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爱《梁父吟》,山东最低调的历史名山——梁父山

在山东,有一座非常低调的小山,低调到大部分山东人甚至都不知道。但在历史上,许多知名的大诗人都在诗里提到过它的名字,孔子、诸葛亮、李白、杜甫、孟浩然、高适、李商隐、王安石·····诸多大家在诗里都有,这就是梁父山。

古人最爱《梁父吟》,山东最低调的历史名山——梁父山

梁父山,也写作梁甫山,位于泰山之南,山东新泰,而关于此山最著名的就是《梁父吟》,许多诗人都曾以《梁父吟》为题,或者入诗,是中国古诗中提到的最多的名山之一。

所谓古代帝王封禅,指的就是封泰山,禅梁父。《山海经》中就有“封于泰山,禅于梁父”的记载;《史记·封禅书》曰:“封泰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刘秀等,均登封泰山又降禅梁父。自秦汉后侈谈封禅者无不以泰山、梁父并称。


古人最爱《梁父吟》,山东最低调的历史名山——梁父山

孔子曾登梁父山,写下《邱陵歌》,比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以《梁父吟》喻仕途险恶;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圭曾任梁父尉,诸葛亮写下《梁父吟》,后人写诗缅怀诸葛亮时,经常把《梁甫吟》作为写诸葛亮的标志。

比如杜甫著名的《登高》中“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李商隐《筹笔驿》中“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古人最爱《梁父吟》,山东最低调的历史名山——梁父山

  在很多诗里,梁父吟(也称梁甫吟)就成了一个固定的比喻,用来喻指用世立功,以和隐居山林相对。如孟浩然的“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高适的“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王安石 “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

古人最爱《梁父吟》,山东最低调的历史名山——梁父山

  梁父山只有不到300米高,但山势险峻,奇石林立,山巅映佛岩上的北齐石刻《般若波罗密经》,距今约1500年,为北齐时期梁父县令王子椿所刻。刻石高约8米,宽5米,状如巨佛端坐。刻经笔法古朴,笔画俊厚,气韵高逸,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与泰山经石峪、邹城铁山、汶上水牛山齐名,为山东北朝四大刻经之一,其书法艺术饮誉海内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