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可以做到給國民發這麼多錢?國家經濟不會崩潰嗎?

千尋放映室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之下,意大利由於前期新增確診病例數量龐大被人們熱議,最近美國新增數量過萬連續持去多日,再一次被網友熱議,同時美聯儲實行無上限量化寬鬆,引起大眾恐慌。

而這期間以英國實行達爾文是進化論抵抗疫情方式,引起網友熱議最為廣泛,真的能夠通過獲得抗體來抵抗新冠肺炎嗎?似乎好像先後順序發生了矛盾,但英國給國民發錢絕對史無前例。

英國從被動轉為主動抗疫情

當地時間3月20日,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發表演講,宣佈英國正在推出了一項“史無前例”的救助計劃,直接為受疫情影響不能工作英國民眾發放薪酬。

“今天我珍重地宣佈,這是我們歷史上第一次,政府直接給民眾發放薪資。”

最近,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關閉酒吧、咖啡館、餐館、劇院、電影院、健身房、休閒中心等公共場所。由於這些措施會發生的經濟影響,蘇納克表示,英國政府要竭盡所能地保證民眾的就業和收入。

此次紓困方案為“新型冠狀病毒工作保留計劃”(Coronavirus Job Retention Scheme),有效時間從今年3月1日始,且至少執行3個月之久,英國的所有僱員都囊括在該計劃的範圍內。

根據這一方案,英國政府將為受疫情影響而無法領到薪酬的人員支付80%的薪資,每月最高2500英鎊。

這也意味著,即便僱主無力支付員工的薪資,英國民眾不僅可以保留他們的工作,還能至少領到他們薪水的80%。

英國經濟不會崩潰嗎?

如果英國不積極抵抗疫情,而是實行達爾文是進化論抵抗,最終的結果才會造成經濟崩潰,首先要知道只要有人在,經濟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如果人沒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浮雲。

當前除了英國之外,部分歐美國家爭議實行居家令,一開始給所有國民發放工資,這也是積極抵抗疫情的一方面。

由此可見歐美國家的醫療政策還是有存在的優越性,一方面面對疫情的時候可以實行免費治療政策,另一方面在家還可以領取相應的工資維持生活。

綜合來看:歐美國家的疫情如果達到一定程度,有可能觸發他們的經濟機制,才會採取緊急應對措施,就像當前的美國,但實際上在疫情期間花錢是一種抵抗疫情的表現,或許人們更需要的是抗議物資和生活用品,而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此時可以提供無限幫助,並回流資金。


社長財經


為什麼英國可以做到給國民發這麼多錢?

為了對抗新冠疫情,全球很多國家都在給國民謀取福利,一方面為了刺激消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

以英國為例:地時間3月20日,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發表演講,宣佈英國正在推出了一項“史無前例”的救助計劃,直接為受疫情影響不能工作英國民眾發放薪酬。

此次紓困方案為“新型冠狀病毒工作保留計劃”(Coronavirus Job Retention Scheme),有效時間從今年3月1日始,且至少執行3個月之久,英國的所有僱員都囊括在該計劃的範圍內。

根據這一方案,英國政府將為受疫情影響而無法領到薪酬的人員支付80%的薪資,每月最高2500英鎊。

蘇納克稱,這一數額已超過英國收入的中位數。這也意味著,即便僱主無力支付員工的薪資,英國民眾不僅可以保留他們的工作,還能至少領到他們薪水的80%。

主要原因是英國要關閉酒吧、咖啡館、餐館、劇院、電影院、健身房、休閒中心等公共場所。這些行業的人群將會失去收入,造成經濟困難。

英國政府出臺的方案,主要解決民眾的就業和收入問題:保護就業,為失業群體提供支持,為仍在工作的群體加強安全防護,幫助人們待在家中。

不僅僅是英國,美國也在給普通人發錢。3月19日,美國財長姆努欽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表示,爭取在三週內把現金送至美國人手中:為每位成人提供1000美元,每位小孩500美元。

國家經濟不會崩潰嗎?

