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深、精、實、細" 深化公共空間治理——宿遷市《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讀

聚力

3月25日上午,宿遷市召開新聞1+x發佈會,會上,宿遷市市委農辦副主任周沛同志就《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具體內容,做了詳細的解讀。

據瞭解,《通知》包括出臺背景、工作目標、主要內容三部分。

聚力

第一部分:出臺背景

2019年,我市啟動農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共收回土地33.3萬畝、資產67.2萬平方米,1289個行政村通過空間治理增加集體收入1.4億元。為進一步深化公共空間治理,建立健全公共空間資源收、用、治、管長效機制,切實鞏固提升治理成效,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該《通知》。

第二部分:

主要目標——分“五方面”

第一方面:到2020年底,全市新收回集體資源不低於10萬畝,發包和利用土地超過40萬畝;

第二方面:資產利用新增20萬平方米,收回資源資產利用率達到90%;

第三方面:全市涉農村居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加10%;

第四方面:村部所在地村莊100%達到“五改善”;

第五方面:空間治理示範村佔比達到30%以上。

第三部分:

主要內容——分“四步走”

做深資源治理文章。堅持“應收盡收”,深化土地資源、村莊內部、鄉鎮鎮區三項治理。一是土地資源治理。開展治理成果“回頭看”,清理去年治理中依然存在的低價發包和程序違規問題。實施集體土地再排查,重點對零星地塊、新增耕地明晰邊界,明確權屬,收歸集體。二是村莊內部治理。突出村內路旁、水旁、宅旁、自留地四個重點,將農戶所屬空間之外的資源全部收回。結合農村房地一體的不動產權籍調查,對宅基地超標及其他方式佔用集體建設用地的,實行有償使用。三是鄉鎮鎮區治理。對現有土地性質、用途,進行逐戶逐院逐一核實,收回被亂侵亂佔、多侵多佔的國有、集體建設用地。深入整治鎮區所有違章建築、違規建設,堅決治理亂佔亂用、佔道經營等突出問題。

做精集體增收文章。堅持“應用盡用”,深入推進資源增值、產業發展、集體增收。一是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按照“收回、整治、增值、發包”路徑,對沿河易澇、交通不便地塊開展連片整理,對沿路和村內不易發包的狹窄地塊,統一經營,發展林木經濟,促進資源增值。二是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合理利用收回資源,佈局產業發展項目,對收回的成片連片土地,規模流轉;對零星地塊,合理調整,聚零為整;對集體建設用地,合理規劃,滿足產業加工物流配套用地需求。三是加大經營管理力度。對配套不足的固定資產,適度配套改造,增強使用功能。對集體建設用地和設施農業用地,通過土地位移等政策,提高利用價值。對各類資源資產,靈活採取發包、租賃、入股等形式,分享發展紅利。

做實環境改善文章。堅持“應治盡治”,做到“空間治理到哪,環境整治到哪”。一是整治環境衛生。大力開展“乾乾淨淨迎小康”村莊清潔行動,年內,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建成200個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試點村。二是完善公共配套。在村莊範圍內,逐步配套戶外活動場所、村莊公廁、內部停車點、村口形象標識等。在鎮區範圍內,合理布點建設群眾急需的停車位、公共廁所、小廣場等公共設施。三是提升村莊風貌。圍繞規劃發展村莊,“一村一策”制定治理提升方案,充分利用自然風貌,加強形象設計,體現田園風采。年內,新增300個規劃發展村莊達到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標準。

做細空間管理文章。堅持“應管儘管”,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壓實鎮村責任,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建立健全“六項”制度,進一步放大空間資源“共有共治共建共享”。一是堅持系統思維,完善各類規劃編制,建立健全規劃約束制度;二是加強司法服務和保障,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建立健全司法聯動制度;三是落實“一圖一冊、一證一表”,建立健全空間精細治理制度;四是按照“六必須一公開”要求,建立健全資源規範利用制度;五是按照“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有問責”要求,建立健全空間管護制度;六是按照“取之於集體,用之於集體”思路,建立健全空間收益合理使用制度。 (葉夢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