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歷史上哪位大將軍?

兵傳媒


我喜歡的大將軍是陳賡,他是開國十大將之一,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賡畢業於黃埔軍校,他有黃埔三傑之稱,是黃埔軍校畢業的最為優秀的學生之一。陳賡早在北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展露頭角了,他當然也受到了蔣介石的重視和拉攏。在北伐的過程中,陳賡曾經還救過蔣介石的命。

那一次,蔣介石的北伐軍,在攻打城池的時候,暫時受挫了。對於蔣介石來說,形勢十分的危機。

這時候蔣介石想的是,自己千萬不能落到敵人的手裡。所以,在他跑無可跑的情況下,他就要自殺。

這時候陳賡站了出來告訴蔣介石,你是校長,你怎麼能自殺呢。

為了保住蔣介石的命,陳賡就揹著蔣介石退守到了安全地帶,就這蔣介石總算是撿回來了一條命。

蔣介石對於陳賡當然是感恩戴德了。一定程度上來說,沒有陳賡當年的救命之恩,就沒有日後可以呼風喚雨的蔣介石。

儘管蔣介石用各種方式拉攏陳賡,但是,陳賡都是不為所動。他此生的志願,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無數人民的解放而戰。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後來陳賡走上了和蔣介石相反的道路。

土地革命期間,陳賡參加了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正是南昌起義打響了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從此,中國誕生了一支為人民而戰的隊伍。

之後陳賡參加了黨中央組織的“反圍剿”戰爭,為早起的工農紅軍革命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陳賡跟隨劉伯承將軍,在太行山一代履歷戰功,取得了兩次七亙村伏擊戰、神頭嶺之戰,響堂鋪之戰和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的勝利。

陳更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更是成為了劉鄧大軍的主力。千里大別山一戰,還有淮海戰役,陳賡帶領的軍隊,均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尤其是淮海戰役打響之後,正是陳賡把黃維的十二兵團,給引誘到雙堆集,黃維的兵團立刻陷入到,劉伯承早已佈下的口袋陣中,不能自拔的。

所以說,陳賡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中國成立之一,陳賡被授予十大將領之一。

他是我最後的大將軍。


漢史趣聞


蕭勁光是共和國的十位大將之一,也是人民軍隊首任的海軍司令員。他一生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出生入死,驍勇善戰,功勳卓著。毛澤東曾經評價他說:蕭勁光是潛龍在田,有大將風度,是大知識分子,是科班出身的第一個學軍事的軍事家。

蕭勁光,出生於1903年1月4日,湖南長沙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資格老,經歷特殊,參加過北伐,先後兩次到蘇聯學習,見過列寧,列寧逝世時,他作為東方民族代表為其守靈,這在黨和軍隊的高級將領中是少見的。

蕭勁光一生緊跟毛澤東,堅決執行毛澤東的決策佈署。在蘇區,作為紅11軍政治委員、閩贛軍區司令員,黎川戰役、滸灣作戰,面對敵眾我寡,他率部浴血奮戰,後突圍保存實力,博古、李德為此要槍斃他,在毛澤東的據理力爭下,他被開除黨籍和軍籍,並被判刑5年。

他歷經了長征, 遵議會議後,為他進行了平反,恢復了軍籍。

抗日戰爭中,蕭勁光一直擔負留守延安的重擔,曾任留守兵團司令員,著名的359旅就是他的部隊,為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做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中,他曾任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司令員,指揮部隊四保臨江作戰,打瀋陽、圍北平、越華北、渡長江、佔武漢、進長沙,參與指揮衡寶戰役等戰役戰鬥。龍其是在攻打長春戰鬥中,他採取軍事包圍、經濟封鎖、政治瓦解等手段,使10萬守軍走投無路,相繼投誠,開創了人民解放軍通過“久困長圍”戰法和平解放大城市的先例。

新中國成立後,他被毛主席親自點將,創建人民海軍,擔任司令員,為人民海軍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1989年3月29日,蕭勁光在北京病逝,終年86歲。  





zj史海拾貝


我最喜歡的大將軍,是共和國開國大將粟裕。解放戰爭十大經典戰役,粟裕領導的華東野戰軍獨佔其五。

解放戰爭十大經典戰役是:

1,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華野和中野協同作戰的大規模會戰,其中華野參戰部隊有15個縱隊加特種兵縱隊,中野則有7個縱隊參戰。中野只是第二階段參與了圍殲黃維兵團戰役,第一階段是配合作戰,第三階段則是退出戰場休整。所以,這場戰役七成以上功勞歸華野。

淮海戰役我軍以60萬弱勢兵力打敗了敵人80萬大軍,共殲敵5個兵團、22個軍共55萬人。

這場戰役,直接奠定了解放戰爭全面勝利的基礎,粟裕大將作為華野總指揮(陳毅在一直中野),當居首功。

2,遼瀋戰役。

遼瀋戰役中,東野有12個縱隊加特種兵縱隊鐵道縱隊等,經過三個多月奮戰,共殲滅了敵人4個兵團11軍部共47.2萬人。

遼瀋戰役是三大戰役第一戰,東野以優勢兵力對東北的國民黨軍進行大規模圍殲作戰。經過遼瀋戰役,東北野戰軍有150萬騰出手來,足以對其他戰場的國軍進行雷霆一擊。

遼瀋戰役最經典的錦州戰役是大規模攻堅作戰的典型,遼西戰役則是平原上分割包圍殲滅戰擊潰戰的典型。

3,豫東戰役。

豫東戰役是東野和中野協同作戰,其中東野出動了包含特種兵縱隊在內的8個縱隊,中野則是出動了9縱和11縱。這場戰役,全殲了整編66師和區壽年兵團,攻擊9萬多人被殲滅。

豫東戰役以20萬對25萬,基本上可以說是淮海戰役的總預演。第一階段我軍殲滅開封守敵整編66師乾淨利落,6天解決戰鬥;第二階段利用區壽年和邱清泉不和,迅速包圍穿插區壽年兵團,對邱清泉和黃百韜兩個兵團進行阻援;第三階段帝丘店圍攻黃百韜不成功,殊為可惜。

4,蘇中戰役。

蘇中戰役,是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4個縱隊(初期一個縱隊相當於一個師)又一個旅共3萬多人在蘇中根據地發動自衛反擊。而敵人則是五個整編師共12萬人。經過一個多月的運動戰、攻堅戰、保衛戰,我軍七戰七捷(準確來說是五捷),共殲敵5.3萬人。殲敵數量比我軍兵力都多。

蘇中戰役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典範傑作,敵人總兵力是12萬,相當於我軍4倍,可是粟裕將軍運籌帷幄,每次戰鬥都能集中四倍兵力殲滅敵人一部。

5,萊蕪戰役。

萊蕪戰役,華野參戰部隊有10個縱隊,面對敵人24個整編師45.5萬人,僅僅以8000傷亡殲滅敵人6萬多。這種運動中尋找戰機並殲滅敵人,“示形於魯南,決勝於魯中”堪稱經典。

6,晉中戰役。

晉中戰役是華北軍區第一兵團三個縱隊6萬兵力發動,在運動中殲滅了敵人五個軍共10萬人。

晉中戰役的總指揮是徐向前元帥,在劉鄧大軍主力20萬人南下大別山,只留下了6萬地方部隊,敵強我弱,能打出晉中戰役,著實不容易。

7,濟南戰役。

濟南戰役我軍兵力為13個縱隊加特種兵縱隊,以15萬攻城集團圍殲濟南守軍12萬,其中吳化文部2萬人起義,其餘全部被殲滅。

濟南戰役,一舉解放了山東全境,從此華野山東兵團作為主力軍可以挺進中原,為淮海戰役準備了必要條件。

8,平津戰役。

平津戰役,是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協同作戰。這一場戰役中東野有14個縱隊參戰,華北軍區則有7個縱隊參戰,經過兩個月奮戰,張家口天津等地守敵26萬人被殲滅,北京守軍25萬人接收改編。

平津戰役在三大戰役中,殲敵數量超過遼瀋戰役,我軍傷亡確實最少,尤其是分割包圍敵人,迫使敵人起義的方式,成了後來多次爭取敵人戰場起義的典範。

9,魯西南戰役。

魯西南戰役是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前的最後一戰,我軍共有第1、2、3、6四個縱隊。殲敵數量則有5.6萬人。