我們根據英國《金融時報》估算,多達300萬人在受疫情嚴重影響的領域工作,如果在這三個月中每月有100萬人申請支持,該項計劃將造成35億英鎊支出。

所以,注意英國可以領到這筆錢的人並不會太多,總共支出35億英鎊,對於英國政府來說並不高。

英國每年的GDP收入大約在2.85萬億美元,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每年稅收收入就在7000億美元以上,對於支撐這樣的計劃九牛一毛。

如果不能保證普通居民的生活,保持經濟的穩定,才會造成經濟的崩潰。

讓我們祈禱疫情早日過去。。歡迎隨手關注財富精算師。


財富精算師


為什麼英國可以做到給每個公民發錢?為什麼美國也能做到可以給每個公民發錢?而我們卻做不到呢。

我先舉個例子,在管孩子方面,我們做家長的一貫都是把孩子培養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以後還會不定期的給他們一些錢用。而對於國外培養孩子的理念就是18歲成人什麼也不管了。而我們面臨的這種疫情發錢的事,英國和美國就是這種觀念,孩子們大了感冒發燒了,也就像隨個禮一樣。而我們的國家則不然,我們的國家把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始終想著在疫情當前的時候怎麼祛除病患,怎麼讓平民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自己的生命不受到危險。所以說我們國家拿出了許多許多的錢給這些新型肺炎患者免費治療,而且還出臺各種政策刺激消費,保證人民的安居樂業,所以我說長久的幫助,比一時的給錢要幸福感多一些。因此說我們不羨慕英國,美國,反倒是英國,美國那邊的華僑華人紛紛想回到國內呢。

英國,美國現在放任新型肺炎疫情的病毒傳染。而我們全力以赴的在懲治著新型肺炎疫情帶來的後患,所以說這些名的對比就是我們幸福感的炫耀。所以說我們感謝祖國,感謝新型肺炎到來的時候,把我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伊春美食美客


根據媒體報道,近日英國政府對外公佈了“薪資補貼”計劃,主要內容:英國政府將為所有受疫情影響工作(不包括被解僱者)而無法工作的數百萬人,補貼其工資的80%,補貼上限為每人每個月2500英鎊(約人民幣20734元)。

這總共是多少錢呢?既然是數百萬人,我們取最高值999萬人,補貼上線為2500英鎊,那麼總計最多需要發放:999萬人*2500英鎊/人=249.75億英鎊,摺合約2071億人民幣,這是最高限,考慮到實際上人數不可能達到999萬人,現實中也不可能每個人都領到封頂的2500英鎊,所以英國政府最終實際支付的英鎊金額預計在200億以內。

英國的經濟不會崩潰嗎?

如下圖所示,系2018年各國的財政總收入,英國位列全球第7,財政總收入為9843億美元(圖中的單位為百萬),摺合約8291億英鎊,這還是2018年的數據,2019年大概率可以8500億英鎊甚至9000億英鎊以上。此次200億英鎊的支出,對於英國的財政收入來說,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佔英國財政收入總額的3%尚且不到,所以說依靠財政收入,英國足以應付此次的支出。


其次,就算英國的財政收入出現赤字,那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還可以通過發行國債來募集資金,發放這個薪資補貼,200億英鎊的國債不算多大的金額,以英國政府的公信力來說,要募集這個資金應該不算什麼難事,如下圖所示,截止2017年末英國政府的負債金額已經達到了2.06萬億英鎊(不過相比於美國的22萬億美債,英國政府這個負債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既然有2萬億英鎊的債務了,在多個200億也就不足掛齒了。

最後,就算以上兩個渠道都行不通了,這不還可以開動印刷機印鈔嗎?多印個200億的英鎊,對於流通同幾萬億的英鎊而言,影響也是微乎其微,所以說,就發這點錢,對於英國的經濟來說,還不至於到崩潰的狀態。


鯉行者


英國政府給國民發錢的邏輯是,政府發佈居家令,國民沒有了收入,政府應該補償。英國政府將為所有受疫情影響工作(不包括被解僱者)而無法工作的數百萬人,補貼其工資的80%,補貼上限為每人每個月2500英鎊(約人民幣20734元)。 當然政府發錢也有救助的含義。

美國政府就是以救助名義給國民發錢的,每人1000美元,孩子500美元;議會還沒批下來呢。

按說這些發達國家工資本來就高,疫情發生家裡也有辦法應對。英國工資中位數是2500英鎊,美國也差不多再高一點。他們工資比咱們高7倍,肯定比中國老百姓富裕多了。

在經濟學意義上,發錢促消費可以提振經濟,扶持企業疫情當口不要倒閉,家庭不要因為疫情影響收入。

政府發錢給國民救災,可以用財政資金,也可以發國債;是應對災害的一時舉措,不是天天發月月發年年發,不存在崩潰一說。


雲端美


全球疫情爆發之後,世界很多國家選擇給民眾發錢渡過危機。

比如英國,最近公佈了薪資補貼計劃,將為所有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工作的幾百萬人,補貼工資的80%,上限為每人每月2500英鎊,摺合人民幣2萬元左右。

