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感念你善良的人,只會得寸進尺”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句話在現在很有現實意義,當然認同了。

人本該心存善念,以善為本。但是,社會進化的如此之快,人心變的難以揣測,善良的人做的善良之事,還會被人感激,被人記在心裡,還是享受久了,當做了理所當然?

當你每天都送給路邊你覺得可憐的人一個雞腿,時間久了,有可能他就會抱怨你省吃儉用買下來的雞腿不好吃,有可能會質問你為什麼每天都是雞腿,而不能換個花樣的送個雞翅。甚至當你有一天失業了,你自己只能吃饅頭的同時,你還是會送他饅頭的同時,他就會說你的小氣,抱怨你的失職。可是他怎麼不想想,以前的每一個雞腿都是你的饋贈,不是他的理所應當。不僅不感念你的善良,而且把他當做理所應當,進而得寸進尺。

而一個感念你善良的人會怎麼樣?他會珍惜你的每一次饋贈,知道感恩,知道這是人心的善良,不會得寸進尺的去抱怨。

人生在世,沒有誰的善良是理所應當。就像甄嬛說的一樣,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人呀,要學會感恩,適可而止,不要讓善良的人心寒,造成最後的人人冷漠。


邱邱邱兒


非常認同這句話。

我的善良有人懂得,有人感恩。我的善良也有人覺得理所當然,得寸進尺。

曾經有個朋友,某年某日,打電話給我,說孩子在我所住城市求學,剛離開家,軍訓很辛苦,想吃好吃的,麻煩我幫忙買點送去。那孩子的學校離我家挺遠,記得那天挺熱,為了不辜負朋友的委託,買了一大堆好吃的,然後坐公交車,再轉小中巴再坐校內的接人的那種電動敞篷車。路上幾個小時。那個年代還沒有送餐服務。回到家感覺要中暑了。

次年,我回家鄉看望父母,得知朋友因為車禍腰部受傷,趕緊買了些營養品去看望,第二天,她打電話給我,讓我過去。她說好久沒洗頭了,讓我幫她一個頭。我就開始燒水幫她洗頭。洗了頭之後,她又說有多少衣服沒洗,要我幫忙洗。於是我又幫她洗一大堆的衣服。她有婆婆有愛人在家,卻讓回家探親我幫她做這些家務。沒有徵詢的口吻,更沒有請求的意味。我的善良被認為理所當然。

更有甚者,某天,她打電話給我,說要借幾萬塊錢,我的確沒有那麼多錢,我就抱歉,實話實說。然後她說了幾句話,言下之意,你手上沒錢,你向其他人借也要為我借到!不感念你善良的人,得寸進尺,而且強人所難。