魯西南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我軍第一次大規模殲滅敵人的戰役,尤其是對於劉鄧大軍來說實為不易。

10,宜川戰役。

宜川戰役發生在1948年,西北野戰軍有五個縱隊參戰,敵人則是兩個整編師一個整編旅。

宜川戰役是西北局勢的轉折之戰,經過一年的防禦作戰,我軍終於能發動一場大兵團作戰,宜川戰役後西北戰場形勢發生逆轉,我軍開始掌握主動權。

宜川戰役中,我軍先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援,然後攻克宜川縣,則是圍城打援的典型之戰。

解放戰爭十大戰役中,粟裕指揮的華野打出了淮海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蘇中戰役、萊蕪戰役等五次,兵法運用之嫻熟,令人驚歎。


歷史知事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大將軍,而且功勳卓著,比如戰國時的趙國廉頗和秦將白起,漢初三傑之一的大將軍韓信,被譽為國士無雙,略不世出。明初大將軍徐達和常遇春,掃蕩大元,功高蓋世。另有冠軍侯霍去病、大將軍姜維等等,不可勝數。

但個人最喜歡的卻是另外三位:分別是王剪、衛青和李靖。

第一位,王剪:智而不暴,勇而多謀。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王剪就是繼白起之後,被上帝選中的那個名將。

王剪可謂是六國的最後終結者,也是秦始皇的最大功臣。

而且王剪不光軍事才能優異,其情商也尤為讓人稱道。

當他要滅楚之際,帶領六十萬全部秦軍主力,順利打消了一向多疑的秦始皇的疑慮。可謂揣摩人性,急流勇退。善始善終。

第二位,衛青:以武立功,秉德尊業

衛青和其他大將軍多有不同。

衛青出身奴僕,身份低微。因為偶然的關係,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劉徹看中並寵幸。從此衛青平步青雲,得意展露才華。

和其他膏粱紈絝之外戚不同,衛青憑真才實學,襲龍城,收復河朔,漠北大戰,為大漢立下豐功偉業。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衛青位極人臣,仍然不立私威。恪盡職守,可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第三位,李靖:風塵三俠,名垂青史

李靖少有奇志,出身更是標準的貴富帥,早年時就得到一代名將他的舅舅韓擒虎的高度評價。

後來果然不負眾望,眼光精準,亂世之秋,一眼就看中了大唐李家王朝。

從此平定南梁,北征東突厥,西克吐古渾,大唐一半的天下,都是他打下來的。

而且李靖文武雙全,又有紅拂女夜奔李靖的典故。從此風塵三俠,名流千古。


大家好,我是孫少俠,平素喜歡讀歷史、小說、品讀金庸武俠作品,代表作有《孫官品金庸》、《金庸密碼之射鵰英雄傳》等。歡迎各位文友批評指正。


孫少俠品金庸


喜歡軍事家.戰略家,加速解放戰爭勝利進程的粟裕。林彪說粟裕盡打神仙仗,劉伯承對他的評價是“粟裕將軍智深勇沉,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


江山歸一統


我最喜歡的是彭德懷將軍。

彭德懷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與毛主席是同鄉。

年幼的彭德懷做過童工,給地主放過牛,修過河堤。他雖然出身貧困家庭,但卻有一顆俠肝義膽。

1922年8月份,彭德懷考進湖南講武堂,接受了專業的軍事教育,為以後縱橫捭闔打下了基礎。

畢業後,他在湘軍中從連長,營長到團長,用了僅僅5年時間。

大革命失敗後,他毅然脫離國民黨,加入中國共產黨,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彭德懷將軍嫉惡如仇的性格。

參加革命隊伍後,由於專業的軍事才能,加上屢立戰功,他的職位不斷升遷,做到了第3軍團長。

在長征途中,他率領紅3軍團,連續突破四道封鎖線,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

在1935年1月舉行的遵義會議上,擁護毛澤東的主張。會後率紅3軍團二渡赤水河,神速回師攻佔婁山關,並協同紅1軍團再克遵義城,殲滅大量反撲之敵,取得紅一方面軍長征中的第一個大勝利。

