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精神的文化內涵及其價值

【邊疆時空】範立君 賈寶庫 | “闖關東”精神的文化內涵及其價值

範立君


歷史學博士,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東北史、滿族歷史文化研究。


賈寶庫

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


摘 要:“闖關東”精神孕育於長達三百年之久的“闖關東”運動中,是中國東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自強不息的抗爭精神、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攜手並進的民族精神構成了“闖關東”精神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闖關東”精神;文化內涵;歷史價值;現實意義

“闖關東”精神是中國東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之一。它孕育於持續達300年之久的轟轟烈烈的“闖關東”運動中,成了移民們敢於到關外“闖”生活的主要精神支柱,伴隨著千千萬萬“闖關東”移民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在開發東北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闖關東”精神的文化內涵

“闖關東”精神之所以能延續至今並保持著勃勃生機,主要源於它是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現實意義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1.自強不息的抗爭精神

中國人素來安土重遷,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離開故土的。“闖關東”移民之所以千里迢迢遠離家鄉來到東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是被生活所迫而“不得已移住滿洲,苟全生命”。因此,移民骨子中的自強不息、勇於冒險、為圖生存與自身命運抗爭的精神促使其踏上了“闖關東”的艱難征途,於是在關內通往東北的路上出現了“夫擁只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柱杖,少女相倚,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懷仁、海龍、朝陽鎮,前後相望”的景象。

關內天災人禍是“闖關東”重要動因之一。華北地區自古就是中國最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區域,旱災、水災、蝗災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率極高,尤以山東災害為重。在清朝268年中,“山東曾出現旱災233年次,澇災245年次,黃、運洪災127年次,潮災45年次。除僅兩年無災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災害。”乾隆年間,山東連年受災,“窮民北來覓食者甚重”。1927年,山東旱災、蝗災併發,農作物幾乎顆粒無收,釀成嚴重災荒。據華洋義賑會山東分會調查,“計災區佔56縣,面積24萬方裡,災民約2000萬人”。受災人口幾乎佔當時山東人口的6%強。陝西、河南等省“年來餓死災民,都以數十萬計”。天災肆虐的同時,戰禍、匪禍、苛捐雜稅等人禍也相伴而來。清末,內憂外患接連不斷,列強武力入侵,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等反清鬥爭四起,累及關內諸省,社會動盪不安。民國以來,軍閥混戰連年不斷,民不聊生。如,張宗昌1925年擔任山東軍務督辦後,極力搜刮民脂民膏,山東人民負擔極重,農民紛紛破產,農村經濟崩潰。為擴充兵員,到處抓壯丁拉夫,“鄉民見兵影聞銃聲,則群相奔竄,婦孺乞食於途,飢寒而致斃者甚多,為軍隊徵發家破人亡而自盡者所在皆是。”在戰禍不斷的情況下,土匪也十分猖獗。於是,“匪與兵年年增加,卒至遍地皆匪,全國皆兵,兵禍匪禍,輾轉相尋”。

處於艱難困苦中的關內人民,並沒有屈服於現實的困境而放棄求生的希望,而是鼓起勇氣與命運抗爭,帶著籌集的旅費義無反顧地踏上旅程,旅費多的四五十元,少的只有一兩元,很多移民甚至身無分文,只能靠沿途乞討艱難前行,未到東北而餓死、病死途中的難民隨處可見,賣兒賣女以湊路費的比比皆是。“在青島發賣之女兒,每名二三十元;在奉天不過十餘元,男孩幾無問津者。”因移民貧困,走海路者只能擁擠在甲板上,1927年“日本船天德丸滿載災民,因而相擠墜海死者二百餘人。”走陸路者,往往眾人擠在狹小透風的貨車箱裡,無旅費者就只能徒步到東北了。雖然近代火車的開通為移民遷移提供了便利,政府常常出臺減免車費的優惠政策以鼓勵移民遷移,但是對於出關謀生的破產農民來說,湊齊這筆費用也是十分困難的。但是,不管天災人禍還是旅途的艱辛,都未能阻擋移民們“闖關東”的意志與決心,他們仍是勇往直前,為自己的未來做著頑強抗爭。

