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互助的初心,我只服康愛公社!

剛入公社之初,這是我唯一的保障,算算已經五年多了。在這段相對比較長的時間裡,公社薰陶了我對於保障的認識。


和其他三百多萬社友一樣,只是公社的一名普通社員。正常的生活工作的忙碌中,也許意識不到,自己還加入了這麼個組織。所以,每個月扣款的那兩天,對於自己來說,似乎特別有儀式感。


頭一天晚上,我和先生都會檢查自己的賬戶,查看餘額是否足夠用於本期分攤,提醒彼此是不是要為賬戶充錢。也是這種並沒有被誰要求著的公益形式,讓我們覺得特別有意義。畢竟,扣款日的第二天,又有那麼一群人,該拿到錢了。


我們都生在農村,回憶起童年時代的貧窮,似乎是一個時代的窮,並不屬於某一個人。但是在這一群人裡面,卻總會有某一群人更窮一些。


出現這種可能,一定是他們家發生什麼事了:比如家裡的頂樑柱突然去世,比如剛出生的孩子因為某種先天性的疾病,需要長期在醫院接受治療......諸如此類各種情況,很多很多。


但是小地方的人天生淳樸,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或者一群人,組織起來,為那一群更窮的人組織捐款捐物,送米送油,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只是舉了個自己成長曆程中的例子,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感動。而這樣的經歷,何嘗不是我最初接觸的互助呢?


康愛公社,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是充滿了歸屬感的名稱,還是中國抱團互助的開始。——曾經我並不知道互助,因為康愛公社,我才明白了其中的真諦。


近日,我研究了康愛公社的權利設置,原來,讓所有人都能獲得幫助這件事,它真的做到了!


加入公社後,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你都可以在公社裡,除去新推出的同城互助和職業互助外不說,康愛公社的保障分為大病、婦女兒童、意外互助、爸媽老人、專項增強、專項抗癌、病友互助這幾個方面。


要談互助的初心,我只服康愛公社!


比如說在其他平臺,一次癌症申請,然後必須退出。公社不會,癌症大病,在康愛大病互助社、抗癌互助社申請過資助之後,公社依然歡迎這類人群加入,癌友互助社就是為他們設置的。健康人有健康人的抱團方式,癌友也有癌友的抱團方式,總之,在公社,一定是抱團不落單。


要談互助的初心,我只服康愛公社!


還有康愛公社的肝友抗癌互助社,輕症病友互助社等,都是同樣的出發點。不讓其他平臺一刀切的條款(比如高血壓加不了,肝炎病毒攜帶加不了,糖尿病加不了等等)成為社員無法加入的門檻,而專門為那一群更需要幫助的人,設立一個專有的平臺,讓他們依然可以獲得保障,生病時同樣可以拿到一筆錢!


這就是一種溫暖,是最有初心的抱團形式。也許他們拿到的互助金沒有大病互助金額那麼高,但是幾萬、十幾萬不等的資助,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難道不是及時雨嗎?


所以,要說互助的初心,我只服康愛公社!


那麼也不得不說的,既然是互助,是一種保障,那肯定存在申請時因某些原因被拒絕互助的可能。


社員獲得的理賠就是其他社員的付出,公社作為平臺僅是信息撮合而已。若互助不拒賠,一方面因為違反互助公約無法向其他人解釋,另一方面其他人因為看不到合理的解釋,不會願意持續出錢。


既然平臺要長期存在,規則需要所有人去遵守,一旦違背規則互助,難以被其他人信服,也是無法長久的。


但是,康愛公社在這一點上,還是做了一些很好的折中,在康愛公社,以下6種不予互助的情形,可以申請退款的


1、不符合入社健康條件的;

2、超過報案時間而喪失受助資格的(確診後6個月內仍未報案);

3、因賬戶凍結受助權利中斷期間確診互助社對應互助情形而導致無法申請的;

4、等待期內確診的互助範圍內情形的;

5、社員有遺傳性疾病,先天性畸形、變形或染色體異常導致的互助情形但無法申請的;

6、註冊社員時因身份證號碼填錯導致無法申請的。


所以,即使某一天,社員由於以上原因,無法被互助,但是你曾經在康愛公社付出的錢,都是可以拿得回來的。


真正的0元加入,這一點,除了康愛公社,找不到第二家!


以上,只是個人長期關注康愛公社,瞭解的一些實際情況。而我身邊,被互助的案例已經很多很多了,在這個風險高發的年代,這個平臺的保障,你真的可以瞭解一下。

這篇文章,你如果當廣告看,我覺得也沒問題,我只是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名加入快六年的老社員的觀點見解,如果你因此而選擇加入康愛公社,也是合理的!



另外,再說一句,文中的圖片沒有鏈接,你如果要加入康愛公社的話,可以先關注康愛公社公眾號,然後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