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補貼、取消限購、延遲國六,救市舉措來了,沒買車的賺大了?

受疫情影響,車市再一次受到直面打擊。2月份的車市銷量毫無意外的又下跌了,根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25.0萬輛,同比下降78.7%,環比下降85.4%。據悉2月乘用車銷量規模僅相當於2006年2月的水平,可謂是"一個月回到了十幾年前"。

政策補貼、取消限購、延遲國六,救市舉措來了,沒買車的賺大了?

而具體到消費者,企業面臨著生存危機,牽一髮動全身,買車計劃也被擱淺。但也有一部分消費者因疫情體會到私家車出行的便利,內心燃起了購車的想法。所以,這次疫情的出現也應該理性分析下車市的得與失。面對遭受重創的車市,對此,各方開始了"拯救計劃"。

近期,湖南省長沙市發改委發文表示,消費者在指定經銷商購買上汽大眾長沙工廠、長沙比亞迪、廣汽三菱、廣汽菲克、湖南獵豹等車企生產的車輛,並在長沙上牌落戶,可獲得裸車價格3%的一次性補貼,每輛車最高補貼不超過3千元。

政策補貼、取消限購、延遲國六,救市舉措來了,沒買車的賺大了?

廣州佛山市在此前已經率先推出購車補貼,對於消費者購買新車予以2000-5000元的金額補貼,無形之中為消費者降低購車成本,2-5千元於個人來說不算多,但是對於龐大的汽車銷量而言,已經很多了。另外像是深圳廣州的地區還放寬了汽車油耗還有競拍的指標,這些動作都還是比較大的。

在汽車廠商方面,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車企都開啟了新一輪購車補貼潮。除了現金補貼外,還包括金融政策、售後保養、線上訂車等方面提供了優惠。

政策補貼、取消限購、延遲國六,救市舉措來了,沒買車的賺大了?

值得關注的是,預計全國性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也將會出臺。國六的推行確實抑制住了汽車銷量的增長,對於造車薄弱的車企有著毀滅性的打擊。中汽協表示為緩解車企的轉型壓力,已經正式向監管部門提交了延遲國六的申請。而且此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已經提出了相關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包含建議政府取消一些對汽車消費的限制性的政策,要進一步取消二手車的限遷,以及購置稅減半等。

政策補貼、取消限購、延遲國六,救市舉措來了,沒買車的賺大了?

阻礙消費者經濟提高的外在因素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持幣觀望的越來越多,受疫情衝擊的嚴峻車市下,更是給了消費者沉重一擊。而此時想振興車市,必然得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車企經營困難,終端優惠也不能再"割肉",只能從根本上的購車政策出發。比如,養車成本是否能減少,購置稅能否降低甚至減免,油價是否降低……從當前車市釋放的一些信號來看,"隱形的手"已經在發揮作用。

車市是在下滑,但是不能太過於悲觀。救市政策已經推行,可能還不夠全面。乘聯會也對此表示,政策啟動期效果不算突出,短期內難以強力爆發,等到落地生效預計要到4月份。但好在各方都在一起在努力振興車市,相信在後續會越來越利好消費者。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