2.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

“闖關東”移民歷經坎坷,千里迢迢來到東北,等待他們的卻不是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是來自各方面更為艱難的生存挑戰。東北自然條件與關內相比大有不同。就氣候而言,東北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季漫長寒冷,特別是北部地區,從是年十月到翌年三月為嚴寒時期,氣溫基本都在零度以下。因此,東北自古以來都被視為邊疆苦寒之地,人跡罕至。在清代,關內犯罪之人往往被髮配至東北服刑,“一聽要到開原和寧古塔去,都要不寒而慄”。吳桭臣在《寧古塔紀略》中記載了清康熙年間其父剛被髮配到寧古塔時的情形:“自春初至三月,終日夜大風,如雷鳴電激,塵埃蔽天,咫尺皆迷。七月中,有白鵝飛下,便不能復飛起。不數日即有濃霜。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盡凍。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堅冰,雖向日照灼不消。”《吉林通志》對東北氣候也有類似的描述:冬季“朔風狂吹,雪花如掌,異鳥怪獸,叢哭林嗥。行者起踣其間,或僵馬上不得下。”“闖關東”移民大都貧困至極,他們衣著單薄,食物短缺,加之東北人煙稀少,生態環境較為原始,野獸出沒頻繁,可以想象初到東北之時移民是何等艱苦。

清末之前,清廷對東北封禁十分嚴厲。乾隆五年(1740年),清政府正式發佈了對東北的封禁令。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廷“令奉天沿海地方官多撥官兵稽查,不許內地流民再行偷越出口”,並令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五省督撫,嚴厲禁止商船私自夾帶移民前往東北,“山海關、喜峰口及九處邊門,皆令守邊旗員,沿邊州縣,嚴行禁阻”。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廷規定,“山東登萊等處有票船隻,如有夾帶無照流民私渡奉天者,杖九十,徒二年半,船隻入官。”嘉慶八年(1803年),諭令凡山海關以外概不準關內移民移住。清政府在陸路和海路上嚴防移民進入東北的同時,對已進入東北的移民亦進行清查與驅逐。嚴禁政策的確阻斷了部分移民移居關外的念頭,使之望而卻步,但從東北地區逐年增加的流民數量上不難看出,勇於“闖”關、敢於拼搏的移民仍不在少數,他們越禁“闖關”從未間斷過,清政府在逐漸失去了對移民的控制後,不得不廢除了禁令。

可見,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清政府的嚴厲封禁,移民們並沒有退縮,他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最終戰勝了邊地的苦寒,落地生根。正如《黑龍江》所記:“當是時,黑龍江全省,實為榛莽之區,山深林密,人跡不至……呼蘭河流域,松花江沿岸,今所稱為穀倉者也,在當時,惟有灌木叢生,狐兔出沒,荒涼寥落,長與終古而已。漢人一至,乃披荊斬棘,以血肉筋力與鳥獸爭,與氣候爭,與洪水爭,與土人爭,乃至與飢餓疾病爭,遂有1906年以後之天地。迄於今日,凡人蹤所至,無不有吾人足跡。”

3.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

艱苦創業是“闖關東”移民所擁有的優良精神品質。作為拓荒者的移民,自力更生是其生存的唯一出路。移民的創業實踐不僅使自身的生活有了保障,更促進了東北各行各業的發展。

從清代的農耕、採參、伐木、淘金到近代的手工業、商業、工礦業等都活躍著移民的身影。清末之前,移民初到東北時,多以農耕為業,但由於清朝的查禁,他們還不能公開承墾土地,只能“為滿人之佃戶,斬荊披棘,茹苦含辛”。之後,在移民不斷努力下逐漸從滿人及蒙古王公手中取得了土地耕種權,並把墾殖範圍由最初的遼河流域擴展到松花江、黑龍江流域。“故不十年間,數十萬萬畝之曠田,悉為勤儉耐勞之漢人所開墾,前之獸居鳥處之野,今竟熙熙攘攘。”移民除從事農業外,還穿梭於深山密林中,從事採參、伐木、淘金等活動,這些人被稱呼為“跑腿子”或“穿山溝”。“凡轉徒山林者,隨處因樹為屋,夜或野處,爇火自衛,往往膏虎狼之吻,墜巖谷喪命。”道光六年(1826年),吉林將軍富俊等在奏摺中稱:“吉林各處卡倫以外,皆系產參之山,不準流民潛往偷砍樹木,例禁綦嚴。歷年以來,並未隨時嚴查,流民潛往者,竟積至一千餘戶之多。”清代,移民艱苦創業的代表,當屬赫赫有名的“韓邊外”。“韓邊外”原籍山東,在吉林樺甸夾皮溝聚集移民開採金礦,“韓之管內編戶千八百餘,男婦萬人,凡分一百五十牌。守望謹密,閭井宴如,向有路不拾遺之諺。當樺甸、磐石等縣未設治時,居民訴疾苦、安耕鑿,靡不韓效忠是賴。”當時夾皮溝金礦規模很大,礦工達四五萬人之多。

