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人工智能是否大有可為,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實踐,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

疫情過後,人工智能是否將大有可為?

向善的先進科技,不僅能夠為人類謀福祉,還可以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未來可期。

#人工智能##疫情防控##紅外熱成像測溫#http://www.fooltech.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