長征勝利結束後,毛主席對彭德懷將軍做出了高度評價,寫詩讚揚“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組建武裝力量,反抗日軍侵略。

彭德懷將軍被任命為八路軍副總指揮,在1940年組織百團大戰,粉碎了日寇的囚籠政策,殲滅日偽軍4萬餘人,鼓舞了抗日士氣,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解放戰爭中,率領西北野戰軍,用僅僅2萬人的部隊,牽制了胡宗南20餘萬精銳部隊,並且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戰役的勝利,殲敵1萬餘人,戰略反攻開始後,彭德懷指揮部隊解放了西北五省,殲滅敵軍30餘萬人,,西北地區徹底擺脫了馬家軍的控制。

建國後,針對美軍對朝鮮半島的侵略,毛主席提出抗美援朝,當時許多將領反對這個主張,彭德懷將軍接受任命,率領百萬雄師開赴戰場。

經過3年的戰爭,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彭德懷將軍居功至偉。

1955年授銜儀式上,彭德懷將軍被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排名第二位。

彭德懷將軍戎馬一生,戰功赫赫,為人處世剛正不阿,是我最為佩服的一位大將軍。

—End—



冷月鉤沉


中國古代有一些很著名的大將軍,如人們張口就來的王翦、衛青、霍去病、李靖等等,而新中國的10位開國大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賽、蕭勁光、譚政、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每個人都有赫赫戰功,都被人們廣為讚頌。這裡與大家分享粟裕大將的一些事蹟。

粟裕(1907—1984),侗族,生於湖南會同。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團長、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紅一軍團教導師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等職。

圖為粟裕大將

  • 他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後上井岡山,從戰士成長為紅七軍團參謀長。

  • 長征前,他率紅七軍團作為北上抗日先遣隊,調開和分散敵人,掩護紅軍主力戰略轉移。因寡不敵眾失敗,尋淮洲、方誌敏等領導壯烈犧牲。

  • 粟裕歷盡千辛萬苦,率餘部抵達閩浙贛根據地,建立浙西南遊擊區,堅持了三年的南方游擊戰爭。

  • 因信息不通,毛澤東等以為粟裕可能已經犧牲。因此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在陝北蘇區代表會議上,粟裕被當作犧牲的烈士來沉痛哀悼。

直到1938年初,毛澤東聽說粟裕沒有犧牲,高興地連說:“好,粟裕還在,粟裕還在。”

抗戰時期,他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先遣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先遣支隊隊員訓練有素,智勇雙全,戰鬥力強。

  • 1938年6月,粟裕指揮支隊在韋崗伏擊日軍,殲滅日軍官兵30多人,江南為之震動。韋崗伏擊戰,是新四軍的抗日第一戰,粟裕一戰成名。

  • 他還指揮部隊取得黃橋戰役和天目山戰役的勝利,率先實現了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體現他的軍事指揮才能。

粟裕軍事生涯最精彩的傑作是指揮蘇中七戰七捷。解放戰爭初期,面對敵軍的挑釁,粟裕嫻熟地運用戰法,用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連續在蘇中地區取得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堰、邵伯、如黃路等七次戰鬥的勝利,共殲敵5.3萬餘人的輝煌勝利。這是解放戰爭以來第一場大規模作戰的勝利。

朱德說:“粟裕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

1947年初,陳毅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員負責戰役指揮。

圖為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前,粟裕視察華野炮兵陣地

此後,粟裕率華東野戰軍先後發起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等,共殲敵7個軍(整編師)和1個快速縱隊,實現了華東戰區由內線向外線、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折。

1948年5月,粟裕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辭後任代司令兼代政委。6月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他指揮開封戰役,殲敵共4萬餘人;睢杞戰役,殲敵5萬餘人;兗州戰役,殲敵6.3萬餘人;豫東戰役中,殲敵9萬餘人,重創中原之敵,為進一步開展中原和華東作戰,創造了條件。

同年11月,粟裕率華東野戰軍發起淮海戰役,殲敵44萬餘人,解放軍傷亡13萬餘人。戰役過後,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此後,粟裕指揮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屢戰屢勝,被稱為“常勝將軍”。