近代以後,東北商業、工礦業、交通運輸業等相繼發展起來。略有資本的移民投資於東北實業,貧困移民則以自己勞動獲取生活所需。他們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精神令今人難以想象。“彼等於旅行途中,能忍風霜雨雪之苦,敝衣襤褸,毫不介意。揹負大粗之囊,內儲自制饅頭,約熬十餘日之量,遇食時,則憩息於路旁有井水之地,汲井水而食饅頭,其惟一之佳餚,則以銅幣一枚,購生蔥,拌饅頭而食之,入夜不肯投宿客棧,常橫臥於人家之簷下。一旦從事於工作,不辭勞苦,不避艱難,雖酷熱沍寒,彼等亦無感覺,惟孜孜焉努力於勞。”以中東鐵路的修建為例,它不僅為移民大規模遷移提供了便利,更為其提供了創業的機會。中東鐵路修建所需勞工幾乎都來自關內移民,鐵路建成後,大部分在鐵路沿線定居下來。他們的生存能力極強:“鋤鎬一落,便把荒野變成自己的耕地,順乎自然地就在那裡定居下來。這樣的生存能力,讓掙扎在生活環境很低的俄國農民也驚歎不已。這種無比的勤勞、耐性以至精明的經商才能,不能不使俄國人甘拜下風。”正是由於移民的艱苦創業,東北地區才得到了全面開發並快速發展起來。

4.攜手並進的民族精神

“闖關東”不僅是一次聲勢浩大的移民運動,更是一次民族間交流與融合的歷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移民表現出了重情重義、豁達包容、團結友愛的精神。移民間能相互幫助共度難關,能與各少數民族和諧相處,共同奮鬥;在外敵入侵,民族危亡時刻,與東北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同禦敵,保衛家園,表現出了不怕犧牲、英勇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移民鄉土情結濃厚,他們往往是同族或同鄉聚集到一起結伴而行,更有大災之年幾乎全村的人一同“闖關東”。先紮下根的移民往往呼朋喚友,招徠同伴。如,吉林九臺縣漢族“十之八、九均系由關內各省自由移入者。其始不過一、二人或一、二戶,繼則呼親喚友,而成聚落,俗謂之‘開荒斬草’,並稱其首先移居者曰‘座山戶’。”後來的移民往往也是向有親屬或同鄉人的地方移居,“往往各家窩棚集合一個地點”。久而久之,具有共同地緣關係的移民聚集在了一起。移民團結互助的精神還表現在與東北當地人的相處與交往中。移民以山東人居多,山東人性格中的豪爽、好客、誠信、講義氣、樸實等因素,使其能夠與土著居民和諧相處。他們攜手並進,共同開發東北家園。

近代以來,東北廣闊的土地與豐富的資源,引起了日俄的覬覦和侵擾,邊患問題日益突出。移民與當地土著團結一致,與侵略者進行了不懈鬥爭。“韓邊外”在其領域內設有練會處,其團勇驍勇善戰。“甲午中日之役,曾以其徒五百與日軍戰與海城;庚子年俄人入犯,竟大挫之於馬煙山,不敢進窺。”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為日本殖民地,抗日救亡成為東北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而人數眾多的移民就成了抗擊日寇的主力軍,湧現出了大批抗日英雄,如東北抗日聯軍中的王德林、柴世榮、夏雲傑、王德泰、祁致中等,他們的英勇事蹟至今仍廣為流傳。如,柴世榮,1893年生於膠州市洋河鎮魏家莊,5歲隨父母逃荒到吉林和龍縣。1929年,因生活走投無路,當了警察。九一八事變後,柴世榮在警察所進行組織發動,拉起了一支3000多人的抗日隊伍,後與王德林的抗日救國軍聯合,任抗日救國軍第四旅旅長、第四路軍司令。此後又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副軍長、軍長。柴世榮為救國救民身經百戰,1944年在與日偽軍作戰中英勇犧牲。無數移民在抗日戰爭中用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他們不怕犧牲、英勇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被後人銘記。


