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零故障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和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最大程度地提升經濟效益成為企業追求的目標。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所謂的設備零故障管理。

1.設備零故障的概念

簡單地說,設備零故障就是在設備故障發生之前,運用適當的維修方式檢修設備,消除故障隱患和設備缺陷,使設備始終處於完好工作狀態。

對於零故障概念的理解,應注意:

(1)零故障並非設備真的不會發生故障,而是全力杜絕故障的發生,維持穩定的生產秩序。

(2)零故障是一個系統性的概念,單臺設備實現零故障並不難,但是如何使它的停機檢修對生產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點,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必須綜合考慮生產設備的整體狀況和生產系統的綜合經濟效益。

(3)零故障概念的核心是杜絕非計劃停機和緊急維修。非計劃停機和緊急維修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有時後果非常嚴重。

2.設備零故障發生的原因和設備故障模式

設備故障的原因很多,分類方法也很多,以下僅從幾個方面簡單討論。

2.1從設備使用週期看設備故障

可以分為兩類:

先天性故障——由於設計、製造不當造成的設備固有缺陷引起的故障。

使用性故障——由於安裝維修、運行操作、設備自然劣化等因素引發的故障。

2.2設備故障的認為因素

嚴格來講,設備的先天性故障是人為因素故障,它除了與設計製造者的水平、責任心有關外,還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階段性制約。

設備運行後,精心操作和日常管理成為最主要的人為因素。古云:“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

2.3設備故障模式

設備故障模式主要由浴盆曲線體現,不同的設備,具有不同的故障模式,因此在實踐中藥認真研究具體設備的特定故障模式、特點,並相應採取不同的維護、保養和檢修方式。對早期故障,應深入研究各種故障症狀、追究剖析設備事故原因,指定相應對策和措施。在設備磨耗期,應避免意外突發故障,要加強TPM(全員生產維修),廣泛應用各種監測技術手段,瞭解掌握設備運行趨勢,進行設備劣化傾向管理。

3.設備零故障管理的維修方式分析

對於生產流程設備來說,事後維修是不可取的。因此,零故障管理下的維修方式,由以下幾個方面:預防性維修(也稱定期維修)、預測維修、主動性維修(也稱改善性維修)。以上三種維修方式,構成了可靠性維修(RCM)的基本框架.

總之,零故障管理的維修方式就是要解決“何時修,如何修”的問題。

4.實現設備零故障途徑的討論

設備零故障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其管理過程是全方位的。它要求全員參與(從主管到操作工、維護工)、全過程體現(設備管理的各個階段)。實現設備零故障管理的過程,也是完善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實現設備零故障途徑從以下幾方面討論。

4.1通過減少設備缺陷來減少故障發生的概率

設備缺陷引發設備故障,設備故障引發設備事故。“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實現設備零故障要從減少設備缺陷開始。減少設備缺陷的基本活動是[2]:

5S活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6S活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

8字方針:整理、整頓、潤滑、調整。

4.2標準化

減少缺陷的活動是一個上升的過程,要達到理想狀態,必須建立標準化的作業文件,標準化是前述活動的基礎,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靈魂。標準化的過程是一個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標註化文件需要不斷修訂完善。

4.3推行TPM和RCM

事實上,前述減少缺陷的基本活動和標準化工作,正是TPM的精髓,它以全員參與為最重要特徵。RCM以預防性維修為出發點,根據設備狀態監測的結果安排計劃檢修,以達到最高的設備利用率和最低的維修費用。

4.4強化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工作

這是避免設備故障和突發事故的有效手段。現階段,對於中天鋼鐵公司來講,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工作應重點作好:

(1)繼續完善設備科點檢——工段點檢兩級監測網,推行定量點檢,把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真正推廣到工段班組和一線人員,這是實現設備零故障的關鍵。

(2)形成標準化的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簡易診斷操作文件。

(3)加強關鍵設備的網絡化在線監測診斷,大力推廣網絡化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及早發現設備隱患、避免惡性設備事故的發生。

(4)重視診斷技術人員的培養。

4.5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全方位關心職工

從月度設備故障看,因“操作不當”和“維護不周”造成的設備故障,佔月設備故障的1/3,甚至更高。為什麼?除了前述基本活動和標準化作業沒有認真開展好外,還與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有著密切的關係。作為公司的各級管理部門,應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從關心職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

開展零故障管理,必須樹立全新的理念和思維方法;開展零故障管理,沒有統一的模式,應在實踐中不斷討論總結;開展零故障管理,必將對設備基礎管理的各個方面產生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