圖為渡江戰役總前委組成人員,左起依次為: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粟裕用兵靈活,不拘一格。

  • 陳毅稱讚他“愈出愈奇,越打越妙”。

  • 劉伯承稱讚他:“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

  • 華東地區老百姓家門常貼一副對聯: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勝。

在革命戰爭年代,粟裕6次負傷,頭部、手臂、臀部、腳踝遍佈傷疤。

新中國成立後,粟裕任軍委副總參謀長、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

1955年授銜時,毛澤東有意將粟裕授銜元帥,但被他推辭了,毛澤東認為他“大將”還是要當的,而且須為十大大將之首。所以,粟裕列大將第一名。

1984年2月5日粟裕逝世後,家人從他火化的頭顱骨灰中,發現三塊彈片。

圖為粟裕頭顱骨灰中發現三塊彈片

粟裕崇高的革命理想、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鬥爭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等,都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我最喜歡粟裕大將,你喜歡哪位大將?


鄭國柱


托塔天王——李靖。

李靖儀表魁偉,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初仕隋朝,拜馬邑郡丞。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身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淵暗中招兵買馬,伺機而動。李靖察覺了他的這一動機,於是李靖把自己偽裝成囚徒,前往江都,準備向隋煬帝告密。但當到了京城長安時,關中已經大亂,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淵於太原起兵,並迅速攻佔了長安,俘獲了李靖。

李淵準備殺死李靖,在邢臺李靖大聲疾呼:“明公興起義兵,本是為天下除去暴亂,怎麼沒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李淵欣賞他的言談舉動,就赦免了他,但是李淵父子對他有很多不放心,總是提防。

為了削平南梁蕭銑這一割據勢力,李淵調李靖赴夔州平定蕭銑。李靖奉命,率數騎赴任,由於蕭銑控制著險塞,再次受阻,遲遲不能前進。李淵卻誤以為他滯留不前,貽誤軍機,秘密詔令許紹將他處死。許紹愛惜李靖的才幹,為他請命,李靖這才免於一死,可見李淵對李靖極為不信任,但是李靖以及建立了不少功業:

第一、李靖佐助李孝恭出師,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即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南梁。

第二、李靖越過南嶺,到達桂州,派人分道招撫,所到之處,皆望風歸降。於是連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戶六十餘萬。自此,“嶺南悉平”。

第三、李靖運籌帷幄,判斷準確。武德七年,輔公祏窮蹙,放棄丹陽逃走,李孝恭派出騎兵窮追,俘獲輔公祏於武康。 唐軍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

第四、唐統一之後,東突厥國內發生了變亂,所屬薛延陀、回紇、拔野古諸部相繼叛離,又恰遇暴風雪,羊馬死亡甚多,因而發生了饑荒,族人紛紛離散。李唐決定反擊突厥,主帥就是李靖。李靖大軍決戰頡利可汗,不久,頡利可汗被大同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擒獲,並送到京師。東突厥從此宣告滅亡。

第五、吐谷渾進犯涼州的事件,朝廷決定興兵反擊。在任命統帥時,李世民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謀的李靖,而李靖也請求掛帥,親自遠征。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攻滅了吐谷渾。

這也是李靖的最後一戰了,李靖一共為唐朝評定蜀地和江南,滅掉北方和西北的突厥、吐谷渾,打下了唐王朝一半 的領土,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後世為了紀念李靖的功績,認為李靖是托塔天王的化身,以此來祭拜李靖。

李靖是一位標準的軍人,最後研究陣法,創建八卦梅花陣,留下了《李衛公對答》作為兵法,是一位出色的軍事人才。做到了戰無不勝,也做到了急流勇退,安享晚年。


帝國烽火


說起大將,首先是粟裕,但粟裕其實在我心中就是元帥。其次是蕭勁光,他是四野12兵團司令,解放戰爭立下汗馬功勞。解放後第一任海軍司令。應該排在陳賡前面的還有劉亞樓上將,儘管是上將,劉亞樓是四野的參謀長,後來又任兵團司令。解放後任第一任空軍司令。其次才是陳賡。