二、“闖關東”精神的歷史價值

“闖關東”這一“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生存力與發展力之偉大,不論在如何艱辛困難的環境之中總是能夠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在此基礎上孕育出來的“闖關東”精神,在開發東北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其一,促進了內地與邊疆人口的合理流動。清初以來,隨著清朝統治的穩固,關內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壓力逐漸加大,人多地少成了華北各省面臨的一大問題,山東、河南、河北等省,可謂“人滿為患”。到了近代,關內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壓力更為嚴重,關內與東北邊疆人口分佈極其不平衡。1919年,“山東、河北、河南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別達到每平方公里216人、143人和189.5人,居全國前列,而人均耕地已不足4畝。”此時的東北,地廣人稀,沃野千里,人口卻只有三千萬。“黑龍江省每平方公里僅有8人,吉林省有33人,三省合計平均每平方公里僅有28人。”加之,東北與華北毗鄰,交通便捷,因此“河北、山東……年輕力壯的農家子弟便自然移向人口稀少而又距離甚近的東北各地去求生活,去求新的發展。”人口大規模向東北移動,不僅緩解了華北各省的人口壓力,解決了過剩人口的生存問題,同時也充實了東北邊疆,使得全國人口的分佈向著合理化方向發展。

其二,加速了東北地區土地開發與經濟發展。移民的到來為東北經濟開發提供了廉價勞動力,“大部分移民都被農村吸收為農業勞動者,另一部分則被城市及城郊的工礦業及其他事業所僱用”。

清入關後,關外人口大為減少,土地荒蕪。而東北土著居民又多以漁獵為主,不事農桑。因此,當時東北社會經濟還處在較為原始的狀態,遠遠落後於關內。直到清末,隨著封禁政策的逐步瓦解,清廷開始放墾荒地,大批移民湧入關外,東北土地始得到大規模開發。數年間,大片荒地被開墾成良田。民國時期,東北當局加大了放墾力度,積極鼓勵移民開墾荒地。到1931年,遼吉黑三省已墾土地“達27,175,000畝,其中自以遼寧省為最發達,佔11,392,500畝,次之推黑龍江省,共7,935,000畝,吉林省7,847,500畝,又次之。其餘可耕種地尚待發展者,總數有2,500,000畝。近來每年所耕之數,約有1,000,000畝之多。”土地的大面積開墾促進了糧食產量的增加,成為東北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

除農業外,東北商業、工礦業及交通運輸業也逐漸發展起來。東北近代實業的興起,為廣大移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吸引移民源源不斷的到來。清末,哈爾濱共有大小商鋪4000多家,長春大小商鋪也已達1200多家。1911年,奉天府共有大小商鋪1786戶,1902年吉林城有各種商店1536家,1917年東北三省華人商會達191個,會董3578人。這其中,很多商鋪都是關內各省移民所經營。東北礦產資源豐富,礦禁解除後,大量移民開始向礦區聚集,以礦業為依託的村落與城鎮逐漸興起。到1930年,吉林省已發現煤礦123處,“曾經試採及正式開採約百餘處,其中規模大者六、七處”。

其三,保衛和鞏固了東北邊疆。清朝對東北的封禁阻礙了東北社會經濟的發展,使東北邊疆防務空虛,廣闊的中俄邊界荒無人煙,給了沙俄以可乘之機。清末,邊疆危機全面爆發,沙俄不僅強佔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還侵入東北腹地,掠奪豐富的森林、礦產等資源。除俄國外,日本也把侵略觸角伸入東北。在日本支持下,清末朝鮮移民越境開墾規模不斷擴大。“韓人於延、琿、和、汪四屬,舉族來遷入數已逾四十萬。勻計戶口,韓人將過半數,其間桀黠者,多‘一進會’為犬,而日人嗾之;‘一進會’為傀儡,而日人牽其繩索而動也。”因此,向東北移民就成了解決東北邊疆危機的有效手段。清末、民國時期,政府積極實施“移民實邊”政策,廣招移民出關開墾,充實邊疆。“移民實邊”政策起到了積極效果,抵禦了列強的侵略與外國移民的遷入。“漢人之充滿於東三省北部,勢必與其周圍之民族發生衝突,例如在西伯利亞方面,因其地與東三省接近之區域多,俄國難以任何方法加以防禦,而漢人向該方面之發展,終不能免。一面在東方,可以防止朝鮮人之移住,日本人在滿蒙之發展,亦受阻礙。”