這種撒錢模式讓很多國人都非常羨慕,再也不用擔心自己信用卡逾期了,也不用擔心宅在家裡沒飯吃,這樣的日子多好啊。

但是,天上不會掉餡餅,英國政府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有他的想法,政府給老百姓發錢,錢從哪裡來的?從理論上講有三種途徑。

  • 第一種來源是政府從老百姓手裡收取的錢,也就是政府的財政收入,包括一些稅收、費用、國家資源出讓費、國企利潤等等,如果發放的是這些錢,那是非常不錯的,這等於壓縮了政府開支,讓利給老百姓。
  • 第二種來源是政府預支,其實很多政府平時的收入和支出是基本平衡的,因此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發給老百姓,這種情況下,政府就可以預支部分費用發給老百姓,等到將來慢慢還,也就是所謂的財政赤字,這種情況,最終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將來政府還要從勞動者手裡把這部分錢收回去。
  • 第三種來源就是貨幣超發,也就是政府通過多印錢來發給老百姓,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大家的貨幣都貶值了,相當於殺富濟貧,原來誰手裡的錢多,那麼他資金或資產貶值就厲害,原來錢少的,或者沒有錢的,就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大家領到的錢是一樣多的。

總之,政府給老百姓發錢,既可以採取上面一種方式,更多的是上面三種方式組合,那麼這種情況會不會造成一個國家經濟崩潰呢?

一般說來是不會的,因為政府可以在這三種方法中進行調節,當然前提條件是,困難只是幾個月的時間,如果這種方法持續一年以上,估計哪個國家也受不了,經濟肯定要崩潰了,整個國家也玩完了。


互金直通車


3月20日英國財政大臣宣佈英國正在推出一項史無前例的救助計劃,為受疫情影響的,不能工作的英國民眾直接發放薪酬。

不止英國給居民發放現金,美國也在給居民發放,3月19日,美國財長部長表示爭取在三週內把現金送至美國人手中:為每位成人提供1000美元,每位小孩500美元。

英國發放現金

有效時間從今年3月1日始,且至少執行3個月之久,英國的所有僱員都囊括在該計劃的範圍內。

根據這一方案,英國政府將為受疫情影響而無法領到薪酬的人員支付80%的薪資,每月最高2500英鎊。

這一數額已超過英國收入的中位數。這也意味著,即便僱主無力支付員工的薪資,英國民眾不僅可以保留他們的工作,還能至少領到他們薪水的80%。

英國疫情不容輕視

昨日英國新增確診967例,累計確診6733例,是在沒有大量試劑檢測的情況下的數據,在英國不是想檢測就能檢測的。儘管英國檢測全部免費,但只有少部分人能檢測:只有明顯症狀、臨床評估為重型、能收住院的的患者才能獲得核酸檢測。

我猜測英國推出這項現金計劃,直接給英國的不能工作的員工發放薪酬,已經意識到疫情給英國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後期肯定有大量的企業無法正常的支付員工的薪資,所以英國政府提前做好了規劃,這一點做的比美國就好的多。

英國發這麼多錢,經濟會崩潰嗎?

肯定不會,因為每個人支付的上限是2500英鎊,英國財政部肯定測算好了,才給出的最高2500英鎊的標準。這個我們就不用為英國擔心了,發放現金不會讓英國的經濟崩潰,但是如果疫情控制不力極有可能導致英國的經濟的崩潰。


互金圈


應當說,為了鼓勵民眾呆在家裡,英國這回是拿出了非常誘人、前所未有的大福利。

有關的補貼確實讓人眼紅,英國不愧是老牌發達國家。媒體報道,3月20日英國宣佈了一項經濟干預措施,以防止人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失業。

這一在英國史無前例的經濟干預措施裡,英國政府承諾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的員工支付80%的工資,最高每月2500英鎊(約合20678元人民幣)。這一計劃從3月1日開始,至少可以執行三個月,但如果有必要可以延長,而且將沒有資金限制。