王齊


歷史上有很多功勳卓越,赫赫有名的為國家為民族而彪炳千古的受歡迎的英雄將軍。現講一個我喜歡的,但在文學小說中被黑的最慘的大將軍:大唐初年的名將~蘇定方!
蘇定方~名烈,字定方。古代都是以字來稱呼,因此通稱蘇定方,生卒年:(公元592年~公元667年


),漢人,冀州武邑人。唐初獲封左武侯中郎將,左武衛中郎將,左驍衛大將軍,左衛大將軍,邢國公。食雖邢州,鉅鹿三百戶。他從偏將一路做到邢國公,一生滅掉三個大國,收服三國土地,並擒獲該國國主獻於朝庭,深得唐太宗和唐高宗的賞識,委與重任,立下赫赫戰功,使大唐疆域幾乎翻了一倍。是李靖之後的一位大唐出位的統帥。
看過《隋唐演義》,《說唐傳》,都知道蘇定方在小說裡,電視劇中拾足一個大反派。用暗箭射死羅藝,用陰謀害死羅成,在竇建德,劉黑闥軍中為將,屢次與瓦崗山眾好漢為敵,一副陰險奸臣嘴臉,就算反來降唐了,也不失奸臣本色,最後被羅通殺死。而後來他的子孫還聯合外族反唐,因而引出了薛丁山佂西的小說。可見在文學作品中他是壞透了大反派。而史實並沒有羅成這個人,為什麼出現這種反串,文學要黑他,應與早期他參與竇建德,劉黑闥起義軍有關。

蘇定方的父親本就是隋朝的一員將軍,在隋未時戰死了,而在20歲隋亡時蘇定方已是一員猛將,接手了父親兵馬後投靠了竇建德,竇建德敗亡後跟了劉黑闥。劉黑闥兵敗投降李世民之後,蘇定方得不到重用,因而回到了鄉下休養。直到貞觀初年李世民繼位後在李靖推薦下才得到啟用。任匡道府折衝偏將。
貞觀四年,

和隋朝一齊掘起的突厥已分為東西突厥,西突厥是從西域向西一直到鹹海的大遍地方。東突厥就是現長城以北到貝爾加湖的一大遍地方。年初東突厥在隋煬帝楊廣的妹妹,頡利可汗老婆義成公主嗦使下犯邊。李世民聽從李靖建議出兵直掃頡利王庭。蘇定方被派與李靖一齊出徵,在夜襲陰山的決定性戰役中,蘇定方率200騎兵在大霧中突襲了頡利可汗的牙帳,活捉了頡利可汗,而這一仗斬首一萬餘人,俘虜了十多萬人,從此東突厥滅亡,版圖正式納入大唐,設安北都護府。蘇定方因戰功被封左武候中郎將,左衛中郎將。
唐高宗繼位後公元655年,蘇定方隨程咬金西征西突厥,再次顯現霍去病式傳奇。在隨大軍到達位置後,蘇定方親率五百精騎兵繞到西突厥後防,大敗突厥軍,因而受封左衛大將軍已可獨當一面了。次年,蘇定方率6萬大軍再徵西突厥,經兩月交鋒後大敗西突厥,活捉了阿史利拿可汗,並在龜茲設立安西大都護府。至此大唐版圖西至鹹海和大食國交界了,成歷史之最,而蘇定方威名亦威震西域三十六國。

公元658年和吐谷渾聯合大敗吐蕃後,於公元660年,蘇定方率軍出征百濟,大敗百濟,俘虜了百濟王和太子等五十八人,至此朝鮮半島納入大唐版圖,設安東都護府。而蘇定方亦因功封邢國公,食邑三百戶,在667年和吐蕃交戰中病逝於帳中已75歲高齡了。蘇定方一生征戰數十年,北滅東突厥,西討西突厥,東亡百濟,南震吐蕃,打出了大唐盛世。使唐人威名遠播世界,立下赫赫之功。而後世為了頌揚瓦崗好汗竟然把這一功臣黑成大反派,為了顯奇竟然捏造了一個歷史上沒有的羅成出來黑蘇定方,可見以訛傳訛的可怕之處。因此看小說亦要聯合史書才知其底蘊,來還原人物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