其四,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在長期交往中,漢族移民與東北各少數民族相互學習、相互融合,促進了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東北原住居民主要由滿、蒙、赫哲、錫伯、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構成,因開發較晚,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移民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還帶來了先進的文化,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東北地區的語言文字、飲食風俗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東北土著居民原不知養蜜蜂和制蠟,“有采松子者或採樵者,於枯樹中得蜂窩,其蜜無數,漢人教以煎熬之法,始有蜜。有蠟,遇喜慶事,漢人自為蠟燭,滿洲人亦效之,然無賣者。”東北地區原以滿語滿文為主,後逐漸被漢語漢文所取代,東北原有風俗習慣逐漸漢化與漢族趨同。“多與漢人通婚往來,而漢衣漢語,耕田土著,趨於同化。”但是這種變化不是單方面的,漢族文化在影響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多種文化在相互交流與融合中,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體,兼有多種民族文化元素的,具有東北特色的新型文化。

三、“闖關東”精神的現實意義

“闖關東”精神是移民汗水與智慧的昇華,在東北開發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我民族雖迭經天災人禍,艱苦備嚐,猶能忍無限之痛苦,遠徒邊地,敢於自求生路,其堅忍耐勞,樂天進取之氣概可以想見,外人嘆為生存力之強,其信然也。”在當代,“闖關東”精神所具有的自強不息的抗爭精神、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攜手並進的民族精神等優秀文化內涵,經過長久積澱,延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供了精神動力,而且豐富了社會主義文化,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支柱之一。

當今的東北是中國商品糧和重工業基地,這不能不說是東北先民以及當代東北人民艱苦奮鬥、辛勤勞動的結果。東北現有居民的90%以上都是漢族,他們基本都是“闖關東”移民的後代,繼承了先輩們的優秀品質,那股子“闖勁”仍然體現在建設當代東北的實踐活動中。然而對於年輕一代而言,經過歲月浪花的淘洗,先民們的優秀品質逐漸在流失。因此,在繼承“闖關東”原有文化內涵基礎上,將“闖關東”精神賦予新的時代因素,把其弘揚下去,在當代東北具有特殊的意義。“民族精神的培育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創造的過程,從文化發展的規律來看,這個過程離不開對傳統的繼承,只有在傳統的基礎上,才能培育出具有強烈時代感的民族精神。”

目前,國家正在實施東北振興戰略。東北振興需要大力倡導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克服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等靠要的保守傾向。東北要想在未來取得新的發展就必須把“闖關東”中的“闖”字解讀好、實踐好,這個“闖”字不僅代表了千百萬移民敢於拼搏的意志與勇氣,更是“闖關東”精神的精髓所在。因此,“越是發展,就越要敢‘闖’。闖出陳舊觀念,闖出傳統模式,闖出安樂環境,闖出等靠思想,到那些充滿風險和挑戰的地方,創造自己的輝煌。”這是中華民族共有的價值觀,也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敢於突破地域與觀念的侷限,發揮“闖”勁,拓展視野,開闊眼界。當然,當年“闖關東”的歷史環境與今天已大不相同,但“闖關東”精神沒有過時,當今東北經濟文化建設仍需要我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必須在實踐中發揚和傳承“闖關東”精神,因為“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不可能自發地產生和傳承,而必須通過這個民族的先進分子堅持不懈地倡導和實踐”。要在具體實踐中運用“闖”的精神,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闖”的不盲目,“闖”的有智慧、有創新。

21世紀的中華民族不僅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更要迎接巨大的挑戰。在全球化形勢下,精神文化對中國發展的價值尤為珍貴,精神文明建設必須長期堅持下去。“闖關東”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勇於創業、團結友愛、樂觀進取等元素恰與當今中國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所急需的精神食糧,是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精神保障,同時也是中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闖關東”精神在當代中國仍具有重要的價值,在全國範圍內大力宣揚“闖關東”精神仍十分必要。

【注】文章原載於《安徽史學》2016年第4期。


聲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