最高每月兩萬多人民幣,而且是隻要呆在家裡。除此之外,至少執行三個月,如有必要還可延長。這個措施,是可以令呆在家裡,收入減少或收入消失的人們,備感羨慕的。羨慕的感覺是對的,這才是對弱勢群體的全面保障。

有人認為,英國在執行這一經濟干預措施時,一定會大量發幣,大水漫灌式的做法,弊大於利。其實這樣的認為比較扯,有充足的保障,就有消費的活力,這對疫情中的國家而言,是相當正確的。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每一國的出口勢必受到重擊,拯救經濟,只有兩架馬車:消費與投資。有國家釆取保障收入的方式,其實更有利於保護弱勢群體,並進而維持內需活力,這比靠投資激活經濟來講,有更好的指向性。

這一回,英國真的很豪。


波士財經


據我瞭解的情況,英國發錢的事,一是隻給無法工作的人員,二是有上限沒下限,三是三個月。也就是說,能夠領取的人數和金額是限定在一定範圍的。

儘管這樣,英國這樣做還是冒著巨大風險的。最後的邏輯關係是這樣的:財力不濟—加印鈔票—通貨膨脹。我國國民黨時期的“金圓券”就是前車之鑑。


山西1哥


近日,英國公佈了“薪資補貼”計劃,英國政府將為所有受疫情影響工作(不包括被解僱者)而無法工作的數百萬人,補貼其工資的80%,補貼上限為每人每個月2500英鎊(約人民幣20734元)。

已經有很多國家都推出了類似的補貼方案。以德國為例,德國政府針對救助小企業和自由職業者的民生政策,推出了總預算為500億歐元的方案。小企業主(1至5人就業的公司),個體戶如藝術家、職業攝影師、護理員等,每月可得到9000歐元的補貼,為期三個月; 5人至10人的公司可獲15000歐元的補貼,為期三個月。

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國家直接發錢,發得起嗎?錢從哪來的?會拖垮國家經濟嗎?其實這些完全不用擔心。

一個國家給居民發多少錢也是發得起的,經濟也不會崩潰。

因為貨幣發行權一個國家主權的主要組成部分。現代國家的貨幣發行又早已不需要等值的黃金儲備做抵押了。所以一個國家原則上印刷多少貨幣都沒有問題。也談不上經濟崩潰。

貨幣發行多了,一般情況下會帶來經濟中流通的貨幣過多,從而發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傷害很大。直觀上就會讓窮人們的努力工作變得沒有意義。因為賺到的可憐的薪酬被物價上漲明顯的侵蝕了生活水平。如果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的價值會大達折扣。大家也都聽說過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等國要用成捆的現金買麵包的新聞。

但是在當前疫情引發金融與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工廠停工、人們收入大幅減少甚至失去收入,社會生產和需求都在短時間發生了大幅下降,經濟陷入了停滯。因此貨幣的流動性幾乎快消失了。這時候需要印刷、發行很多貨幣才能讓流動性保持在原有水平上。也就是說現在發錢不會帶來通貨膨脹。

英國等國發給國民很多現金其實是在刺激需求和幫助人們度過最艱難的時期,這樣做對經濟沒有明顯的壞處,如果發了錢之後,疫情馬上就結束,倒是可能會帶來通貨膨脹。發錢絕對不會帶來經濟崩潰,而是在幫助經濟維持運轉。

歐美國家之所以在前期不願意封城、強制封閉,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需要保持基本經濟活動的運轉,否則疫情防控的損失要超過疫情本身。特朗普也說過,如果經濟不恢復,可能死於經濟問題的人會比死於新冠肺炎的人多。

發錢,可以為那些因為疫情而必須隔離在家的人們提供基本工資補貼,可以讓他們能夠安心在家,不用擔心還不起信用卡和其他賬務。

更重要的是,疫情打擊最嚴重的是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業。這些行業現在基本處於停擺狀態,依靠降息或者其他金融刺激根本不能緩解實體經濟的困境。

通過直接發錢,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那就是經濟活動似乎沒有停止,對於勞動者來說,按時拿到工資,勞動的價值就算是實現了。

英國的薪資補貼計劃,實際上是一種模擬狀態下的經濟活動,暫時將疫情帶來的停擺“凍結”起來,等疫情過去之後,再重新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