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手錶是生活中單價較高的商品,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貴到無上限的價格早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像是比較高端的一些品牌更是動輒幾十萬一隻,價格堪比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一些比較平價的品牌,單價也在成百上千一隻。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按理來說,手錶這個物件似乎跟“不值錢”這三個字扯不上關係,其實不然。

表鏡 、錶殼、錶帶、機芯這些往常聽來最能體現品質的地方,往往是不值錢的聚集地。

表鏡

我們最常見的表鏡一定是非藍寶石水晶鏡面莫屬,並且在選表的時候,這個問題也是最常被問到的。

是不是藍寶石玻璃鏡面真的有這麼重要嗎?除了聽上去很貴之外,到底還有什麼其它的價值?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在說藍寶石表鏡之外,必須先弄清楚表鏡的作用是什麼。保護錶針、錶盤、機芯,隔離水汽和灰塵。除此之外,其實就沒有其他作用了,這也是16世紀時表鏡被製造出來的目的。

這裡先補充一點:在手錶被髮明出來的時候,其實是沒有表鏡這個東西的,表鏡是之後再被髮明出來的。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一開始是指表師用硅酸鹽玻璃製成,當然也有是用天然水晶來磨製的,屬於比較土豪的做法,這樣的材質做表鏡無疑是很值錢的。

但這個天然水晶與我們現在所流行的藍寶石水晶材質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實打實的天然水晶,而後者則需要加上人造兩個字。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這麼說來,藍寶石表鏡的價值也就跟其它表鏡相差無幾了。當然,因為人造藍寶石表鏡的原料是剛玉,莫氏硬度達到9,僅次於鑽石,防刮耐磨的功能也是值得認可的。

只是硬不代表堅不可摧,碎還是會碎的。所以藍寶石表鏡只不過是聽上去值錢罷了,它跟真正的藍寶石可不是一回事兒。

不過要在所有表鏡中進行排名的話,藍寶石玻璃表鏡還是靠前的,畢竟防刮耐磨,高硬度也是很有賣點的。

錶殼

錶殼相較於表鏡來說,作用可大得多。保護作用自然是不用說,它就像是一個人的軀體,直接呵護著手錶最精密的部分,很大程度的決定了手錶的「防水」、「防塵」、「防震」等性能;同時也掌控著手錶主體的外觀造型。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比較常見的材質除了以不鏽鋼為代表的鋼製錶殼,還有以18K金為代表的貴金屬錶殼。很明顯,後者比前者更貴。

懂金價的人都知道,這裡我就不多說,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金錶都是用的18K金,純金是不適用於手錶的,因為太軟了,稍微磕著碰著,就會變形。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18K金是在黃金裡面摻加了其它金屬的合金,使其能達到手錶所要的硬度,從而製成的製表材質。

因摻加的比例不同,導致呈現的色澤也不同,從而出現「鉑金」、「黃金」、「紅金」等分類,價格也依次遞減。

但,再便宜的貴金屬錶殼也沒有不鏽鋼錶殼便宜。

不鏽鋼錶殼雖然不值錢,但達到製表硬度的要求,還是綽綽有餘的,甚至比貴金屬硬度更高。所以,不鏽鋼錶殼雖然便宜,但硬度還是在線的。

錶帶

錶帶在一款手錶中,只起到固定作用,如果非得往深了說,倒是可以加上起到“質感”與否的作用。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以鱷魚皮為代表的皮質錶帶,最能展現質感。

但卻需要在保養上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皮質錶帶使用時間頂多能撐2~3年;而鋼製錶帶則不同,價格更合理,耐磨抗造,相較於皮質錶帶,可能在華麗感上稍微弱一點。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再就是以硅膠為代表的新型材料錶帶。

多用在運動表上,因這類錶帶具有極佳的物理性:無毒、耐高低溫、易保養,漸漸受到表商的青睞。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皮錶帶展現質感,鋼錶帶硬朗氣派,硅膠錶帶正流行,那麼到底哪一種錶帶最不值錢呢?

當然是一股濃濃塑料感的塑料錶帶,主要搭配電子時尚表,換句話說,就是一般用於玩具表上,最為廉價。

機芯

機芯是一款表中最值錢的部件,一款表的功能好壞與否,都由機芯決定。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高端一點的品牌擁有自產機芯的能力,多采用自產優質機芯,可以與本品牌手錶錶殼達到極高的契合度,大幅度減輕機芯磨損程度,可以說是私人訂製的標準。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同時在價格上也比非自產機芯品牌更為便宜,畢竟無中間商賺差價。

一塊表“最不值錢”的4個地方

但大多部分手錶品牌所使用的機芯都是從機芯廠所購買的機芯,ETA、SW都是有名的機芯製造廠,從這些機芯商手中購買的機芯自然就比自產機芯要貴。僅一款日期顯示功能機芯就能達到4000元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