我本善良,有時候善良需要帶點鋒芒。不會拒絕,是人性中的弱點。交朋友要交懂你善良的人。遠離那些得寸進尺的人。


cf溪畔聽竹


我們每個人,本心都想做一個善良的人,沒有人生下來便想與這個世界作對。我們原本懷著一顆柔軟無比的心,看著這世界上一切照人的光彩。

我們以為,自己真心對別人,便可以換得別人的真心;自己的一片善心,便可以得到好報。

但是,很多時候往往事與願違,這個世界上充滿了懷疑、嫉妒與貪婪,讓我們的真心一次次退縮,一次次受到傷害。

於是,受了傷的心只能退後來保護著自己,維護著自己的生存。便在自己的外界建起了一層厚厚的殼,不再願意主動伸出柔軟的手,生怕再碰到生了刺的一切。

對自己以外的世界,滿是小心與懷疑,不再敢於袒露自己的一片真心。只是,這樣卻不小心又傷害了別人的善良。

於是,這個世界上的人湊在一起時,便如此地複雜多變,因為我們只能看到彼此的面相,而看不到彼此的內心。

其實,你不必對所有的人善良,不感念你真心的人,只會得寸進尺。愛情如此,友情如此,世間所有的情莫不如此。

我們一片真心的付出,有時卻得不到別人的感念,相反的,你的善良與微笑,在他來看只是你特別地好欺負,特別地不用在意。

於是,他們站在你一顆柔軟的心上,肆意妄為,只顧著自己的快樂與方便,絲毫不顧你是如何想,你是如何的感受。

這樣的人,你付出再多,對他來說也是枉費一場。你感動不了他,也無法在他的心目中佔有一定的分量。

他享受著你的溫柔與善良,就像在小孩子手中奪過東西來一樣,絲毫不會有感激與謝意。反而,還會責怪你哭出了聲音。

你很好,溫柔又善良,但並不是對每個人都可以如此。有些人不值得,看懂了便收起你的好意,珍惜你的一顆真心。

人生那麼長,歲月總在不經意的地方站立著苦難,與你相逢,也許會讓你狼狽不堪,也許會讓你心力交瘁。但是,只願你內心依舊是曾經那個溫暖的自己。

人生總有不如意,生活總有糟心事,我們總會遇到不可理喻的人,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不堪入目的一面。


海那邊的男精靈


我們以為,自己真心對別人,便可以換得別人的真心;自己的一片善心,便可以得到好報。

其實,你不必對所有的人善良,不感念你真心的人,只會得寸進尺。愛情如此,友情如此,世間所有的情莫不如此。愛人別太滿就是愛人不要太深,物極必反,那人可能是會欺騙你感情的人,

不感念你善良的人,只會得寸進尺,所以,你要善良,更要保護好自己的內心,不受侵犯,永遠如初


追求一點甜


個人覺得生而為人,沒必要對所有人善良。尤其是當你的善良不被感念,那就對他收起你的善良。人活一世,沒必要為了迎合別人對自己委屈求全。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對自己好的人,足矣。



博迪呀


不認同!有的人也許經歷一些事變得涼薄了,但不是道德綁架啊,你善良是你的事,不應該要求別人感恩!他如果感恩,哪能遇到了同樣善良的人,如果不感恩,也不代表會得寸進尺,就算會也是正常的,有的人就是天性涼薄,做好自己就可以,不要求其他人同自己一樣!世界很美好也很殘酷,美好的是有善良感恩的人,殘酷的是你會因為各種各樣的遭遇感到痛苦,我們要相信美好,同時也要強大內心!


用戶9996080008237


認同,因為人心很複雜,如果你從沒有給過她糖,她不會奢求你,如果給了一顆糖,她有可能感恩你,如果你給了兩顆,還有很多,她會覺得給少了,如果以後她想吃糖的時候,你不給了,那你麻煩就來了。

所以會給“糖”

“給多少”

“怎麼給”

“給誰”

很重要!

應該讓人知道,我給你“糖”是好心,不給你,是正常。

若是在執迷不悟,那就不要善良了,因為她還想要兩顆、三顆、四顆、五顆,最後忘了,“糖”是誰的。





找回自已


不感念你的善良的朋友,一定會得寸進尺。

這是一些網友說的一句話。

這一句話說的有些絕對了。

到底什麼是感謝和紀念,本身也值得商榷。

你有能力幫助了別人,別人平靜的接受了,認為天經地義,這也不見得會得寸進尺啊。

幫助別人不能居高臨下,接受幫助也不必卑躬屈膝。

接受幫助的人和幫助別人的人,最好能夠在人格上平等的對視。這樣大家都有尊嚴。

還有一點,有些人接受了幫助不表達感謝的,但是他會把這個幫助傳遞下去,在他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他一直在盡力的幫助別人,這就是愛的傳遞,他的傳遞愛的行為你不一定知道。

世界很大很複雜啊,好多格言名言是有侷限的。

祝願受幫助的人能夠傳遞愛,祝願幫助別人的人能夠吉祥幸福快樂。



向山舉目


很認同這句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農夫和蛇”的故事在現實中一遍一遍的重演!

但善良是人的本性,每個人可以好好把握善良的度,小心被別有用心和不懂感恩的人利用,當然,以誠待人,互助互愛,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有的道德標準!總之,用你善良的心去做有意義的事是沒毛病的哈!


記憶教練莫莫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