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發現千年古墓,專家稱墓主是契丹公主,死時很年輕

一提起黃金面具,相信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埃及法老的黃金面具,這副黃金面具做工只精良、用料之考究、紋飾之精美無不展示了數千年前埃及的工匠智慧,也儼然成為了繼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以外的第三大標誌性埃及印象。

黃金製成的面具雖然難得,但卻並非埃及一國獨有,在我國內蒙的一個施工現場發現的千年墓葬中也曾發現過黃金面具,而且論神秘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通遼發現千年古墓,專家稱墓主是契丹公主,死時很年輕

在內蒙古通遼的奈曼旗,有這麼一座太師椅狀的名山叫做廟子山,民間傳說是夸父逐日之時曾在此地小憩,這才坐成了這個形狀。傳說雖然是傳說,但當地人一直都將這座山當作“神山”來看待,這給這廟子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當地準備修建一個水庫,而取土的地方就選在了“神山”之上,沒想到的是,推土機挖了沒多久就發現了一塊硬物,工人撿起來一看,竟然是幾塊古舊的青磚。工人們見情況不對,立馬報告給了當地的文物考古部門。

通遼發現千年古墓,專家稱墓主是契丹公主,死時很年輕

當地考古部門在接到消息後,立刻趕到現場探查,在經過初步勘探之後,考古專家認為,這底下應該有一座千年古墓,立馬展開了搶救性發掘清理工作。

據當時的考古通過一番仔細探查後,確定工人意外發現的古墓是屬於遼代時期的墓葬。隨著發掘清理工作的不斷進行,墓門被順利打開。考古專家們靠著手電筒的亮光,走進了被埋藏地下千年的漆黑墓室中。

通遼發現千年古墓,專家稱墓主是契丹公主,死時很年輕

當他們打開放置墓主屍骨的後室墓門時,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金銀器皿、玉石瑪瑙器皿、瓷器等等各種材質的珍貴陪葬器皿堆滿了後室中的地面上。這些塵封千年的金銀珠寶,在20世紀燈光的照耀下,依舊金光閃閃,珠光璀璨,非常漂亮。

對於這一驚奇發現,當時的一位考古專家情不自禁的大呼:這真是金銀珠寶鋪滿地面啊!然而就在他們沉浸在這巨大的喜悅中時,更大的驚喜也隨之來臨。

通遼發現千年古墓,專家稱墓主是契丹公主,死時很年輕

在墓室的正中央,考古專家們還發現了一張石臺,石臺上停放著兩具“完整”的屍骨,昏暗的燈光下似乎顯得“五官”都特別清楚。專家湊近一看頓時瞭然,石臺上的兩具遺骸都是頭頂鎏金銀冠,身裹銀絲網絡,腳踏簪花銀靴,臉上更是各帶著一副黃金面具。他們所戴的這副黃金面具非常寫實,基本按照正常人臉五官比例復原,更像是墓主人生前面貌的定格。

要知道,墓主人的屍骨並不是放置在棺槨中,而是穿金戴銀後,直接放置到棺床上。這一罕見發現讓當時的眾位考古專家,都瞬間傻眼了!

通遼發現千年古墓,專家稱墓主是契丹公主,死時很年輕

考古專家這時候就想起了曾在史料中記載過契丹人的一些風俗。史書中說,這個契丹人死後,都是先將屍身放置到野外的樹幹上自然風乾,然後再收拾風乾後的屍骨簡易挖坑埋葬,史稱為契丹樹葬。所以不難推測出此墓墓主的喪葬形式是契丹樹葬漢化後的一種獨特喪葬形式。

而墓主人臉上的黃金面具和身上的銀絲網絡就類似於西漢貴族下葬時所穿斂的金縷玉衣,並且,這兩副黃金面具和身上的銀絲網絡是嚴格按照其身材比例製作的,製作工藝都極為高超,它們體現了墓主人高貴的身份地位。

通遼發現千年古墓,專家稱墓主是契丹公主,死時很年輕

那這墓主人究竟是誰呢?在考古專及進一步勘探之後發現終於發現這座墓葬的墓誌銘。通過墓誌銘,大家也知道了這座合葬墓墓主人的身份,上載“公主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孫”,原來女墓主人就是遼代景宗皇帝的孫女陳國公主,那位男性則是她的駙馬蕭紹矩。

人們翻開《遼史》後發現,二人結婚兩年後就先後因病逝世。而且在結婚之前,這位大齡駙馬竟是陳國公主的舅舅。當年遼景宗為了將權力把握在耶律氏和蕭氏手裡,於是就流行起了近親聯姻,而近親聯姻的弊端也很明顯,蕭紹矩和陳國公主估計也是因此早逝。那在這座墓葬裡還有哪些秘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